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叔,三嬸兒,我表哥上《新聞聯播》啦!”
因為周末而返回唐莊村的唐麗麗,拿著手機就沖進了唐年的家里,一邊跑還一邊大聲嚷嚷著。
“都……都知道啦?”
看著端坐在電視機前,正望著央視《新聞聯播》電視畫面的唐父、唐母,唐麗麗覺得十分尷尬。
“這小兔崽子,竟然上了《新聞聯播》,也不知道在外面究竟瞎鼓搗啥……”
唐父抹了抹眼睛,似乎還是不敢相信。
“哎……老唐家這是祖墳上冒青煙了啊……這是國家對阿唐的肯定啊……不行,回頭我要教他好好做人!”
唐母腦子里回蕩著‘青年優秀演員唐年’的聲音,幾次想拿起手機給兒子打個電話,手卻一個勁兒的不聽使喚,抖個不停。
“三嬸兒,先別急!”
“這個時候,我表哥也肯定在電視機前看《新聞聯播》呢,咱們再等等,等弄明白了情況再打電話也不遲……”
唐麗麗安慰道。
“對……對……對!“
“聽麗麗的,先看完《新聞聯播》再說!”
唐母終于從巨大的心神沖擊中緩了過來,果斷放下了手機。
“嗯,三叔,三嬸兒,我陪你們一起看!”
說吧,唐麗麗便十分熟練的搬來一個椅子,坐了下來。
同樣坐在電視機前的。
還有唐家村的大部分村民。
唐年上了《新聞聯播》的事實,同樣對他們造成了絕大的沖擊。
……
“開始了!”
此時此刻,華夏大地的千家萬戶,電視機前收看央視《新聞聯播》的觀眾們,都打起了精神。
“最近兩年,我國文娛市場出現了一大批優秀影視作品,極大的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對我國文化產業的繁榮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
“其中,電影產業的市場規模遠超北美,位居世界第一,去年一整年的票房超過六百億,第一次超越了北美年度票房……”
“其中電視產業的年拍攝劇集數量再創新高,同比增長12.8%……”
“國家內務總管李中堂于昨日召開文化產業專題會議……”
“李中堂在專題會議上指出:我們華夏的文娛市場和文化產業的整體形勢是比較紅火的,但其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和薄弱處,并沒有因為整體的繁榮而得到解決,反而在進一步的產生……”
“李中堂強調:華夏文化產業在經歷了將近三十年的大發展之后,需要重新找尋進一步壯大的核心競爭力……”
“李中堂說:新修訂的《電影產業促進法》取消了電影拍攝許可證,僅僅只是文化產業在制度和法律法規層面上改革的一個新的開始……”
“李中堂談及文化產業‘引進來、走出去’的兩步走戰略時,對于華夏電視臺和全球范圍內的優秀電視臺加強基于文化競爭力和話語權競爭力的合作,表態道:這個是關乎華夏國家在國際上話語權和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大幅度提升的一條探索之路。在這個探索之路上上,只要各大衛視臺在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層面上所采取的各項嘗試,都是可以的,都是他非常支持的……”
“當然,華夏電視臺天然職責之一的宣傳國家大政方針職能,在探索和國外優秀電視臺合作的道路上,需要進一步加強和鞏固!”
“目前華夏各大衛視臺和國外電視臺的合作,可以優先從綜藝類等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的節目上開始,一步步磨合探索,一口吃成個胖子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專題會議最后,李中堂做總結發言:國家準備進一步放開文娛市場和文化產業的準入門檻,允許優秀的國外影視公司進入華夏文娛市場和文化產業,并進一步加強過程監督!”
“同時在過程監督中,進一步修改國家的法律法規,加大加強加重對觸犯國家法律規格的影視公司的處罰力度,建立紅名單和黑名單制度……”
“……”
在央視《新聞聯播》播出近十分鐘后,終于進入了關于文化產業的報道中。
節目中,先是集中播報了華夏內務總管李中堂在文化產業專題會議上的一系列講話。
但專題會議的鏡頭只是一閃而過。
爾后畫面便從文化產業的幾項關鍵指標,比如說電影年度票房規模、電視劇年度拍攝制作劇集等,分別用圖表的方式進行了說明。
然后則是針對《電影產業促進法》進行了進一步的解讀和公開宣稱。
緊接著,則是一些衛視臺和國外優秀電視臺簽署合作協議的記者發布會畫面,配上主持人轉述李中堂的針對性講話。
另外還特別強調了國家層面對這種合作的看法。
提及合作要一步步來,不能過于急躁。
在這一條探索之路上,需要謹記牢記國家法律法規。
李中堂在講話中一再強調,要樹立法律法規意識,采取零容忍零容錯的態度對待這種合作。
過程監督和加大處罰力度,更是數次提及。
不同于廣大吃瓜群眾,一些對時政非常敏感的記者和業內人士,都對李中堂的講話豎起了耳朵。
在反復品味之后,他們迅速在自己的本子上記錄了心得。
一些比較雷厲風行的,已經拿起電話給屬下下大了命令,打算針對李中堂的講話展開一次國家大政方針的主題會議,讓職員們明白圍護國家法律法規的重要性。
眼下隨著國外資本的蜂擁而至,一些在國際上比較有聲望的電視臺紛紛涉足華夏內地。
他們一邊和各大衛視臺簽署合作協議,一邊尋求更多擴大影響力的門路。
習慣了在國際上比較強勢的‘無冕之王’風格,他們還不適應華夏這種一切歸于國家,一切都有國家層面進行管理的方式。
單純的輸出優秀節目版權,已經不能讓他們感到滿足。
如何能夠在華夏設立屬于自己的電視衛星信號頻道,才是他們孜孜以求的終極目標。
在這種情況下,國內各大衛視漸有混亂跡象。
一些衛視臺更是在合作方的忽悠下,大膽的取消了每天晚上七點雷打不動的央視《新聞聯播》轉播……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
國家層面才需要通過迅速發聲,對這些亂象進行梳理和引導。
這也是今天晚上央視《新聞聯播》關于李中堂主持召開的文化產業專題會議報道篇幅超過國家最高領導人行程的根本原因。
“近日,由騰訊影業投資、青年優秀演員唐年擔綱制作,享譽國際的張一某導演執導的奇幻修仙劇《凡人修仙傳》,一經推出便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在《凡人修仙傳》第一季電視劇播出大結局的當晚,華夏大地更是出現了萬人空巷的盛況!”
“而這種萬人空巷的盛況,在上世界九十年代,網絡還未全面普及的時候,曾經多次出現……”
“在《西游記》播出的時候,第一次出現了萬人空巷的全民追劇熱潮;緊接著是央視投資拍攝的《紅樓夢》,再一次引發了全民追劇的盛況;爾后則是《康熙王朝》、《三國演義》等歷史、神話傳奇大劇,都引領了上世界八九十年代的收視風尚,一次次用萬人空巷的盛況來表達著電視觀眾對優秀電視劇作品的喜愛!”
“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后,隨著網絡的普及,和各式各樣的娛樂消遣方式的分流,萬人空巷的電視劇黃金時代一去不復返……”
“各大電視臺的收視率,也從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動輒30%、40%甚至是50%的萬人空巷盛況,迅速滑落至今日的3%收視率,便能笑傲華夏大地的最低谷時期!”
“這種局面,已經持續了將近二十年,當所有電視觀眾和業內人士已經接受了這種現實的時候,華夏電視劇行業終于出現了轉機……”
“《凡人修仙傳》在芒果衛視獨家首播,自開年以來收視率便一直居高不下,最終以平均收視率20.2%、最高收視率33.3%的奇跡再現了萬人空巷的電視繁榮盛況!”
“據本臺記者了解和資料顯示,這部奇幻修仙劇《凡人修仙傳》和去年在央視創下收視率高達10.7%的《同居博客》都出自一個人之手……”
“都出自青年優秀演員唐年之手,從劇本創作到演員挑選,都是青年演員唐年親力親為……”
“連續兩年,連續兩部收視率大爆的優秀電視劇作品,足以證明青年演員對電視劇的創作,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看法!”
“下面請隨記者前往探訪……”
伴隨著主持人對華夏電視劇行業的一次大回顧。
電視機前的年長觀眾們,都被那一個個銘刻在他們心底的優秀電視劇作品畫面給喚起了回憶。
而年輕人們,則對于央視《新聞聯播》不間斷的提及唐年和他的作品,感到十分激動。
近十年來的華夏演藝圈,也就出了這么一個唐年。
一個迅速崛起的草根演員。
一個令人佩服的藝人。
沒有任何包裝和宣傳,唐年憑借著一部部大獲成功的影視作品,贏得了年輕觀眾們的心。
從一個一無所有的群眾演員,到金馬獎的最佳男配。
從一個受到影視大佬打壓的草根演員,到《午夜開棺人之白狐蓋面》的又一次成功。
從《史上第一混亂》的網絡熱播,到《同居博客》的全民追捧,再到《凡人修仙傳》的引領華夏電視劇新潮流的逆天成就。
唐年,不再只是萬千群眾演員的偶像和引領者。
更是千千萬萬個普通年輕人,激勵自己奮發向上的勵志傳奇,活生生的行走的燈塔!
《凡人修仙傳》第一季電視劇的成功,有他們每一個年輕人的功勞。
但更成了年輕人們堅持不放棄的最大支撐。
此時此刻,距離《凡人修仙傳》大結局播出,僅僅過去不到二十四小時。
當央視《新聞聯播》將《凡人修仙傳》第一季電視劇大結局播出期間的萬人空巷的盛況第一次通過衛星信號傳遞到千家萬戶的電視劇畫面中時。
所有的年輕人們,都被這種傳說中的萬人空巷的盛況給震撼了。
只見車水馬龍的街道上,來來往往的人行色匆匆。
沿街的店鋪都早早的打烊關門。
回到家里的人們,一個個打開了電視機,熟料的調到芒果衛視……
直至芒果衛視播出《凡人修仙傳》大結局的八點半,往日里熱鬧非凡的街頭,卻是空空蕩蕩的毫無人煙。
這場面,跟著央視記者的鏡頭,從一個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大中小城市里出現。
爾后,鏡頭一閃,來到了總部位于帝都的騰訊影業。
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記者的鏡頭竟然打在騰訊影業的企鵝logo圖標上,持續了不下兩秒!
“這下子騰訊影業要紅了……”
“也不知道為了這個鏡頭,白一摁給央視記者塞了多少錢……”
“這么明顯的硬廣,竟然出現在央視《新聞聯播》里,公信力何在?”
“麻蛋的白一摁,狗日的騰訊影業,不要碧蓮!”
“我圈圈你個叉叉……”
電視機前,不知多少個影視公司的老總,看到這一幕,眼睛都紅了。
“我們可以看到,騰訊影業的部門配置還是比較齊全的,尤其是特效部門和編劇部門,在騰訊影業里的配置和重要性僅次于財務和制片部門……”
“……”
伴隨著畫外音,記者的鏡頭來到了騰訊影業的會議室。
門推開,唐年起身。
有些不自然的笑和明顯沒有收拾過的妝容,都讓電視機前的觀眾們會心一笑。
毫無疑問,唐年遭遇了央視記者的突然襲擊。
“唐年你好,我是央視記者,請問可以對你進行一次采訪嗎?”
“可以……能不能離我遠一點,我剛剛下飛機,頭發還沒有打理過……離我遠一點,我的形象還有搶救的機會……”
“呃……”
鏡頭在這個時候,出現了非常明顯的尷尬和沉默。
突如其來的尷尬,讓全國觀眾都懵*逼了。
直至央視記者臨危不亂的進行下一個話題,電視機前的觀眾們這才反應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