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忠誠心其實只是映于鏡中的自我陶醉罷了,所以負責扮演“鏡子”的主君就要反映出美好的影像,這大概就是為臣下者的愿望吧?而艾爾威-由謝夫這面鏡子不管從那一個角度看來總是有太多凹凸不平之處。當然,這是成人們單方面的意見,被強迫推上寶座,結果又從寶座上被拉下來的七歲幼童是不該有任何責任的。在形式上崇拜、敬愛著他的大人當中,誰都不曾想過負起培育幼帝人格形成的責任。
或許艾爾威-由謝夫已經沒有了被稱為皇帝、被視為應該受到尊敬的價值了。在一萬多光年之外的巴伐利亞帝國首都奧丁,寶座已經易主。在由謝夫二世離開后,由黃金及翡翠雕砌而成的寶座上,坐著的是一個牙齒還沒長齊的女娃兒——“女帝”凱薩琳-凱特翰一世。她是巴伐利亞帝國歷史上最年少的皇帝,可能也會成為五世紀之前魯道夫大帝開創的高登巴姆王朝的最后一任君主。艾爾威-由謝夫在帝國的正式記錄中已是“廢帝”了。
當巴伐利亞帝國的麥克萊恩專制體制和自由行星同盟之間的政治、軍事水流由激流而形成爆布,最后落至瀑布下方的水潭時,亡命貴族們的心理當然就產生了強烈動搖。雖然,這些人心里的確是有把幼帝出賣的打算,就如郝晉格信口開河所說的。但是,把“廢帝”獻給死仇大敵麥克萊恩公爵以圖自保一事,同時也在亡命貴族的內心中起了抗拒。雖說勢己衰微,但是,他們心中還是有羞恥心及自尊心的,再進一步言之,就算排除了心理上的障礙,把“廢帝”獻給敵人,麥克萊恩公爵是不是就會因此赦免他們,那還是一點保證也沒有。搞不好他們還會因為自己的背信行為和卑劣操守而受到貴備和重罰。
那么,難不成就從一而終尊艾爾威-由謝夫為主君,為擺脫侵略者的魔掌而逃向宇宙的盡頭,相信總有一天高登巴姆王室將會復活,而在這一天來臨之前,一直過著逃亡和流浪的生活嗎?這種令人想起中世紀騎士故事的想法的確可以刺激人們本能的浪漫情結,但是,就現實性來說,那實在不容易做到。沒有自由行星同盟的政治保護,不能依賴查卡自治領區的資金及組織力,自己本身又幾乎完全沒有軍事能力的狀態下,不要說宇宙的盡頭,既使想要在不久之前尚是敵人地區的同盟領域內過逃亡生活也實在是不太可能的事,即使是再怎么欠缺預測能力的貴族們也不敢夢想到這種地步。
結果,這些貴族終究無法在他們的能力范圍之內找到出路。明知沒有什么效果,瑞姆夏德伯爵仍然要求郝晉格自我反省,然后解散了內閣會議。最大的原因是他自己已經疲憊不堪了。
沒有任何成效的會議于第二天再度召開。然而,坐在議長席上的瑞姆夏德伯爵看到的是五個空蕩的位子及一個人默默地坐著的軍務尚書梅爾卡茲,瑞姆夏德伯爵終于醒悟到自己已經是一艘連老鼠都不愿久待的老朽船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