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邳城一如往常般寧靜,到了夜里,街中宵禁,也很難看到行人,一隊隊下邳守軍手持長戈,游走在街道每一個角落,嚴查夜里過往的行人。
這是新年之夜,按造秦歷,已每年歲頭為新年之夜,漢朝沿用了秦朝的歷法,所以,這一天很多人家會高掛燈籠,燃放爆竹,一家人不管吃的東西好與不好,都會高高興興的聚在一起。
這時候的爆竹里,還沒有火藥,多是用一些竹子,扔進火堆里燃燒,等竹子炸開,就會有噼噼啪啪的響聲。
孫家的爆竹多是由幾個孩子在門口看著,等爆竹響了,再回家里吃飯。
因為是新年,孫策特意帶著一幫孩子去泗河邊鑿冰,釣魚,因為這時候的河水很冰,很少有魚活動,所以用魚食的辦法已經不好使了,孫策只能老老實實的用魚竿釣魚。
好在也弄了幾條大的,給黃家,韓家,祖家,程家各送了一條大魚,孫策又親自去長史府給恩師送一條魚,可惜,胡彥在兩天前,已經匆匆趕往洛陽了,孫策只能掃興而歸。
好在這個時候的新年,除了不能在街中隨意走動,倒也很熱鬧。
孫策領著幾個小的放完爆竹,關好府門之時,已經是戍時了,幾個孩子興匆匆進入前廳,屋子里圍坐了一大桌子人。
好在這個時候有餃子,但是餃子餡卻不怎么像樣,用孫暠的話說,能吃。
更重要一點,對于孫家這樣大宅而言,吃肉并不是難事,而那些普通百姓,辛苦一年,到頭來,能吃頓飽飯,一家團聚,已經是奢望了。
今天孫策又給添了幾條魚,年夜飯應該算是下邳城,除了下邳相種府以外,最豐盛的了。
孫家豢養的家兵近百余人,院子里雖然冰天雪地,屋內卻熱熱鬧鬧的,孫家的家眷多是在內宅吃飯,外院都留給了家丁和侍人們吃飯,嬉戲,調侃,叫罵聲,呼喝聲一波接一波。
孫家內宅,人口也不少,吳家,孫家近二十口子人分坐在幾張小桌前,有酒有肉,幾盤葷素餃子,有雞有鴨,還有一盤大肘子,油膩膩的,等一家之主孫堅講話完畢,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興沖沖的拿起筷子,大口吃著。
熱鬧歸熱鬧,可對于孫策而言,來到這個年代,已經有幾個月了,此時雖然和家人們團聚嬉戲,吃喝不愁,可孫策畢竟在未來也有家人,也有朋友,此時正趕上過年,他對這些人的思念變得更加強烈。
隨意吃了幾口,感覺肚子已經飽了,孫策便悄悄離開了飯桌,回到自己的小院。
小院里積雪已經被清掃到角落里,孫策拿出自己的血煞劍,用一塊干抹布仔細的擦拭著,漫漫歲月,不知這樣的日子,還要過多久。
孫策也不知道,自己還需要多久,才能遺忘過去的家人,朋友。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思故親。”孫策一邊擦拭‘血煞’,一邊自言自語,與此同時,耳邊隱約響起窸窸窣窣的腳步聲,起初孫策以為,這腳步聲是從后院傳來的,可仔細一聽,孫策發覺,腳步聲很急,而且來自院外。
因為漢朝依然執行著宵禁政策,這種政策直到宋朝才結束,所以,孫策很清楚一點,這個時間,除了軍隊巡邏以外,根本不可能有人行走在街中。
而軍隊巡邏,也不會有這樣急促的腳步聲,帶著一絲好奇,孫策踩踏著院子角落里的積雪,爬上院墻,向外張望。
夜色很黑,只有皎潔的月光灑落大地,二十步以里,孫策可以很輕松看清眼前事物,可如果超出二十步的距離,在這樣的黑夜里,還是很難辨別事物與人的。
孫策雙手挽著院墻,靜靜的觀察了一會,他也怕自己動作太大,暴露了行蹤,就這樣,寂靜了片刻,兩個黑影忽然從拐角初閃身而出,站在原地四下里張望一會,又急匆匆向著大街的方向走去。
孫策很感詫異,這兩個人為何會出現在孫府附近,又如此行蹤詭異,帶著疑惑,他雙腿一蹬,踩踏著墻沿翻出院墻,靜悄悄跟著兩個黑影走向了大街。
來到大街的時候,遠處隱隱有火把的光亮閃動,那是夜晚巡邏的下邳軍士兵手里的火把光亮,孫策雖然是跟蹤可疑人物,卻也不敢聲張,靜悄悄的跟在后面。
就這樣,一路尾隨著兩個黑影,偶爾還要躲避巡夜的官兵,幾個人靜靜拐過七八個胡同,黑影忽然消失了。
孫策距離黑影畢竟有三十余步的距離,始終不敢接近黑影,這時候黑影消失,他也沒敢暴露身份,依然默默的躲在黑暗的角落里觀察胡同四周,大概有一盞茶時間,兩個黑影再也沒有出現,孫策這才確定,他們真的已經不見了。
孫策從黑暗的角落里走出來,在胡同里尋覓一番,并沒有什么小門可以逃遁,大概是從前面拐出去了,孫策沿著胡同向前面走了十幾步,一個拐角之后,孫策整個人愣住了。
這里是一條死胡同,也就是說,黑影必然是從某個地方逃走了。
孫策在死胡同附近找尋了一會,沒有任何線索,他又反身回去,在剛剛黑影消失的地方仔細尋找,摸索,看看是不是有什么狗洞之類的地方,為什么黑影會無故消失?
為了能更好的尋找線索,孫策點燃了火折子,一個角落一個角落的找尋,角落里并沒有什么可疑之處。
孫策又用手試探著摸索院墻,院墻很光滑,可以看出,這一片院墻的主人,一定是個大戶人家。
可是這兩個黑影,卻如同人間蒸發了一樣,孫策找尋了很久,竟然沒有絲毫線索,大概是自己個子太矮了,很多地方觀察不到吧?孫策只能哀嘆一聲,放棄了心中的執著,準備回去了。
就在孫策剛剛吹滅火折子的同時,一聲怒喝打破了黑夜的沉靜:“什么人?”
立刻有急促的腳步聲響起,孫策第一念頭,就是自己暴露了,他剛想躲進黑暗的角落里,尋求庇佑的時候,一隊士兵手舉火把跑進了胡同,把四周照如白晝,孫策躲藏角落的想法破滅了。
為首一名穿著皮甲的屯長走進胡同,用火把向前一照,略帶詫異的問道:“這不是孫家的大郎嗎?”
孫策也認出了此人,他是下邳守軍的屯長,很多人都稱他為李頭,這個李頭具體叫什么名字,孫策也不是很清楚,此時被李頭逮個正著,孫策尷尬的笑了笑:“李叔叔,我剛剛看到有兩個可疑的人來了這個胡同,所以我就跟來了。”
李頭畢竟清楚,孫策是胡彥的學生,他也不好太僵硬,只能半信半疑的笑了兩聲,吩咐一旁的士兵道:“進胡同里看看,有沒有可疑的人。”
有兩個身穿布甲的士兵應一聲,舉著火把走進了胡同,很快,兩個人又折返回來,在李頭身前抱拳道:“李頭,死胡同。”
李頭嘿嘿一笑,這次露出了不滿的神色道:“小鬼,這么晚了不在家呆著,跑人萬家后墻來干嘛?”
“這里是萬家?”孫策略感驚訝。
李頭“嗯”了一聲,點點頭道:“你小子雖然年紀小,但是也不能胡來,夜晚宵禁之后,不可以隨意走動,輕者仗責三十,嚴重的,可是要殺頭的,要不是看在你父親的面子上,哼哼,你小子有苦頭吃了。”
李頭用粗壯的手指在孫策額頭戳了戳,孫策強忍著疼,很誠懇的點點頭。
畢竟孫策還是個孩子,晚上淘氣一點,跑出來玩也是情有可原的,還有胡彥和孫堅這層關系,李頭也不能為難這個小鬼。
尤其看到孫策幼小的臉上擺出一副委屈的樣子,李頭更不舍得為難這孩子了,只能笑著拍拍他的后背:“走,我送你回去。”
幾個人走出胡同,沿著大街向孫府的方向走,可剛剛拐過胡同,萬家的房門就打開了,一隊人手持火把沖了出來,與官軍正好碰個正著,為首一人體格稍胖,正是萬家的族長,萬永豐。
后面跟著一大票人,很多人甚至拎著棒子,李頭看到這陣勢,立刻皺起眉頭喝道:“萬永豐,你們……你們要造反嗎?”
萬永豐借著火把看清,是李頭,這才松口氣道:“哎呦,李頭,我剛剛聽到后院有動靜,還以為遭賊了,所以帶著家人出來看看。”
萬永豐賠個笑臉,又道:“您剛剛從那頭……過來?”
李頭點點頭道:“我剛巡查過,沒有什么可疑的人,你別疑神疑鬼的。”
李頭又狐疑的看一眼孫策,剛剛孫策也說,有兩個可疑的人影消失了,莫非闖進萬家了?可想了想,這件事牽扯到孫策,還是別說出去的好,這么大個萬家,也吃不了虧,有什么事以后再說吧。
李頭不愿意在這里多做停留,他指了指萬家的人喝道:“你們!都趕緊回去吧,宵禁了,誰敢亂走,小心我抓你們去軍營,都走吧。”
幾個萬家的人紛紛點頭應諾,扭身要走,萬永豐卻忽然喝止了眾人,他此時目光陰鷙的看著孫策,一臉詫異與茫然的問道:“這小子,不是孫家的大郎嗎?怎么會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