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外的眾全真教弟子看到場內的突然變化紛紛陷入震驚中,明明掌門就要贏了,怎么突然輸了呢?要怪就怪那李四發怎么會出陽神呢?
對!那李四發怎么會出陽神?眾全真教弟子紛紛反應過來,在一弟子領頭下眾全真教弟子跑到場中;一幫人把馬掌門和李四發圍了起來,嗷嗷著讓李四發給個說法。
不遠處閣樓上那兩名老者看著場中李四發突然使用了出陽神就互相看了看對方,兩個老者動作劃一地跳下閣樓;齊駕著身法向自家練武場地奔去,看那架勢李四發要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就休想走出全真教了。
李四發被眾全真教弟子圍著也不慌,就看著陽神回歸到本體后就做在地上調息的馬掌門。
正在調息的馬掌門聽見周圍弟子們的吵鬧聲,加上自己心里也有疑問就停止調息。
馬掌門讓眾多弟子安靜下來,自己瞪著如燈泡的雙目看著李四發質問道:“小友!不應該給我一個說法?”
李四發當時想到用‘出陽神’時就預料了此時場景,心里早就做好了對策;有準備的李四發不慌不忙地回道:“馬掌門!你看我們打了半天,我早就餓的很呢,不如找個安靜的地方邊吃邊說!你覺得如何?”
馬掌門聞言還沒說話,眾多全真教弟子不愿意了,紛紛叫囂著:“你偷學了我們全真教的功法,你還想著吃東西;做夢!”就那個守門弟子叫的聲最大。
李四發對眾全真教弟子的叫囂渾不在意,就注視著馬掌門,等著馬掌門的答案;如果強留自己的話,‘螺旋九影’的平空飛行萬里了解一下。
馬掌門腦海里回憶著與李四發相見過后的細節,切磋中李四發有兩次機會可以把自己擊殺;反而因切磋規矩而手下留情,此舉不說是光明磊落;起碼是循規蹈矩之輩,再說硬留的話;憑他那能上天的身法多半是留不住的。
心里有了決斷的馬掌門止住弟子們的叫囂讓他們離開,隨后說道:“既然小友肚子餓了,想嘗一嘗全真教的膳食有何不可;小友!你看現在天色已晚,不如吃過飯在全真教留宿一晚如何?”
李四發想著在全真教蹭一堆飯吃吃,沒想到這濃眉大眼的馬掌門心地這么好;直接管吃管住。
李四發心里滿意就回道:“道長盛情難卻,那在下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馬掌門見李四發答應就用能動的左臂做了個‘請’勢道:“請!”
李四發腳步沒動反而右臂順著馬掌門所指方向回了個‘請’勢說道:“長者先!”
馬掌門沒再推辭就走在前面領路,李四發跟在后面;走了幾步就迎面碰見兩個老者,一個走在前面;面帶威嚴,一個落后半步;面帶急色。
馬掌門見到來的兩人就快走幾步,對著面帶威嚴者行禮道:“師父!”對落后半步老者行禮道:“師叔!”
來者正是在不遠處閣樓觀戰的兩名老者。其中師兄點了點頭表示聽到了,落后半步的師弟倒是急著說話:“師兄!這…………”
那師弟剛說了半句就被自己的師兄用手勢打斷,那師兄打斷了自己的師弟說話后就看著馬掌門也不說話。
馬掌門見師父盯著自己那還不知什么意思,就前走了兩步對兩人小聲的嘀咕:“師父!師叔!此人也沒有要走的意思,反而想在咱全真教吃頓飯;他要走的話咱也不好強留,不如趁著閑聊時套話;到時強留也不遲。”
兩名老者理解了馬掌門的意思后都點了點頭表示明白,馬掌門的師叔笑瞇瞇地對李四發說道:“小兄弟!我們兩個老頭子也看了你和小馬對戰半天了;肚子也是餓了,想跟你們一起吃個飯;不打擾吧?”
這話的潛意識就是:我們知道你會‘出陽神’的事,你也知道我們為什么而來;你說給一個人聽也不妨帶上我們兩個嘛。
李四發自無不可,行了個拱手禮回道:“不打擾!請問兩位道長貴姓?”
馬掌門的師父沒回話,師叔擺了擺手說:“我們是兄弟倆,免貴姓王!”李四發聞言看了看兩位道長的面相,確實有點相像。
隨后馬掌門走在前面,兩位王道長走在我左右;走著和我相同的速度,和馬掌門形成三角之勢;防止我逃跑。
保持這樣走了沒幾步李四發停下來,兩位王道長一直盯著李四發;見李四發停了下來,他倆也停了下來;甚至還往后退了一步,馬掌門聽見后面腳步聲消失也停了下來。就這樣李四發在中間;兩位王道長在后,馬掌門在前;可謂是謹慎至極。
李四發:“………………”
“有必要這樣嘛!”李四發在心里吐槽一句面上尷尬的說道:“幾位道長,我的衣服方才在地上打滾都磨掉完了!雖然用真炁顏色遮著身體,但畢竟光著身子實在是害羞得緊。”
此時還沒走出場地,三人聞言看了看場中,確實有幾塊破布;頓時無語。
剛才注意力都在李四發身上,確實沒注意到地上多了幾塊破布;其實幾人看見李四發切磋過后,全身還覆著黑色真氣;都以為李四發是在秀肌肉或是準備隨時逃跑,所以對李四發極其謹慎;沒想到這貨是拿真氣當衣服穿呢!
站在李四發右邊的王道長脫下自己的道袍遞給李四發說道:“你我個頭相當,穿上正合適!”此舉該是身為馬掌門所做,但因為傷勢不便;就輪到馬掌門的師叔了。
李四發借過道袍穿好,散去真氣表示穿好了;隨后四人保持著之前的陣容行走。
一路無語,李四發看其路線去的是全真教后殿;說是后殿其實就是全真教弟子居住的地方和客房。
走到過道最里面,馬掌門指著一間房門面向過道的屋子對李四發說道:“這就是老道的房間!”話落就推開房門就走了進去,李四發隨后;兩位王道長最后。
李四發走進房間,房間里面倒是與李四發前世見的道士的房間大同小異;李四發以為大漢樣子馬掌門會有所不同。
馬掌門讓李四發入座后說道:“小友先在這陪我師父師叔說說話,我去處理一下傷勢;順便吩咐弟子送些膳食和茶水。”
李四發自無不可地回道:“麻煩了!道長!”
馬掌門走后,馬掌門的師叔主動找李四發談話;主要問的都是關于李四發門派的問題,李四發回答的都是些簡單問題;其余的都是笑而不語,那王道長自會轉變話題,馬掌門的師父主要是傾聽也不說話。
就這樣維持著一問一答一聽的格局,兩刻鐘左右馬道長回來了;后面跟著兩個全真教弟子,前面的端著飯菜;后面的端著茶水,兩個弟子把飯菜和茶水放在桌子上就走了。
寢不語食不言,飯桌上幾人都沒說話的意思。主要就是李四發在吃,其余三人偶爾吃一口就看著李四發吃飯;李四發在活死人墓呆了二十年,就前幾年因為嘴饞去全真教‘化緣’了幾波;十幾年沒吃過主食了。
飯飽以后,馬掌門讓守在門外的弟子把餐碟收走。
馬掌門等門下弟子走后便問道:“小友!現在能說你會出陽神的原因了吧?”兩名王道長隨著馬掌門的問話看向李四發。
李四發倚在椅子上左手揉著肚子、右手摘著粘在胡須上的饃星,聞言隨意回道:“三位道長知道‘無相’二字嗎?”
馬掌門聞言說道:“道家之人豈不知‘無相’二字,小友莫要打趣我了!”兩位王道長倒是暗自思索。
李四發見馬掌門急著知道答案也不在繞圈子說道:“《小無相功》其特點就在于不著形相,無跡可尋。只要知道其他人的武功招式,就可以模仿;但是只得其形不得其神。”
《小無相功》這點秘密對于李四發不算什么,他也不打算模仿別人的武學;偶爾模仿也是裝裝逼而已,復制大俠李四發這稱呼怎么樣?
今天對陣馬掌門只用了《九陰真經》,要不是《九陰真經》對付不了‘出陽神’;再有想試試《小無相功》能不能模仿‘出陽神’才用了《小無相功》。
遠擊武法它不香嗎?《降龍十八掌》中的‘震驚百里’雙掌向前平推,出現數條龍形真氣在空中肆虐它不香嗎?
馬掌門三人對于李四發的話半信半疑,半信是因為此話有理;半疑是真不相信有這種功法,人對于自己沒見過的事物持著懷疑態度。
全真教三人也沒繼續為難李四發,互相交談了一個時辰就散了,馬掌門派個弟子領著李四發到客房;李四發向他打聽了怎么打熱水,借了剃刀和剪刀;洗過澡后把胡子刮了,頭發剪成寸頭。
李四發把頭發剪成寸頭倒不是因為方便啥的,就因為這一世李四發長得賊帥;可不想自己的俊臉被頭發遮住,在活死人墓時就自己一個人;如今在世間了就不能遮住了。
李四發躺在床上懷著“長著好臉就是讓人看的”的想法睡了過去。
次日清晨。李四發把昨天借來的內衣和道袍穿在身上,就是在活死人墓中習慣了赤著腳就忘了借鞋;索性就赤著腳出門。
李四發按著昨天的路線找到了馬掌門的房間。馬掌門起的也挺早,房間開著門坐在椅子上喝著早茶。
李四發也不客氣敲了敲開著的門就進房間了,坐在椅子上拿起桌上的茶壺給自己倒了一杯早茶;自顧自地喝了起來。
馬掌門看著李四發進門就呆了,不是因為李四發的不客氣;而是因為李四發的長相。
李四發打理過自己的形象后,與之前的形象可謂是判若云泥。
李四發有著八尺身高,因為身材削瘦;穿著低于自己的馬掌門的寬大道袍倒也合身,就是身材削瘦倒是顯得瘦氣了。
李四發喝了口早茶看著回過來神的馬掌門隨口問道:“馬掌門剛才是不是被我的俊臉所驚?”
馬掌門聞言被口中含著的茶水嗆著了,緩過來氣的馬掌門沒正面回答反問道:“小友找我何事?”馬掌門身為出家人是不會打誑語的。
李四發回道:“就是馬掌門履行賭約之事。”
馬掌門想了想道:“因為我的傷勢需要靜養,我會讓我的師兄弟們陪你切磋!”
李四發喝著早茶點了點頭表示可以。
……………………
李四發對自己身負武學進行了搭配整理,在接下來的三十天里每天變著花樣地虐著馬掌門的師兄弟;目的就是告訴全真教,你們的內丹之法我用不著;我展示我的絕學也不怕你們貪。
就這樣三十天過后,李四發拿著全真教的手信前往龍虎山天師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