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鐵線蓮裝飾的拱門上,成年的紫藤植株莖蔓蜿蜒曲折,串串花序掛于綠葉藤蔓之間,隨風搖曳。
進了拱門,整個庭院被濃密的藤架遮掩著。
葡萄,葫蘆,南瓜像風鈴似的掛在藤架上,你若慢慢體會,便能感悟到秋天碩果累累的喜悅。
薔薇,藤本月季,爬山虎,爬滿了院墻,姹紫嫣紅。
廚房的窗外由繩子牽引著一串串絲瓜藤蔓,它們盡情地蔓延著,一根根絲瓜隨風搖擺,如果想吃絲瓜了,打開廚房的窗戶,隨手就可以摘兩根,真是新鮮極了。
桃花村村長鄭國邦接到兒媳婦櫻桃的電話后,聽說家里要來客人,并且在他家里要吃晚飯,老兩口樂呵呵地張羅開了。
鄭國邦,五十出頭,精明能干,熱情好客,因為他為人正直,在村里口啤很好,是一位極具創新能力的好村官。
他上任村官后,第一件事就給村里建了一個小廣場,地面用水泥鋪成,周圍被花草樹木環繞著,雖說簡陋,但是自從有了這個小廣場,村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和豐富了。
每天傍晚,紫霞滿天時,村民們都會聚集在小廣場上談笑風生,有的跳廣場舞,有的打太極拳,還有的在學舞劍。
鄭國邦每天假裝轉悠,其實他是在細心觀察村民們的生活需求。
他在廣場發現那群練劍的鄉親中,只有個別的人手里拿著劍在舞,多數人手里拿的是棍在舞。
他心里忐忑著:這些拿棍的鄉親,是沒錢買劍?還是什么原因?
后來,他側面調查了一番,有的鄉親是真的沒錢買劍,有的鄉親是打算學會了舞劍再買劍,剛開始學暫時拿個棍代替。
這的確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這件事讓鄭國邦失眠了:桃花村的村民還有買不起一把劍的?
作為一村之長,真是愧對鄉親們。
他把這個問題提到了村委會的會議上,他要讓村委會的其它領導都意識到:發展桃花村的經濟,提高個人收入,是村委會的使命。
他查了很多資料,多次邀請專家來桃花村考察指導,希望能在他的任期內,把桃花村打造成新時代的新農村。
村里招商引資的工作一直在有序的進行著,投資商們也都在醞釀著自己的投資條件,鄭國邦的工作量驟然增加,忙得是焦頭爛額。
隨著桃花村在網絡上宣傳力度的增加,知道桃花村的人越來越多。
鄭國邦在全村村民的會議上多次強調:桃花村想要發展,要依靠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每一位桃花村的村民,都是一張桃花村的名片。
凡是到桃花村來旅游的,考察的,村民們都要熱情招待,口才好的村民,有義務給客人介紹桃花村的文化,傳說,旅游景點等等。
村民們都很擁護村委會領導們的決議,也都付出了實際行動。
鄭國邦對桃花村的未來充滿希望,他帶領全體村民正在奔小康的路上奮斗著。
家里要來客人,鄭國邦全身的每一塊肌肉都進入了戰備狀態。
“村委會有規定:如果有投資商來桃花村,村里的宣傳隊是要列隊歡迎的。”鄭國邦的老伴張珍婷女士一臉激動的提醒著鄭國邦。
“櫻桃電話里沒說投資商的事,她只說了有客人要來家里吃晚飯。”鄭國邦在內心里迅速回憶了一遍櫻桃給他電話上說過的話。
老兩口不約而同地抬頭,透過藤架的空隙,望著被夕陽染上絢爛色彩的天際,對視了一眼,彼此搖搖頭:投資商不會選擇傍晚來村長家吃晚飯。
老兩口的心稍稍松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