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龍潭鎮上,也有人們在同樣努力地,嘗試著什么。
他們此際行為之果,匯成命運之細流,緩緩壯大,并最終匯向周生生。
--------------------------------------
梵音山,山腳下,石英洞內。
皈元閣的主事長者,消失的凈敩郡主的尸體,云舒以及一眾侍從,正面對著凈敩郡主所在的靈柩,靜靜佇立著。
此乃水晶石精創而成的靈柩。
靈柩呈高低走勢,前端大,后端小,梯形狀。其正面材頭有碑廳鶴鹿,琉璃瓦上空展翅騰飛著雪白仙鶴兩只,兩旁是蒼簇盛旺的青松,柏樹,顯得十分清潔幽雅,整幅圖畫將整個棺材頭裝飾的猶如仙境居室,材頭正頂上刻下“安樂宮”三個大字,將材頭圖與棺材本身緊緊相扣。
皈元閣的長者,眼角微濕。
靈柩中,女兒芝蘭的尸體早已是鳧水一灘;現下,棺中用以供養的,是凈世陵的女兒。
棺中儲水,滿滿當當,凈敩郡主便沉于棺中水底。
數不盡的黑色蠕蟲,附在凈敩身旁,細細啃噬著。
終有一日,人們將發現:此靈柩,共兩層。
冥蟲及凈敩、蘭芝所在之處,為第一層。
至于第二層,則守護著命懸一線、濟世揚名的,那位重要的人。
-------------------------------------------------------------------
聞音古寺,竹心閣內,燈火融融。
諸葛嫡跪于黃圓軟墊上,手捧一柄降魔杵。
欲俘其愛需贏其信,欲贏其信需救其母,欲救其母,須洗滌這柄佛門寶物,攬為助器。
近兩尺的棍狀物體,通體由黃金制成,向前的七顆異色寶石熠熠生光,周身刻滿梵文經文。諸葛嫡親手捧起,東西很重,明明只是黃金,卻讓人覺得天地萬鈞,世事盡在掌握。棍身上七顆寶石連成玄妙的圖案,浮游的梵文字體微光閃爍,明明不知那是何字,但只是看著那般的排列,便心浮不定。
閣內死寂,一眾侍從無人言語。在真正的佛門圣器之前,哪怕不識,亦能感受到圣潔和光明的力量,無人敢輕易褻瀆。
諸葛嫡手捧降魔杵,低聲喃語,“時之圣者也,時之兇者也。此亦蒙昧世,此亦智慧世。此亦光明時節,此亦黯淡時節。此亦篤信之年,此亦大惑之年。此亦多麗之陽春,此亦絕念之窮冬。人或萬物具備,人或一事無成。我輩其青云直上,我輩其黃泉永墜。當時有識之士咸謂人間善惡或臻至極,亦必事有所本,勢無可綰。但居之習之可也。”
降魔杵宛如感受到諸葛嫡之嘆息,周身金光漸盛!
諸葛嫡繼而將降魔杵至于梵水池中,靜默以待降魔杵之自我洗滌。
四日內,周生生必至龍潭鎮。
翹首以待。
--------------------------------------------
【腳注】諸葛嫡之嗟嘆,取自查爾斯·狄更斯所著《雙城記》的開篇。
這是最好的時候,這是最壞的時候;這是智慧的年代,這是愚蠢的年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絕望之冬;我們的前途擁有一切,我們的前途一無所有;我們正走向天堂,我們也正直下地獄;總之,那時和此刻是這樣相像,說好說壞都固執地只用最高級的對比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