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
鳳臨天看著跪在地上的鳳君冉,默然不語,若是細看可發現他發髻兩邊生出些許白絲......眼前跪著的是他一向引以為傲的七子,文韜武略滿朝稱贊,細細想來,他這兒子在朝中的聲望可謂是日益見長啊!如今他還正當壯年,那幫老家伙就迫不及待的上請柬,字里行間透露的無不是些早日立后的意思,哼,立后?恐怕這立后是假,立褚君是真吧!那幫老頑固,還真是唯恐天下不亂,想著近日邊城里欽天監所得到的消息,長生不老藥果然現世過,凰城是他的,這天下是他鳳臨天一手打下,誰也別想沾染的分毫,越是這般想著,鳳臨天越是想起那孽子手中的白狐,在鳳九離回宮之日,他曾問過欽天監,那白狐是否于靈狐有關,誰知他竟道:"看不穿本體,卦相虛無縹緲,然那雙眼睛卻是獨除以一致.......
一盞茶過去后,他不緊不慢的開口道"你可知朕要你申時前來所為何事"
“兒臣略知一二”
哦?這回答道是出乎他的意外,“那你說說,朕叫你前來所為何事?”
“回父皇,是有關白日里九弟之事,不知兒臣說的可對?”揣摩著他的心思,鳳君冉鎮定自若的說道,此番前來他便知道父皇對他早已起了疑心,或換而言之是早已防范著他,白日之事更是加深了他的臆想,可那又如何?夜晚的風微涼,掀起幾許發絲落在側顏,白皙的肌膚與墨黑的青絲形成鮮明的對比,霎那間竟是點點魅惑,薄唇輕珉,挺直的脊梁宛如松柏,他徐徐道來“白日里,父皇曾問過兒臣怎樣看待九弟之事,然而臣心下的想法是秉公處理,一來,九弟剛回宮不久,各朝君主紛紛都來湊熱鬧,就連西昌君主都還在大使館,如今更多了一個玉世子,歷來凰城盛世太平,四朝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多年以來,邊境小國蠢蠢欲動,然而兵馬糧響的缺陷卻使他們不得不俯首稱臣,凰城里的百姓皆稱父皇仁德無雙,近日將九弟身份昭告天下更是一致好評”頓了頓,鳳君冉抬頭看向不發一語的鳳臨天,后者依舊沉默不語,接著又道“可白日之事,那女子鬧的宮里人盡皆知,不論真也好,假也罷,若將她驅逐出宮,兒臣只怕會影響父皇的聲譽,再則,既是突然冒出的女子,區區女流之輩,不論出于那種目的,若真想進宮,又何不成全她,在父皇眼底下她還能翻了天不成?”
這一番話說的可謂是再明白不過,你要問我為什么要將她留下,這不,我就直接明了的告訴你,留下他是為了你的名譽著想,再說了,鳳九離自由在外長大,你即使對他的一舉一動皆有所掌,那些女子從何而來?無論這女子是鳳九離安排的也罷,還是真有其事也好,與其放任外宮外,還不如直接將她放在眼皮子底下,不是有句話叫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么?你以為人家敢來還沒準備么?想想你宮里還有個虎視眈眈的西昌呢,該怎么做,自己掂量掂量吧!
言語之間的深意他又豈會不知?凝眸半響,鳳臨天看著他,心中不知在想些什么,好半響才模菱兩可道“君冉果真長大了,見地也多了,看來是父皇老了啊”
“父皇言重了,為父皇分憂解難乃是兒臣本分,還望父皇莫言責怪兒臣越距了才是”
"好了,天色不早,你且退下吧"
"兒臣告退"
行禮之后,待他離去,鳳臨天起身走向書房背后的墻上,一副美人戲水圖惟妙惟肖,然他卻毫無心思賞畫,衣袖一揮,之間畫卷朝上移動,漏出一扇石門,片刻后,石門打開他閃身走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