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歷前七年。
有一個劍客帶著心愛的嬌妻來到一個叫寧鎮的小鎮定居下來。
小鎮在雁惠山茫茫原始叢林的腳下,這是一個非常寧靜的小鎮,鎮上的人世世代代寧靜地住在這里,由于地處偏遠的叢林之中,幾乎與外界文明隔絕,鎮子上很少有人走出去,所以沒有受到外面戰火的影響。
小鎮的人只知道劍客劍術高超,來自外面文明的世界,但是沒有人知道他的真名,更沒有人知道他的過去,劍客也從不和別人說起他的過去。他到底姓不姓冷無人知曉,只知道他時常對鎮人自稱自己是落魄劍客冷心,他的妻子也這么稱呼他。
當然了他是個好劍客,來到鎮子里,安安靜靜的,雖然劍術高超,但從不和人鬧矛盾,反而經常主動幫助鎮里的人。小鎮人心淳樸,大家都和他相處愉快,沒有人想問他的過去。
和歷前六年,劍客的妻子臨產了,生下一名女嬰,取名叫做冷水寒。
冷水寒出生后,冷心開了一個小武館,招些鎮子上的小孩與冷水寒一起練劍,學費也不是太高,只要拿一些糧食酒菜或者野味就可以了,由于價錢實在是公道,加上山里人最不缺的就是野味,鎮上的人紛紛讓自己的孩子跟著他學劍術。
冷水寒也許遺傳了父親的劍術天賦,從小對劍術就有慧根,隨著年紀的增長,劍術越來越強,其他的孩子沒有人打得過她。她很快樂,每天沉浸在練劍的快樂中,娘親見她的劍術日益精進,十分高興,時常在一旁看著她練劍,偶爾也上前比劃幾下,像是會一點劍術,當冷水寒練劍累了的時候,娘親就會腳她讀書識字。
就這樣安靜的過了十多年,一晃冷水寒十六了,言行舉止優雅,長得是落落大方,膚白貌美,鎮子上的小伙包括她的師兄弟都爭相托人向他爹娘提親。
冷心與妻子已經完全把寧鎮當成了他們的家,見自己的女兒有這么多人追求,十分高興,于是對小伙子們挑挑揀揀,挑了幾個認為合適的,就讓冷水寒拿主意。冷水寒在劍術上面領悟很深,從記事起在鎮子上基本上沒有人打得過她,但是從小對父親很尊重,對娘親很依賴,也就聽從了爹娘的安排。
后來冷水寒相中一個小伙,小伙名叫屈才,憨厚老實,人也長得粗壯結實,父親是個鐵匠,鎮人的刀劍槍弓什么的,都是他和父親打造,屈才從小跟在父親后面學打鐵,也是一個出色的鐵匠,小時候他也去過冷心的武館學過一段時間劍術,說起來算是冷水寒的師弟。
兩家就定了親事,約定來年把親事辦了,屈才從小仰慕冷水寒,一直想要鑄成一把好劍送給她作禮物,叮叮當當的敲打了好多年,鑄出了許多劍自己都不滿意。父親明白他的心意,有時候也抽空幫他琢磨打造,屈才鑄造了數百把寶劍,沒有一柄自己滿意的。自從與冷水寒定了親事后,他更加勤快地琢磨,每天呆在鋪子里,期待著有朝一日能給她鑄造出一柄絕無僅有的好劍。
那時候人們很淳樸,雖然定了親事,冷水寒也偶爾來看看他,但是二人都不好意思說太多話,不咸不淡的打幾聲招呼就走。屈才每次見道冷水寒,心里都是甜甜的,有一次屈才的父親得到一塊好鐵,寶貝得不行,屈才要了幾次他爹才給了他。屈才得了好鐵,便天天琢磨怎么樣能鑄成一把好劍,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于找到了頭緒,便開始動手打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