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兩天,觀音鎮綠色美食節平穩的進展下去,最后還像模像樣的評選出了“三清鹵雞”等十種有代表性的地方美食,作為參加“禾氏美食大世界”的后續推薦食品。
反正禾曠三年來一直口味清淡的吃著嚴格限定的營養餐,是完全沒想到原來小小的觀音鎮還真有這么多美食底蘊的。
看來果然是“民以食為天”啊。
當然禾曠受之前帶著禾非看風景啟發,讓盧陽華特地安排從省城租借了一艘觀光飛船,帶著遠道而來的貴賓,從空中瀏覽了一趟大離山山區原始的綠色風貌。
現在人口稠密、開發度極高的星球,已經很少有這種純天然的林區風景了,所以就算有一些嘉賓是見多識廣的,也對這里的景色贊賞不已。
送走了遠道而來的嘉賓,觀音鎮漸漸恢復了平靜。
不過受益于美食節活動的推廣,盧陽華報來的資料顯示,今后半年禾氏生態食品集團的訂單量猛增了50%,新增了不少來自萬壽城和紫竹城的訂單,大禾氏集團總部所在的首都星也嘗試下了一批精品食品訂單。
禾曠對盧陽華的經營能力表示了肯定,也建議他不要盲目擴大生產規模,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穩妥發展就好。
特別是出產到外星球的食品,質量和保險條件要有保障,但價格也一定不能讓步,要做成上檔次有水平的高規格產品。
禾曠覺得自己只是簡單的表達了下,他希望自己的小集團今后能平穩經營的態度,但盧陽華用有點夸張的方式表達出了自己會完全支持禾曠的決定。
他對禾曠的決策大加贊賞,在集團會議上也大力宣傳,并定下了未來幾年觀音鎮禾氏集團的發展方向。
結束了美食節的活動,禾曠又回到大學學業中。
網絡大學確實給了禾曠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而且由于只是學習在網絡上進行,會占據大量私人時間的大學交際活動,也幾乎被簡化成了班里部分同學定期的相約打游戲。
禾曠對網絡游戲還是是不怎么參加的,因此他花了一些時間,跑去機械和電子工業學院,蹭了很多基礎課;還在群玉山的精工坊里,參加了很多網上試驗和研討活動,不僅學到了很多現代實體工業開發的經驗,還在精工坊混了個臉熟。
沒多久,精工坊的手工狂人們基本都知道低年級來了個新人,是個機械小天才,幾乎什么工藝結構研究,復雜零件拆解組裝的難題拿到他手上就能破解,雖然在一些基礎理論方面還比較生疏,但他按自己的思路提出的方案,有時候甚至比傳統的機械理論還要優越。
精工坊的師兄們就是遺憾這個“月涌大江流”是個網絡學院的學生,不能拉到實驗室來實際切磋一下。
不過“月涌大江流”說過自己因為身體原因,才只能報考的網絡學院,不能離開現在居住的星球,大家也就腦補禾曠是個體弱多病,每天宅在家里鉆研手辦的科技宅男,也許在現實里組裝起機器人來,搬個零件都要氣喘吁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