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說李善長不好,朱元璋也就無所謂了,但是這么多人說,不由得朱元璋不相信。說實在的,朱元璋并不想處置李善長,畢竟李善長他是自己的老鄉(xiāng),都是淮西人,同飲淮河水。
然而種種證據和黑歷史都有力的指向李善長,群臣更是聯(lián)手群起圍攻,朱元璋本就疑心,如此狀況這還了得?一道圣旨頒布下去,催命閻羅吳玉溪親自送到了李善長的府上。
這些天李善長本來忙著清算大明地主和富商呢,結果卻怎么沒有想到胡惟庸背叛了自己和劉伯溫等人聯(lián)手對自己彈劾,李善長心里的慌亂可想而知。
隨著吳玉溪的到來,李善長的心里更是涼了半截,皇帝終于聽信了讒言要對自己出手了嗎?
“吳公公?陛下……”
吳玉溪無奈的嘆口氣:“唉,李大人,你我關系都是不錯的,這次恐怕大人真的是在劫難逃了,陛下動了大怒了,你怎么能做這么多的錯事兒呢?唉,啥也不說了,去見陛下吧。”說完不容李善長辯解就抓了他直奔皇宮而來。
此刻養(yǎng)心殿這里,朱元璋和群臣已經在等候了,朱元璋滿面怒容,其他人也是幸災樂禍。
“臣李善長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李善長一踏入殿內,連忙跪倒在地不住地磕頭。
朱元璋啪的一聲把文書一股腦的砸在了李善長面前:“還萬歲萬萬歲呢?朕沒有被氣死算朕命大,李善長啊李善長!你枉費了朕對你的信任啊,平時看著你老實巴交的,沒想到背地里這么的陰險狡詐,真是讓朕寒心。”
“陛下,臣是冤枉的,臣是冤枉的啊,臣一直忠心耿耿的對陛下,臣定然不敢做任何違背陛下的事情。”李善長嚇得直哆嗦,口里直呼冤枉。
朱元璋氣的爆了粗口:“冤枉?你還冤枉了?朕也想相信你是冤枉的,可是這些白紙黑字地證據明明白白的,你還想抵賴什么?朕的眼睛還沒有瞎呢?朕朕的很想相信你,可是你把朕的信任已經給辜負了。”
“陛下,陛下……,這定然是他們誣陷臣。”說著,李善長的手就指向了劉伯溫等人。
朱元璋氣的一拍桌子:“如果一個人誣陷你那也無所謂了,可是現(xiàn)在滿朝的文武都指向你,你還有什么可說的。”
“先前中書都事李彬犯法,愛卿劉基鐵面無私,置之于法,結果你李善長卻惡人先告狀,以致劉基被迫告老退職,朕的江山損失慘重,你說你都干了什么?買賣官職,私收賄賂,這哪一個不能治你的罪。”
李善長真是百口莫辯,明明劉基的事情你也有責任,怎么讓我一個人背鍋呢。
旁邊的群臣也不失時機的落井下石,痛打落水狗。
“陛下,李善長外寬和,內多忮刻,日益自專,只要有人稍微冒犯他的權威,就定罪貶黜,很多折子都被他攔截了,這才讓他一手遮天。”
“陛下,李善長管教不嚴,手下大多數的官員大多都玩忽職守,不干實事,耽誤了不少的事情。”
“陛下,李善長目中無人,凡是對他不服從的官員統(tǒng)一被他革職查辦,此人不能再擔任丞相了,要不然會毀了我大明的根基呀。”
聽著這些話,李善長的心都涼了,整個人癱坐在地上沒有了力氣。
看著李善長,朱元璋也是起了殺心,然而到底是老鄉(xiāng),實在下不了手:“丞相李善長有失重責,難以承擔重任,本應重罪查辦,朕念其先前的功勞網開一面,從今天起,李善長停職告老還鄉(xiāng),也算是朕的恩德。”
“多謝陛下恩典。”李善長含著老淚叩頭謝恩,今天群臣是鐵了心要李善長下臺,皇帝也是鐵了心要處置自己,還有什么話可說呢!畢竟自己把柄就這么被抓住了,多說無益。
立刻有人帶著李善長下去了,朝臣都長出一口氣,浙東集團更是輕松無比,仿佛壓在他們身上的石頭就這么的離開了。
這一刻,所有人的心都放在了丞相的位置上,畢竟隨著丞相李善長的離開,這個職位肯定有空缺,那么皇帝到底要任命誰當新的丞相呢。
劉伯溫站在群臣中挺著胸脯,胡惟庸在群臣中也是挺胸抬頭,其他人也都是站端立正等候皇帝的任命。
“今天朕累了,有什么事情改日再說吧,你們都下去吧。”朱元璋揮了揮手。
眾人一聽都是大失所望,然而皇帝的命令沒人敢違背,所有人都是乖乖的離開了。
看著群臣離開,朱元璋的眼睛里充滿了擔憂,他原本希望群臣能夠保持平衡,這樣自己能夠有選擇的余地,可是沒想到今天群臣對李善長的事卻是如此的緊密,這可如何是好。
不過不知道為什么,朱元璋感覺自己的心里也并沒有太大的擔憂,相反還是有一點輕松,甚至可以說是竊喜。
畢竟李善長這么離開了,那么丞相對自己的牽制幾乎就沒有多大的作用了,只是如今要用誰做丞相呢!
朱元璋的腦海里飄過楊憲,汪廣洋和胡惟庸等人的面孔,心里便有了計較。
“父皇,兒臣聽說你剛剛處置了丞相李善長,你沒有殺他吧。”太子朱標聽聞了這里的事,連忙跑了過來。
朱元璋呵呵一笑:“那你認為朕應該如何處置呢?”
朱標悔的腸子都青了,當初宋廉告訴他,這樣做只是為了讓李善長長記性,以便更好的做事,結果卻沒有想到丞相因為自己而被革職,這讓朱標很是自責。
“父皇,丞相雖然犯了一點錯誤,但是他是大明的功臣,為國操勞,為父皇分憂,兒臣以為把他的官職降下來,讓他長個記性就行了,如果把他趕回去了恐怕于國事不利啊。”
朱元璋冷笑一聲:“李善長功勞是很大,那么相應的他的黨羽也多,如果他不離開,勢必會影響朝政,甚至朕百年以后也會影響你的繼位,再說了,朕手下能人眾多,不差他一個。”
“可是父皇……”朱標還想辯解。
朱元璋擺擺手:“好了,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休得再提了,如今你已經長大了,也應該要會處理朝廷的政務了!那么這次你認為誰可以當新的丞相呢。”
朱標只得點頭思考:“兒臣以為,劉伯溫再適合不過,他神機妙算,定然可以穩(wěn)固大明江山。”
朱元璋嘆了一口氣,大所失望的說:“兒子,你還是太嫩了,還是太年輕了,以后長點心吧,跟父皇好好學著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