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王爺便帶著王妃進宮,宮里早已張燈結彩,備足了鞭炮,皇后的永安宮紅色燙金的雙喜字高高的懸掛著,紅蠟燭紅燈籠,尋常百姓家一樣,不過是更為隆重。
街頭巷尾的百姓們穿的很喜慶,寬敞的道路,數十匹良馬,浩浩蕩蕩;而此時皇家的儀仗隊,鼓樂隊抵達將軍府外,路兩邊由皇家的侍衛圍欄起來,百姓們只能站著外側目睹。
將軍府里熱鬧非凡,宮里的嬤嬤替皇后挽了一個天朝髻,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釵,翡翠的耳環,玉頸上盤著吉祥鎖,只聽喜娘喊著:“吉時到!”
無悠緊緊的牽著母親的手,今兒大喜的日子,不能哭;在侍女的攙扶下叩拜父親母親。
“使不得,你是皇后!”說這話時,路夫人捂著嘴,忍著。
無悠笑的很燦爛:“在您和父親面前,我只是你們的女兒。”隨著拉著蕓衣的手:“辛苦你了!”
————
天子大婚,按照南明國的習俗,需皇親代替迎接,表示對皇后的尊敬,今兒皇上派了安慶王府的世子!皇后的囍轎由十六人抬攆;鑼鼓響亮的敲打著開路,皇后的囍轎需圍繞著皇宮走一圈,然后從正和殿進入,下轎、在侍女的攙扶下,一襲紅色的鳳袍,鳳冠連珠帶于頭,擋住了她的容顏,叫人看不清她的模樣。
那端皇上身著大紅蟒袍,面色嚴肅,看著朝自己緩緩走來的女人,伸出手,兩人并肩朝皇室宗祠走去,祭拜列祖列宗。
司禮監宣制官手捧詔書,站在帝后的東側,高聲宣詔:“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自朕登基以來,東宮無首,護國大將軍之女路無悠,端莊淑睿、性資敏慧,深得朕心,著即冊封為后,欽此!”
文武百官行跪拜禮:“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皇后千歲千歲千千歲!”
無悠的手微微涼,可握著自己的那個大掌火熱火熱的,她沒見過皇上,方才也不過是略略的一瞥。冊封大典結束后,蕓衣被送往自己的寢宮,與皇上喝合巹酒,隨后便是皇家晚宴;南明國,帝后大婚,皇后是可以出席的。
今兒皇宮鑼鼓喧天,可珍妃那落針有聲,珍妃撫摸著自己隆起的腹部,想著那日她入宮,期盼著有朝一日能得此殊榮,不曾想來了一個護國將軍的女兒:“孩子,替母妃爭口氣。”眼下還有一個月,這孩子便出世了,珍妃盼著是皇長子,那么一切會不一樣。
相比珍妃的冷靜以身子不適為由,皇帝也免了明日皇后的朝拜;淑妃便有些沉不住氣,十多歲的小姑娘,又是和皇后同期選為秀女入宮,奈何人家是妻,她為后,心里自然不高興,對皇上耍了幾天的小脾氣,起初皇上覺得新鮮,爾后也膩了,好幾日不來了,淑妃更是雷霆大怒。
皇后的容顏并非傾國傾城,那雙平淡的眼眸吸引著皇帝,似乎今日的一切并非讓她感到喜悅,她在笑,可這笑沒達眼底,到是讓皇帝對她多了幾分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