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時間是治療創傷的最后藥劑,再深切的傷口也會在時光的洪流中結痂隱匿。
金母的心病日漸好轉,已經能下床帶著妞妞到附近的公園里感受楓葉荻花的熱情了。江南的小橋流水,老街古巷,吳儂軟語都充滿了詩情畫意。一老一小踏著石板路,走過大木橋,聽著流水聲,美好地融入人群。
辛黎這時已能脫開身,從手工店里領了些手工在家里做起來貼補家用。金華如今已經不能給家里貢獻,從前奢侈慣了的人,現下要打點各路關系加上自己節約不起來,日子也過得捉襟見肘。辛黎不怨不怒,自力更生。結婚時買的一些用不著的東西已托鐘寧找人幫忙寄賣。金母現在可以幫忙帶著妞妞,辛黎算了下,自己勤快點,日子大約還過得去。
轉眼,八月十五已近,桂花的香氛濃郁迷人。曬了些許桂花,提前做好桂花糕,桂花茶。辛黎覺得可惜,自己不會釀酒,不然十五那天就著桂花糕,一品桂花釀,應該是很有意境的事。不過有這桂花茶也不錯了,酒香醉人,茶香怡人。
簡單的茶點,簡約而不粗糙。一家三口對著清風朗月或坐或臥于桂花樹下,等待那個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會歸來的人。
妞妞很是開心媽媽今天總算可以放心手中的活計陪陪自己了,像個小瘋子一樣央求著辛黎陪自己蕩秋千。拋物線的弧度取悅了興奮的小孩,銀鈴般的笑聲在秋日的夜里格外的動聽。
夜色漸濃,那人還是沒有回來。金母怕餓壞了孫女兒,就著茶水小心地喂妞妞吃桂花糕。大約是餓極了,滿滿一大盤點心很快就被三人消滅了。
月亮在十五的晚上總是不大圓的,要等一等,才會圓滿。那個人,也還是要等一等。
南方的老人都習慣了早睡,金母早已經乏了,撐到忍不住打盹時,才招呼辛黎帶上妞妞回房間睡覺。
良辰美景莫辜負,辛黎把熟睡的女兒放在床上,忽然想起這句詩。撥開窗戶,歡迎月光,輕盈地落在窗前,抱著雙膝,輕輕地哼起那首自己最喜歡的《又見炊煙》——
又見炊煙升起,暮色照大地。想問陣陣炊煙,你要去哪里。
夕陽有詩情,黃昏有畫意。詩情畫意雖然美麗,我心中只有你。
又見炊煙升起,勾起我回憶。愿你化作彩霞,飛到我夢里。
夕陽有詩情,黃昏有畫意。詩情畫意雖然美麗,我心中只有你。
輕靈而慵懶的歌聲混在夜風中,驚醒了沉睡的花瓣,卻無法喚醒那個醉生夢死的心上人。
月色漸冷,辛黎跳下窗戶,拉好窗扇,掖掖女兒的被角,輕輕鉆進被窩。女兒溫暖的體溫傳遞過來,辛黎緊擁著那份暖意沉沉入夢。
夢里見到了那個自己堅持一直等下去的人,可是他的臂彎里依然掛著嬌媚的葉茵。辛黎眼睜睜地看著他們親吻擁抱,想要出聲打斷,卻發現自己無論怎么努力也發不出丁點兒的聲音。只能瞪大眼睛看著二人在自己面前上演了一場場活色生香的場景,淚水洇濕了一大片枕頭,緊握的雙手有力的顯示出的卻是自己的無助。像是一個漩渦,沒有盡頭,辛黎陷入了夢中的痛苦。涔涔的汗水混著苦澀的淚,砸痛了脆弱的夜晚。后半夜竟下起了淅瀝的雨來,清靈的雨聲解脫了痛苦的夢。辛黎擦干淚水,確認沒有驚醒女兒,才起身去了隔壁房間打開小燈埋頭做起了手工。以為這樣,就可以忘記那個讓自己恐懼又難堪的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