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間里呆了好幾天,沈從終于完成了自己的規劃,沈萬三聽說沈從離開房間了,連忙派人把他找了過來。
沈萬三一見沈從蒼白的臉龐,無比心疼的說:“我兒,聽說你最近在房間里刻苦用功應對科舉考試,為父實在是心疼又高興,不過讀書雖好,可別傷害了身子。”
“讀書考科舉?孩兒沒有這個念頭,孩子志向是做生意。”沈從一愣,連忙搖頭否決。
“什么?你沒有這個念頭,那你最近在房間干什么。”沈萬三激動的心咣當一下沉了下來。
沈從拿過自己的策劃遞給沈萬三說:“孩兒最近在思考如何把我們的生意做的更大,如何讓我們的地位在這個社會上能有所提高,如何提高商權以加強對其他人的遏制。”
沈萬三仔細的看了看沈從的策劃,好半天都合不攏嘴,難以置信的問:“這,這都是你做的嗎?”
這些辦法特別的巧妙,甚至一些主意和見解,沈萬三更是聞所未聞,今天沈從把它給提出來了,這讓沈萬三如何不驚訝。
“爹,這些辦法,可都是孩兒一個人想出來的,萬萬不能把它流傳出去。”沈從微微一笑坐下喝口水,這些辦法都是現代最為先進的管理方法和營銷手段,在現代,這些辦法在百度百科上面都可以搜索到,但是在明代這些辦法可是獨一無二的。
沈從之所以這么告訴沈萬三肯定是有自己的打算的,一方面是告訴父親這些辦法都很珍貴,如果一旦流傳出去帶來什么不良后果,那就完蛋了;另一方面這么做純粹是出于自己的私心,想向父親沈萬三顯示自己獨特的經商理念和手段,從而為自己以后接管沈家大權埋下伏筆,畢竟萬事萬物都是在轉變的,誰又能知道以后會發生什么不可知道的事情呢。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沈萬三喜不自勝的把手稿收起來:“說實在的,你的確有經商的天賦,但是為父還是希望你能夠考科舉,求一個一官半職為我們沈家光宗耀祖。”
“爹,你也是熟悉歷史的人,歷史上買賣官職的事兒,那多不勝數,假如孩兒真的想當官,那么隨便買賣一個官職那都是可以的。”沈從呵呵一笑說,他才不想當什么官,更不想被什么膿包上司給控制住,他只想好好地經商把沈家發揚光大,然后用沈家的經濟大權遏制住所有的官員。
朱元璋可以用政治手段遏制官員,那么自己也可以用經濟手段來遏制官員,畢竟政治和經濟那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
沈萬三嚇一跳:“買賣官職這個事情可千萬不敢傳出去,這種造孽的話千萬別說了,如果以后要做這種事情,那么千萬不要給別人留下把柄,一定要干凈利索。”
“孩兒又不是豬腦子,怎么可能亂說呢,這么說爹爹是同意孩兒經商了?”沈從哈哈一笑,很快就聽出了沈萬三話里面的意思。
“為父不同意還有什么辦法呢,你都做到這個地步了,如果不讓你大顯身手一番,那豈不是埋沒了人才,只是為父希望你能答應一個要求,那就是假若以后你強大了,對于你的幾個哥哥姐姐,你不能夠趕盡殺絕。”沈萬三嘆口氣說。
“皇子為了爭奪皇帝的位置趕盡殺絕么,自相殘殺,這種手足相殘的現象在歷史上太多了,我們沈家雖然不比皇家,但是也和皇家類似。要知道沈家富可敵國的財富是很容易讓人惦念的,你們幾個兄弟多年來的手段行為,為父都看的一清二楚,只是礙于情面不能夠說而已,如果你有辦法結束這個混亂的場面,這也算是沈家的一件幸事吧。”
幾個兒子的能力,沈萬三都清楚無比,他們是萬萬不能夠守住沈家的財產的,沈萬山曾經一度想過,假如自己百年之后,為了防止巨大的財富給沈家帶來災難,他甚至決定想要把這筆財富進獻給皇帝,讓皇帝出手保佑沈家后代繁榮昌盛經久不息。
可是這到底是自己辛辛苦苦打拼來的財富,送給別人實在是讓人心疼,但是如今就不一樣了,有了橫空出世的沈從,那么沈家定然可以再安然無恙的繁榮一百年左右了。
“從今天開始,你就著手處理沈家的生意吧,等你有能力接受沈家的時候,為父就退居了,這些年真的把為父累到了。”沈萬三看著兒子嘿嘿一笑說。
沈從點頭答應:“多謝爹爹信任,孩兒一定會努力把沈家發揚光大的。”
就在父子二人開心暢談的時候,門外有隨從稟報:“啟稟老爺少爺。皇宮里面來人了,并且帶來了皇帝陛下的圣旨和沈妃娘娘的口諭,現在他們就在沈家大門口。”
“哦!”沈萬三點頭答應一聲,立刻帶著沈從和沈家幾個重要的人迎出了門口。
門外,四十多個大內侍衛兩側站立,不遠處有三個太監正手搖拂塵不耐煩的等候著,見到沈家人出來了,為首的一個中年太監冷哼一聲:“沈老爺好大的架子呀,皇帝陛下的圣旨降臨,迎接的卻是如此怠慢,是把皇帝陛下不放在眼睛里嗎?”
“公公贖罪,草民因家里有點事情耽擱了,所以迎接來遲。”這個太監沈萬三認識,正是皇帝身邊的二把手吳玉溪,他可謂是權勢熏天,就是朝廷大臣見到他也得禮讓三分。
眾所周知,朱元璋身邊有兩個大太監,一是李肖林,一是吳玉溪。
李肖林是元末的太監,德高望重,為了大明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也曾經救過劉伯溫等人,因此很受大臣的尊重和皇帝的信任,李肖林為人忠厚老實,不倚老賣老,也不強權壓人,在朝廷乃至民間都有良好的口碑。
但是這個吳玉溪就不一樣了,他和李肖林比簡直是另一個極端,詭計多端,盛氣凌人,除了皇帝以外把所有人都不放在眼里,當然了人家也有這個資本,據民間傳說這個吳玉溪是朱元璋派去元朝的臥底,為了朱元璋的大計,這吳玉溪也是一個狠角色,對自己下了手,因此明朝建立后,朱元璋自然不能忘記了人家吳玉溪。
這兩人都是皇帝身邊的紅人,這兩人各司其職,比如一般是喜慶或者升官的圣旨,那都是由李肖林傳旨。而皇帝要處置某個人或者是要殺某一個人,那都是由吳玉溪來傳旨。
所以人們也慢慢摸清了規律,如果是李肖林公公降臨,那絕對是喜事臨門,而如果是吳玉溪降臨,那很不幸恐怕就是災難。
人們背地里稱李肖林是福星或者文曲星,而稱吳玉溪是掃把星或者瘟神。
今天瘟神降臨沈家,沈萬三怎能不小心翼翼,左一個吳公公,右一個吳公公,叫的是無比親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