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國家財政方面來說,經過長年的戰爭和宮廷內部的傾軋,財政危機古今俱存。但是施泰因卻說:“財政危機是可以一舉解決的!”
他并不是無的放矢。因為帝國內部除了帝室財產以外,尚有鉅額的財源流落在外。
貴族財產……。
如果把以布朗胥百克公爵、立典亥姆侯爵為首,及唯他們馬首是瞻的貴族們所有的財產,均予以徹底沒收。對于其它的貴族則課以遺產繼承稅、不動產稅、累進所得稅等等,綜合這些收入,據估計國庫的數額將可爆增至十兆有余的帝國馬克。
但是,對于依附己方的貴族,在政治上則是必須略為斟酌的,以這個角度來看,倒希望與自己為敵的貴族還是越多越好。
榨取貴族的財產,并不單為滿足財政上的需要。對那些坐擁萬貫家產、免付稅金、生活極盡奢華之能事的貴族們,廣大的老百姓在這五百年來已積聚了極大的憤怒與反感。
施泰因必須平息他們的憤怒,同時,也必須加以妥善利用。
施泰因的確有改革政治和社會的意向,不過對他而言,這項工作必須是打倒高登巴姆王朝之后的附屬產物。他絕對不愿因為透過政治及社會變革,而反倒促使高登巴姆王朝復蘇。
魯道夫所建立的高登巴姆王朝,應該是在流血和烽火中消失。早在幼年時代,當姐姐安妮羅杰被老丑的當權者奪去時,施泰因便發下這個堅定不移的誓言。這是和克萊克-史蒂森共有的約定。
歐根-李希特和卡爾-布拉格,一般被視為改革派或稱開明派組織的領導人物。雖然出身貴族,但他們卻自動去掉“馮”的貴族稱號,以顯示開明的作風。
時序邁入三月之后不久,施泰因任命他們兩人起草極進步的“社會經濟再建計劃”立案,此為“利普休達特盟約”締結之后一個月的事。
從施泰因殿前退出之后,兩人不由得面面相覷。
“麥克萊恩侯爵的心思昭然若揭,他是想打著改革者的旗號,以贏得民眾的支持,這是對抗門閥貴族的一大利器啊!”
布拉格對李希特所說的話表示贊同的點點頭。
“沒錯,我們只是他實現野心的利用工具罷了。談不上是件令人愉快的任務。可是,我們又不便拒絕,那么要略做敷衍嗎?”
“等等。我認為眼前之際,互相利用一下也無妨,等到時間一長,我們期待已久的改革付諸實施后,屆時,不論執行的名義是誰,不也都算是件好事嗎?”
“話是沒錯,不過……”
“以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算是我們利用麥克萊恩侯爵啊!我們空有理想和政策,卻沒有將之實施的權力與武力,麥克萊恩侯爵則有。至少,他比布朗胥百克公爵等一干反動派好多了。不是嗎?布拉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