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兩個回到臨時居住的屋子時韓守義還沒回來,這兩年的大旱,一般的井都已經(jīng)干了,小溪小河什么的更是早就沒有水了。
所以找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著韓守義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來,兄妹倆個就說想再去旁邊的房子轉(zhuǎn)轉(zhuǎn),有大兒子陪著,嚴(yán)氏也就隨他們?nèi)チ恕?/p>
旁邊的房子已經(jīng)只剩下了一面墻了,悠然先是裝作好奇的四處看著,趁著哥哥沒注意繞到了墻的背面,把早就準(zhǔn)備好的土豆從空間里拿了出來藏在唯一立著的那面墻的底下,又用空間里的土把土豆埋了起來。
之所以用空間里的土是因為這樣速度快,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最后還怕哥哥看不到把一個土豆放在了旁邊。
然后才裝作沒事一樣繼續(xù)亂轉(zhuǎn),只等著自家老哥發(fā)現(xiàn)就行了,果然沒一會就聽到哥哥驚喜的聲音叫著自己。
“小妹快來,看我找到了什么?”卓然沒想到在這樣的破房子還能找到吃的,本來只是看到了一個,沒想到隨手挖了挖,竟然有陸續(xù)的挖出了不少土豆來。
聽到哥哥叫聲的悠然跑過來,然后就裝作很是驚喜的樣子說道:“呀,這么多土豆,哥哥真厲害。”
找到吃的卓然也很高興,因為來的時候悠然就想著要拿土豆出來,特意帶了竹筐,這會也省了再回去取的麻煩。
兄妹兩個忙活的好一會才把土里的土豆都挖了出來,悠然這回拿出來的有點多,大概有個四五十斤的樣子,整整裝了多半筐。
兄妹兩個背著土豆回來時天色已經(jīng)黑了下來,進屋見到韓守義已經(jīng)回來了,小弟坐在被子上抱著一個烤土豆吃的正香,小家伙看到哥哥姐姐回來忙把手里的土豆伸了出來,奶聲奶氣的說道:“娘烤的土豆可香了,哥哥姐姐也吃。”
看著小小瘦瘦的弟弟悠然心里很不是滋味,連忙說道:“小弟先吃,哥哥姐姐一會再吃。”嚴(yán)氏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即便是只有五歲的躍然也是很懂事的。
“怎么這么久才回來,這天都黑了,要是遇到壞人可怎么辦?”要不是韓守義攔著說有卓然在不會有事,嚴(yán)氏早就出去找了。
悠然看娘是真的有些生氣了忙拉著嚴(yán)氏的袖子撒嬌道:“娘你看,哥哥找到了好多土豆,夠我們吃上好幾天呢。”說著就拉著嚴(yán)氏看卓然背上的竹筐。
嚴(yán)氏一看嚇了一跳,這兩年大旱莊家基本都絕收了,兩個孩子哪里找的這么多土豆。說著就看向了小女兒,她總覺得自從上回摔了以后,這小女兒就好像變了不少,以前不愛說話只知道悶聲干活的小女兒似乎活潑了不少。
如今又是接二連三的找到土豆,這讓嚴(yán)氏多少有些懷疑,于是便狐疑的看向了悠然問道:“你們在哪找到的?”
看著嚴(yán)氏懷疑的目光悠然慶幸這回是引著哥哥發(fā)現(xiàn)的,雖說自己有些原主原來的記憶,知道點原來悠然的性子,可畢竟是兩個靈魂,自己不可能做到跟原主一模一樣。
想到這的悠然就拉著嚴(yán)氏說:“娘你看,自從分了家我們的運氣是不是變好了,我和哥哥都能找到了土豆,我最愛吃烤土豆了。”
嚴(yán)氏聽了悠然的話也覺得有道理,不過她想的不是自家運氣變好了,而是分了家孩子不用再受氣了,性子活潑點也就不算奇怪了。
這么一想的嚴(yán)氏也就放下了心,忙把卓然背后的竹筐接了過來,揀出七八個用小筐裝了遞給韓守義。“你把這些給爹娘送過去,快去快回,我們等你回來吃飯。”
韓守義看著嚴(yán)氏遞來的土豆心里很不是滋味,娘平時怎么對媳婦自己是知道的,可是媳婦不管有什么好東西都還是會想著爹娘。
嚴(yán)氏看著丈夫提著籃子一臉的為難就覺得好笑,忙推了他一把笑罵道;“你個呆子想什么呢?還不快點去,明天可是還要繼續(xù)趕路呢。”
看著嚴(yán)氏的臉,韓守義有些恍惚,好像是回到了十幾歲的時候,自己在嚴(yán)家醫(yī)館做學(xué)徒時,瑾娘也是常常這樣溫柔對著自己說話,給自己送吃的。
這也是自己當(dāng)初在嚴(yán)家遭難時不顧爹娘的反對堅持娶了娶瑾娘的原因。
想著當(dāng)年的事,韓守義有些情不自禁的拉起的嚴(yán)氏的手,柔聲說道:“瑾娘,以后我一定要讓你過上好日子。”
韓守義的舉動弄得嚴(yán)氏紅了臉,想著兒女都在忙扯回了自己的手嗔怪道:“還不快去,孩子們都餓了,等著你回來一起吃飯呢。”
韓守義也是猛的回過神,紅著臉看了一眼孩子們,見誰都沒往這邊看就忙提著籃子出了屋子。
嚴(yán)氏也裝作沒事一般盛了一小碗粥喂著躍然,悠然在一旁偷笑,想著爹娘的感情還真是不錯。
不大一會韓守義就回來了,一家人吃了飯早早就睡了,這連著趕了一個多月的路再加上吃不飽飯,大家的身體都有些吃不消。
悠然也早早躺下,不過她并沒有睡覺,而是用意念進了空間,知道這個方法還真是要感謝前世的自己。
前世的悠然是個地道的宅女,沒事的時候除了玩游戲之外,她最大的愛好就看小說了,有錢有閑的她可是看了不少這類的空間小說,不過那時候的她可是從來都不敢想自己有一天會真的擁有了傳說中的空間。
更是沒想到自己的這個空間還真是跟小說寫的一樣方便,悠然將意識沉入空間,現(xiàn)在的她已經(jīng)可以確定自己的這個空間就是自己玩的那款游戲。
根據(jù)記憶悠然先是來到了果林把水果都收了,一部分放進倉庫,一部分扔進作坊加工成果酒和果醬,至于地里的土豆則是先放著吧,反正地里成熟的作物也不會壞掉。
做完了事又來到了讓自己穿越的不老泉面前,這水到底是能不能喝的啊,當(dāng)初買的時候可是花了自己不少的鉆石,物品介紹也很是牛的樣子,怎么自己喝了一杯就穿了,難道是自己喝多了?
要不少喝點試試,不過最后想了想還是算了吧,哪天找個小動物試試,如今自己好不容易過上了有爹有娘,有兄有弟的日子,可不想因為這破水再穿一回。
在空間里轉(zhuǎn)悠了一會見沒什么事后,悠然就出了空間睡覺去了,明天還不知道要走多久的路呢,可是要好好休息的。
悠然一家跟著的這伙難民多數(shù)都是來自青州的,有的更是來自一個村子的,韓家所在的韓家村更是有著六戶人家,占了隊伍人數(shù)的一半。
他們要去的地方是位于大雍國東北部的云州,云州是楚王殿下的領(lǐng)地,楚王是先皇第九子,本是先皇最寵愛的兒子,可無奈先皇意外遇刺駕崩,當(dāng)時楚王還小,就這樣便宜了如今的皇帝。
可這位正德帝卻是個軟弱無能的,導(dǎo)致朝廷大權(quán)落入奸臣手里,貪官酷吏當(dāng)?shù)溃鞯胤醺髯詾檎娂娫陬I(lǐng)地招兵買馬,致使各地兵禍匪亂不斷,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
而楚王治下的云州這幾年卻是風(fēng)調(diào)雨順,加上楚王勤政愛民,對貪官的懲治很是嚴(yán)厲,故云州在這亂世就成了一方凈土一般的存在,這也是不少難民不遠(yuǎn)萬里來云州的原因。
一行人歷經(jīng)了兩個多月的跋涉終于來到了云州最南邊的城鎮(zhèn)——瞭城,由于楚王下令各城都要無償接收難民,所以云州的各大城池外都有官府安排的難民接收地。
說是難民接收地,不過也就是難民們聚居的地方而已,其實也就是在城外找個寬敞的地方建了草棚供難民居住而已。
每個聚居地都有官府安排的人給難民登記,登過記的人家就可以留在聚居地等著官府安排,到各個村鎮(zhèn)落戶了。
在聚居地住了不到兩天就有官差來通知韓守義一家,說是他家被安排在了離瞭城不遠(yuǎn)的白云鎮(zhèn)治下的靠山村,定了明日一早出發(fā)的時間。
得了通知的韓守義第一時間就去了父母所在草棚,跟爹娘說一聲順便問問那邊是不是也接到了通知,他都打聽過,一般來自一個地方的人家都會被安排到一起。
韓守義來到韓家老太爺所在的草棚,遠(yuǎn)遠(yuǎn)就看到了一名官差正跟老爺子說這些什么,可等到自己走近了人家已經(jīng)說完走了,所以他沒有聽到爹娘被分到什么地方就順嘴問道:“爹,你們也接到通知了,分到哪了?”
韓老爺子把韓守義讓進了棚子里,韓守義進了棚子一看其他人都不在就問:“爹,怎么就你自己,娘和三弟他們呢?”
“你娘他們?nèi)コ抢锪耍闳苷f是想去逛逛,這不一早就帶著你娘進城了。”韓老爺子年輕時讀過幾年的書,這也是韓家的孩子多少都認(rèn)得些字的原因。
“這娘不在你中午吃飯了嗎,要不你去我那,讓卓然他娘給你做點野菜粥。”韓守義看了看天色,這會都過了午時了,家里沒人老爺子也不知道吃沒吃飯。
韓老太爺忙擺手說不用了。“你娘早上給我留了飯菜,我剛吃完,剛剛官府的人來通知我們,說是把我們家安排到了白云鎮(zhèn)的趙家村,你們呢,安排到哪了?”
聽了這話韓守義明顯一愣,想著這兩天打聽的一般一家人或是一個村子來的都會被分到一起的,怎么自家和老爹被分到了兩個村子。
于是趕忙說道:“我家分的雖也是白云鎮(zhèn),可是卻是靠山村啊。爹你老等著,我去問問怎么回事?”說著就起身往剛剛那個官差走得方向追了過去。
韓守義跑了沒兩步就看到那名官差正在挨戶的通知,忙走上前去抱拳行禮道:“這位官爺,可否向您打聽點事?”
官差看韓守義先是行禮,不似一般難民那樣膽小畏縮就回了一禮問道:“什么事?”
“是這樣的,我跟父母是一起登記的,可不知為何卻被分到了兩個村子。”
別說這事這位官差還真知道,拉著韓守義到了沒人的地方笑著問道:“你是韓守義韓大夫吧。”
韓守義被這位官差神神秘秘的弄得有些慌亂,忙問道:“草民正是韓守義,敢問官爺,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見韓守義有些緊張,官差忙解釋道:“韓大夫別急,是這樣的,我叫秦金寶,我爹就是靠山村的村長……”
原來這靠山村原來是有個老大夫的,可是去年被兒子接走了,所以如今靠山村里就沒了大夫。
要說這沒有大夫的村子也不在少數(shù),可就怕村民已經(jīng)習(xí)慣了村里有個大夫的日子,這不是正好趕上每個村子都要安排難民,村長秦長河就跟在鎮(zhèn)上當(dāng)差的兒子商量,看看難民里有沒有大夫,要是有的話就讓他想辦法給安排到自己村子。
說來也巧,秦金寶正好代表白云鎮(zhèn)負(fù)責(zé)接來人,于是秦金寶就求了管事的差人把韓守義一家從趙家村換到了靠山村。
解釋清楚了,秦金寶還拍著胸口保證會照顧韓守義一家,又說靠山村絕對是白云鎮(zhèn)數(shù)一數(shù)二的富裕村子,比那趙家村強了不知道多少,那趙家村離鎮(zhèn)上遠(yuǎn)不說,還是有名的窮村子,哪里比得上靠山村。
韓守義聽著秦金寶說靠山村比趙家村好,就想著能不能把爹娘和大哥家也換到靠山村來,于是就問了秦金寶。
“這位官爺,你看既然靠山村比那趙家村要好,能不能把我爹娘也換到靠山村,這樣也方便我照顧不是。”
秦金寶想著也不是什么大事就答應(yīng)這邊忙完了就去衙門把名單換了,說來這事也怪自己,當(dāng)初換的時候看韓守義是一戶人家,也就沒想那么多。
聽了這話的韓守義趕忙道謝,秦金寶那邊還有兩戶人家沒通知,兩人就此別過。
韓守義就回了韓家老爺子的棚子,見娘和三弟一家都回來了,也沒避著大家就把事情都跟老爺子說了,又把秦金寶答應(yīng)幫著想辦法把一家子都落在靠山村的事情說了。
韓老爺子這邊還沒說話,老三媳婦那邊就嚷了起來:“二哥你這安的是什么心啊,如今這都已經(jīng)分家了,就是沒分到一個村子也是正常的,你非要把大家都弄到一起是不是指望著爹娘手里的銀子啊?還是你自己被分到窮村子就想讓大家都跟你們一起吃苦啊,靠山村,聽著就是個窮村子,我們可不去。”
王氏的話氣的韓守義渾身發(fā)抖,再看看爹娘都沒吱聲就有些泄氣,轉(zhuǎn)頭對韓老爺子說:“爹,兒子什么樣你老心里有數(shù),這事您今天就給個準(zhǔn)信,要是不想去靠山村我就跟人家官爺說一聲,也省的人家麻煩。”
韓老爺子看了看老二又看了看老三,見三兒子明顯站在了媳婦一邊就道:“要不就算了吧,都是一個鎮(zhèn)子的,想來兩個村離得也不會遠(yuǎn),就不麻煩別人了。”
聽了老爺子的話韓守義一聲沒吱轉(zhuǎn)頭就走,剛出門口就看到了站在門外的秦金寶,原來秦金寶腳程快,通知了剩下的兩戶人家就想著回來拉著韓守義一起去衙門把名單換了,沒想到卻聽到了草棚里那樣的一番對話。
韓守義雖然被王氏的話氣的夠嗆,可還是去了大哥住的地方,李氏聽說爹娘和王氏都不打算換地方就也拒絕了,于是韓守義惹了一肚子氣回了自己家住的窩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