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星期開始了,第一節課是語文。老師拿著課本走進教室。
“起立。”隨著班長的一聲喊,大家都齊刷刷的站了起來,只有郝建軍磨磨蹭蹭的站起來,顯得很怠慢。
“坐下。”班長話音剛落,郝建軍就四仰八叉的坐下了,動作很夸張,讓人感覺很傲慢。
老師看了一眼郝建軍,微微皺了皺眉頭。
“現在咱們先把上一節課要求背誦的課文背以下。郝建軍,你先背。”老師說。
郝建軍一下子把仰著的身體俯了過來,兩手抱著課本,低頭不語。
“郝建軍,來,你先背。”老師又說。語氣里帶著明顯的挑釁。
“我還沒背會。”郝建軍低聲說。
“你說什么。我沒聽見,大聲說。”老師繼續他的挑釁。
“我還沒背會。”郝建軍大聲說。很少能在課堂上聽到這樣理直氣壯地回答,有幾個人忍不住“嗤嗤”的笑出了聲。老是感覺受到了侮辱,把書往桌子上一摔,
“郝建軍你知不知道,回答老師的問題,至少應該站起來!”他往上使勁推推眼鏡,瞪大眼睛看著郝建軍。郝建軍也抬起頭,緊緊盯著老師,那形式就像古代對壘的兩個陣營的首領。兩秒鐘之后,郝建軍做出了讓步。他站了起來,很有禮貌,很誠懇地說:“老師,我還沒背會。”
老師又扶扶他的眼鏡,看了他三秒鐘,也做出了讓步,微微嘆了口氣,說:“坐下吧。”
“下面誰再來背一下。李運成,你來背一下。”老師說。
誰知劉運成站起來,也很有禮貌,很誠懇地說:“老師,我也還沒背會。”老師的臉唰的就紅了。
“會背的舉手。”老師說。蒲英本想舉手,但前前后后左左右右的沒有一個舉手的,她把稍稍抬起的手臂又放下了,悄悄的低下了頭。
“怎么,一個會背的都沒有?我看你們是不打算學了,現在都初中三年級了,馬上就畢業了,還指望著課堂上的這點時間,你們能學會什么,怎么考試?好,這節課什么都不學了,先把課文背會再說。”老師怒氣沖沖,把課本一丟,就走出了教室。
教室里馬上就變成了六月里剛下過一場暴雨的葦塘——一片蛙鳴。有的拿著書像舊社會的教書先生一樣,搖頭晃腦的大聲讀;有的像蚊子哼哼一樣細聲細氣的讀;有的則是純屬想搗亂,有多大勁使多大勁扯著脖子大聲嚷;有的則兩手堵著耳朵自顧自的大聲讀......
新一星期的第一節課變成這種局面還是第一次,大家心里感覺又新鮮又忐忑。不一會兒,老師又回來了,用黑板使勁敲敲講桌,才壓下這一片噪音。
“不準出聲,在心里默記。”他說。
教室里一下子安靜了下來。就好象剛才什么也沒發生,剛才的噪音就像汽車駛過沙土地時騰起的一陣灰塵。現在灰塵落定,一切恢復了原來的秩序。
在這樣安靜的環境下看書的后果就是,有的人開始打瞌睡了。老師無奈地笑笑,“讓你們出聲的讀你們就扯著脖子喊,吵得別的班都發上課了。讓你們不出聲的默讀,你們就開始打瞌睡,唉,真拿你們沒辦法。好了,這個作業留到下課以后在完成,記住這篇課文的三四五自然段一定要背會。下面咱們開始講課。”
他拿起書和粉筆,開始在黑板上寫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