太史敫的書房里。
王孫賈派出的探子說:“世子就在你家,你快請出來相見?!?/p>
太史敫說:“不可能啊,我怎么不知道?”
“你們家小姐告訴我的?!?/p>
“是我告訴他的,王立就是世子田法章。”太史女邊說邊走進來。
“你怎么知道的?”太史敫盯著女兒。
太史女臉紅了:“他,他親口告訴我的?!?/p>
太史敫對管家說:“快去把王立叫來!”
“不用叫,我來了!”田法章跨進門來。
探子急忙起身,問:“你就是世子?”
“是的,王孫賈認得我,你帶我去見他吧?!?/p>
“不,我要讓他親自來接你?!?/p>
探子急忙離去。
太史敫急忙下跪:“委屈殿下了,請恕我不知之罪?!?/p>
“沒有您的收留,我早就死無葬身之地了,怎么能怪罪您呢,快請起,快請起!”法章邊說邊把太史敫拉起來。
王孫賈親自趕著馬車前來,把田法章接到莒王宮。
莒國作為齊國的附屬國,莒國國民共立法章為王。然后公告齊國:“王已立在莒矣。”
齊襄王即位后,他沒有忘記那個在自己最艱難的時刻委身于自己的太史女,他把她立為了王后,是為君王后,后來生了兒子田建。
而此時,君王后的父親卻非常的生氣,“女孩子沒有明媒正娶就自行嫁人,我們家沒這個女兒,臟了我家的地方。”這位父親終生也未再和女兒見面。
而君王后呢,雖然父親不認她,但是她卻盡到了做女兒的本分,常常派人去賞賜父親,并且在父親死后為他守靈戴孝。
由于田單恢復了父母之邦.為國家立了大功,將士和百姓們都要擁立他為齊王。
田單說:“太子法章就住在莒城,我們早有聯絡,我哪兒能自立為王呢?”
田單親自去莒城迎接法章,準備回到臨淄立之為齊王。
從莒城回臨淄的路上,車隊渡過淄水的時候,遇到一位老者涉水渡河,好容易趟過淄水后,凍得不能動了,跌倒在河邊的泥沙中掙扎不起來。田單看到以后覺得再這樣下去這老漢就要凍死了,趕緊讓人扶起老漢,問后邊車上誰還有多余的衣服,能不能給老漢一件。大冷的天有衣服大家都穿身上了,都搖頭表示沒有。田單索性解下自己身上的貂皮大衣親手給老漢披在身上。
田單的這個行為讓齊王法章覺得非常不爽,大家停車休息的時候,他就坐在一塊大石頭上發愁,自言自語說:“田單施舍衣服給一個無依無靠的老漢,他圖的是什么呢?該不會是想給自己建立好名聲,以后好謀了我的齊國吧?我要是不早想對策的話,等他動了手就來不及了。”
說完以后左右一看,沒看見有別人,只有一個叫貫殊的貼身侍衛站在石頭旁邊陪著他,法章叫他過來問:“你聽見我的話了吧?”
貫殊心想,半步都沒有,我說我沒聽見你也得信啊,回答說:“聽見了您哪?!?/p>
法章問:“你覺得我的想法怎么樣呢?”
貫殊心說,你丫兒是有點傻缺,這種狗皮倒灶不上臺面的想法自己琢磨琢磨也就得了,你還說出來,說出來還不嫌丟人,還問我是怎么想的,指望我幫你暗殺人家田單是怎么著?我可不干那個缺德事,就說:“您不就是覺得田單施舍東西給別人,有收買人心的嫌疑嗎,干脆您借這個事兒給自己也收買人心不就得了。您干脆公開稱贊一下田單的善行,告訴大家說:‘我一直擔心老百姓挨餓,田單已經替我分吃的給沒飯吃的人了;我一直擔心老百姓受凍,田單脫掉了自己的皮大衣給了受凍的老漢;我擔心重整齊國會讓老百姓受累,田單也在替我操心。田單做的事情,全都是我想做的,對此我表示很欣慰?!飭涡辛松剖?,您夸獎他,善待他的善行,那就跟您自己行善沒什么分別了?!?/p>
法章聽了貫殊這番話以后心情大好,說,“你這個辦法好?!?/p>
于是宿營的時候專門賞賜田單酒肉以獎勵他的善行。
過了幾天,貫殊又對法章說:“這兩天我又想了想,覺得您回到臨淄以后,應該找個機會把田單叫上,在朝堂上對他行禮,再次親自慰勞他。然后發布命令,召集全國饑寒交迫的老百姓,收容安置他們。然后再派人到大街小巷去打探一下大家都怎么說?!?/p>
法章依計而行,然后派人到街面上打聽市井之間的老百姓都在議論什么,果然大家都在說:“你以為田單真的那么愛惜老百姓嗎?別開玩笑了,那是齊王讓他這么做的。”
田單把太子法章接來臨淄,擇了個好日子,祭罷太廟,太子正式做了齊國國君,就是齊襄王。
齊襄王封田單為安平君,把臨淄東面的安平城封給田單作為封地,并且任命田單為齊國的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