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常山趙子龍
看著這群出工不出力的主,都想最后摘桃子的眾諸侯,劉芒深深的嘆了口氣,這樣下去真的能如同演義里面一樣推翻董卓嗎?劉芒決定還是幫上他們一把,不然到時候連累到自己就不好了。
劉芒細心沉思,這個時候到底要如何才能幫助關東聯軍擊退呂布,【馬超?黃忠?這些好像都不在,趙云,對,這個時候趙云極有可能在聯軍里。】
“諸公聽我一言,呂布的勇猛諸公也見識到了,覆巢之下豈有完卵這個道理想必各位都能明白。如今討董已成事實,我料董卓必定不會錯過這個好機會,定也想在此一舉鏟除天下反對他的勢力。諸公要是不齊力起來,就算他日成功撤返也定會被董卓逐一吞噬,倒不如趁著現在我們人多把董卓給先收拾了。”劉芒趁著袁紹生悶氣的期間站出來講道。
“哼!這還要你來說?在座的眾諸侯誰不明白?只是這呂布如此厲害難道你去把他滅了?”袁術要不是看在曹操、孫堅以及喬玄都對劉芒禮待有加,再加上先前斬華雄也有一分功勞早就把劉芒讓人給駕出去了,哪里輪到這個無名之輩大放措辭?
抱著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的思想,劉芒不予袁術計較直接找到了與劉備站在一起的公孫瓚。說到劉芒對公孫瓚的認識,是他以強硬的態度對抗北方游牧民族,作戰勇猛,威震邊疆有白馬將軍之稱的美名。
“公孫將軍,敢問你手下此次有沒有一個名叫趙云的百夫長隨行?”劉芒低頭微微見禮不想給人一種發號司令的感覺。
“軍中可有名喚趙云的小校啊?”公孫瓚問著身邊隨行保護他的一個白馬義從。
“回將軍,確實有一人名喚趙云,乃是營中的都伯。”義從答到。
公孫瓚大驚!為何對方對自己營中之人這么清楚?就連自己都記不清手下之名諱,眼中明顯對劉芒提高了幾分警惕。
“你是如何得知我帳下有一叫趙云的都伯的?”公孫瓚雖有不悅但畢竟此人有好幾個人罩著。
“哎!~不瞞各位,子定從小習得些天命之術,昨天我夜觀天象,我聯軍大營中有一將星出現,我略微推算就得出了此人正是公孫將軍帳下的趙云趙子龍。”劉芒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忽悠著眾諸侯。
公孫瓚將信將疑的命身邊的義從去把這叫趙云的都伯給傳來,看看這趙云到底有何不凡之處,要真如這叫劉芒的所說,那自己真的是老眼昏花到識出人才來了。
只見那少年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凜凜,一身白盔白甲,左手青釭劍,右手亮銀槍,好一個渾身是膽的常山趙子龍啊!劉芒看著來人不過十九出頭的趙云心生感嘆!
“常山趙子龍見過袁盟主,見過諸位將軍。”趙云又對這公孫瓚道了句“將軍!”
劉芒趕緊對著趙云用出了探查術,結果大吃一驚!本來以為此時的趙云等級并不會太高,誰知道探查術顯示的資料竟然有41級,劉芒心中大叫不公平,為何給自己設定的等級要從1級開始啊?
“子龍,你先前可識得此人?”公孫瓚比較關心劉芒是不是與自己這個手下串通好的。
趙云細看了一眼劉芒,“回將軍!不曾經謀面!”
“公孫將軍不必懷疑,我隨喬公至長沙而來又怎么會與公孫將軍手下校將有所交集呢?”劉芒知道公孫瓚心中的顧慮。
“子定所言非虛,這點我可以證實。”
孫堅至從看到劉芒一招擊飛華雄后,就開始重視這個跟著喬玄隨自己大軍一起前來會盟的劉子定,更是得知喬玄早就向孫策提出把此人引見于自己,因此還臭罵了孫策一頓。現在倒好,這人倒因喬玄的關系與那曹操走的甚近,為了挽留住人才,孫堅好幾次都刻意的接近劉芒,此次更是幫他站出來說話。
劉芒如此一解釋,再加上孫堅站出來作證,眾諸侯包括公孫瓚都不再懷疑他懂得的天象之術,但更多的則是震驚,能掐會算的不是沒有,只是哪有像此人算的如此準確細致呢?紛紛心中打起了各自的小算盤,貌似這個劉芒還是一個無主之人,雖然被孫堅與曹操站得了先機,但不妨他們心里有想試一試拉攏劉芒過來的想法。
看著眾人驚嘆的目光,劉芒自己也不怕把牛逼吹大了,畢竟自己作為穿越過來的,又對三國如此熟悉,恐怕就是臥龍鳳雛來了也算不過自己吧?
驚嘆過后,眾人把目光聚集在由劉芒算出的小將身上,想看看這個趙云到底有何本事,畢竟現在殺退呂布才是眼下要緊的事,至于招攬劉芒?等殺退了呂布再說吧!
“公孫將軍,快問問你這小將軍有何本事?能否助我們擊退呂布?”袁紹趕緊對著公孫瓚道,也許現在去支援顏良文丑還能保住他倆一條性命。
“趙云,你有何本事快說與眾諸侯聽聽?”作為一軍統帥連自己手下有幾分本領都不知,公孫瓚此時覺得老臉有點掛不住。
“回各位將軍,在家鄉時,子龍每日跑馬播槍,博采眾人之長,集諸家之精華終于琢磨出了一套名為蛇盤七探的槍法,就算大軍之中子龍亦可殺他個七進七出。子龍的天賦殺招則是慣槍殺,將魂乃是銀翼飛馬,修為如今剛到41級。”趙云雖面無表情顯得十分冷傲,但所說之話無不顯得豪情萬丈。
眾人根本沒有聽清趙云所說,只注意到了趙云的最后一句。
“什么?你說你修為到了41級?”袁紹大吃一驚!
眾諸侯也吩咐感到震驚!劉備身旁的關羽握住青龍偃月刀的右手都忍不住顫抖了一下!
“糊涂啊!伯珪,不是我說你,手里有這么好的人才竟然沒有發現。要是早些時用上這趙子龍,我的顏良文丑又何必跑去送死啊?”袁紹一時激動直接喊出了公孫瓚的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