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日子每天都在繼續,梓童的周圍仍然有很多的朋友,歷經高考,像是在經歷著共生死共存亡一般,友情似乎也更加的凝固。天佑和李斌,像是孿生兄弟,在哪里都是看見一個,另一個一定在附近;陳鑫龍還是那么刻苦努力,一如他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努力一樣;克熙始終是最瀟灑的人,拿得起放得下,不是最好,但也很好;還有葉婷,她和卲龍很是甜蜜,雖然也會吵吵鬧鬧,但是,他們之間總是有很多感人事跡;上官楓、歐陽凱、陳子煜總是在爭著第一的寶座,一樣的聰明過人,一樣的勤奮努力。還有好多同學,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備戰著高考。
五月份了,高考前的最后一次模擬考試,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童童,加油!要相信自己,我們那么努力,不能白費了。”馬上要考試了,文軒給梓童打著氣。
“嗯,我會努力的,你也是,你數學那么好,一定能考一百四十多,我對你很有信心。”梓童的信心是有根據的,歐文軒不論做什么題,都是思路清晰,一絲不茍。
“喂,你有沒有搞錯啊?你讓我考那么多,我又不是陳子煜!你定低點行嗎?只不過,你也要考到至少一百分哦,我期待著!”
終于進了考場了,這場是數學。
好多的題,不是不會,而是看哪個都會,但是,哪道都做不全,我學的還是不夠嗎?梓童有點黯然了。轉頭看看,文軒在奮筆疾書,子煜面色很是坦然,克熙也是悠閑的,原來,我真的不如他們了。
英語考場,梓童依然是好多單詞都不認識,一片閱讀,根本讀不下去,這樣的狀態,讓她大失信心。這樣,我還拿什么考高考,怎么可能跟文軒考進同一所大學?
理綜,梓童不是不會,而是,生物、化學加物理三科,三百分,梓童根本做不完,一直沒有做完過。
全部考下來,估計就語文還能滿意吧,因為,梓童對語文有著很強的天賦,不管怎么落下,考試的時候,都會是前幾名,好像是既定的一樣。
總體來說,還是失敗的,成績出來的時候,梓童黯然地走了。文軒喊了好幾聲,都沒有聽見。這一刻,梓童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前程,而是,這樣的成績,怎么跟他去同一所大學,如果,我非要跟他報同一所大學,那么,他就要降低了,我是不是很自私,我真的很努力了。為什么?為什么還是會這樣?
晚上,梓童情緒很低落,自習上沒有說話,沒有玩,也沒有學進去東西,她想了好多好多的現實,在現實的面前,她好像只能低頭了。因為愛,她不能自私的要求什么,除了付出,什么都無法要求。她想,如果,我考高了,我可以跟他報同樣的志愿,可是,我考低了的話,我就該消失了,我怎么能連累他呢?
渾渾噩噩的上完自習,渾渾噩噩的回到家,沒有像往常一樣吃東西,沒有洗漱,什么都沒有干,只是跟奶奶說很累,想睡覺了,便躺下了。
短信響了,拿過來一看,上面寫道,“梓童,我很無奈,這次我的數學沒有上一百,怎么辦,我沒有信心了,你說的不但沒有實現,連我的計劃也沒有實現,我很無奈,很彷徨。”
“別的呢?也不好嗎?”看到這里,梓童都顧不得自己了,焦急的問。
“是的,我的確已經被自己打敗,信念、理想都不復存在,曾今說過有點失望,但不會絕望,可如今太多的失望,已經不得不絕望。”、
“你怎么了,你準備放棄了嗎?”
“不要怪我,我很沒出息,對不起任何人,我覺得無地自容,快要崩潰了。”
“呵呵……難道,真的是我們錯了嗎?難道大家都是不該做,我們就不能挑戰嗎?我們算不算是以身試法呢?”梓童自嘲地笑,心里卻一陣悲涼,所以,這就是我們該有的結果嗎?
“既然這樣,你是不是會放棄對我的愛?”文軒的手有點發顫,“不愛我了?”
“沒有。”
“明天中午,我們去廣場那個亭邊說好不好?”文軒有點緊張的問。
“好。”
第二天,梓童沒有去,她不知道他要跟她說什么,有點害怕,有點不想接受那個預想的結果。她以為,他是那么要強的人,因為自己失敗,一定想不開,一定想要放棄現在的這一切。她很矛盾,想要成全他,可又舍不得。
馬上要上課了,終于,又來了短信,梓童知道,一定會來的,上面說,“我在亭邊等你,一直到現在,而你卻沒有來。為什么?又后悔了嗎?風好大,心好涼……”
梓童沒有回復,因為她知道,他不會等她的回復,就是知道。
梓童以為,他一定會很生氣,一定不會理自己,所以,上課,緊跟著鈴聲進了教室,坐下之后,沒有后看,不知道他會不會不想見我,不要招人煩了吧,本來就夠讓人家煩了。梓童自嘲的想著,也這樣做著。
“童童,給!”梓童轉身,就接到了一張紙條,“翻開《金考卷》第三期小冊子,從第二頁開始,我終于發現了……我不會再讓你失望了。”
“可是,我卻做不好,會連累你,會……”
“不要灰心,不要泄氣,我知道這些日子你很努力,很辛苦。上天不公平,沒有給你回報,但我相信你,永遠相信你!你要堅強起來,在困境中鍛煉自己,不要因為一時的成績而否定自己,墮落自己,要知道,我永遠支持你!我始終相信,不到最后一刻,不能決定成敗。我知道你的心里很苦,很難受,但是為了我自信點,想想你過去的輝煌,趕快調整過來,時間不多了。記住我相信你,永遠永遠……”
模擬考試,讓好多人重新認識了自己,很多人失去了信心,很多人激發了斗志。不管怎么樣,都是最后一次了。
文軒跟梓童,認認真真的分析著考過的試卷,數學、理綜都是文軒的強項,他負責給梓童理清思路,語文英語,則是梓童給文軒講解做題技巧。也許,苦難永遠是讓感情凝聚的一種力量。如果是為了凝聚這份感情,梓童想,寧愿一直都歷練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