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平只能默默祈禱方子明平安無事。這些天,文平一直是在擔驚受怕當中煎熬。文平有多么希望自己此時能夠在方子明的身邊啊。文平是一個有著強烈的英雄主義情結的人,盡管已經人到中年,可依然不可救藥地幼稚。在內心深處,總有那么一點地方是永遠長不大或者永遠不想長大的。就是這個地方,孕育了文平今天的故事。
文平喜歡那些不拘小節,狂放豪爽,大度有膽量的人,他們就像西北的黃土高坡,那么粗獷,那么豪邁,即便是飛沙走石也能做到內心方子明平浪靜,他們也像東北的平原,坦蕩磊落,哪怕是波濤洶涌也能氣定神閑,文平喜歡這樣的性格,它總是能讓文平聯想到一些關于陽剛之類的美好字眼。而在方子明的身上,文平似乎總能找到這樣的一些印記。
文平深深的迷戀著方子明身上散發出來的這樣的氣息。文平以為自己終于遇上了這樣一位有著自己夢寐以求性格的人,文平得承認,自己真的已經完全陷進去了,不想拔也拔不出來了。
方子明的傷也漸漸好了。一切似乎都歸于平靜了。網聊,短信,電話依舊把兩人緊緊聯系在一起。在緩緩流過的時間之流里,空間的跨度在無聲無息地消融,心里的距離在不知不覺地靠近,蒼白的語言已經不能傳達出思念的厚重,無力的文字也無法表達出牽掛的強烈。有時,不論是網聊,短信還是電話,兩人經常就只是呼喚著對方的名字,然而這樣的呼喚卻能讓人真切的感受到遙遠的隔著千山萬水,萬水千山的那顆心的悸動。也只能這樣了,因為任何其他的語言都無法承受相思的沉重和無奈了。
這樣,是否見面就成了兩人開始小心翼翼探討的話題。盡管兩人曾經相約:永不見面。但是現在,這樣的諾言似乎早就不堪一擊了。沒有人愿意提醒對方兩人曾經有過的誓言,避開這個誓言,為的就是想看到那個隱藏在文字后面的那個人。那個讓對方魂牽夢縈的人。那個原本和自己連擦肩而過的機會都沒有的人。兩人都想看看,帶著一點好奇,帶著一點憧憬,帶著一點激動和緊張,想知道,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借助這個虛擬的網絡,如此深的走進了對方的生命里。
方子明看起來似乎很忙,年底了,他有許多工作要做,見面的日子并沒有商定下來,只是說等稍微空閑的時候方子明就來見文平。終于有一天,方子明說可以利用周末的時間來見文平了。文平很有些忐忑,相見的日子定下來之后,自己反而猶豫起來了,如果說僅僅是聊天文平還能找到寬慰自己的借口的話,那么真的要見面就難逃其咎了。然而還是憧憬起來,對于見面之后的情景,都有些隱隱的企盼。
想回頭卻回不了頭的無奈,想停止卻又無法停止的尷尬就像飄零的落葉,一直晃晃悠悠,卻又不能改變落地的命運,無奈和尷尬最終也只能塵埃落定,聽從情感的召喚,孤注一擲地期待著見面的那一天了。終于到了周末,方子明是早上八點到的火車,他到了再給文平電話,文平安心的等待著,以為幾個小時之后就能見到方子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