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姨娘聽了譚嘉敏的話,這才放下戒備,忙將桌子上的瓜子放到中間。
親切的拉著譚嘉敏坐:“嘉敏說哪里話,好賴那時也要稱我一句母親。
身為母親,怎能不為女兒著想,斷不會將你推到水深火熱中去的?!?/p>
譚嘉敏說道:“既如此嘉敏就先謝過母親了。不知這父親今日忙些什么,怎地長日不在府中呀?”
譚嘉敏切入正題,試探著。
柳姨娘嘆了口氣,便回答道:“老爺最近公務繁忙,時常外出,真是辛苦呀?!?/p>
譚嘉敏開口說道:“姨娘,聽嘉敏一言,這父親經常外出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萬一有時碰到什么女子,那您這未來夫人的位置可就不一定能保得住了。”
譚嘉敏所言,每字每句都說到了柳姨娘的心坎上,她又何嘗不是這樣想的呢?
只是她身為婦道人家,總不能不讓譚勇不理朝事吧,想到這里,柳姨娘就有些無奈。
譚嘉敏便開口說道:“姨娘可否想過,其實父親心里也一直有根刺呢?”
“什么刺?嘉敏你知道什么事情嗎?快告訴姨娘。”柳姨娘十分急切的問道。
“看姨娘您說得,嘉敏怎么會知道什么事情。
嘉敏只是覺得我們譚府三女卻無一后,而父親后院中又只有您一位姨娘,無一正妻,所以怕是會有無后之過呀。
這不孝有三,無后為大,若一直無后,怕是父親無顏面對列祖列宗啊?!?/p>
譚嘉敏言辭誠懇的說著,同是還看向柳姨娘的反應。
當然這番話,也并非是空口無憑。
事實上,因為無后,譚勇也沒少被人詬病,只是他從未提過而已。
柳姨娘一點就透,暗暗責怪自己怎么之前沒有發現這個問題,說道。
“嘉敏所言極是,是我疏忽了。
漢朝經學家趙岐也曾說,于禮不孝者有三者,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
家貧親老,不為祿士,二不孝也;
不娶無子,絕先祖嗣,三不孝也。
老爺避免了前兩者,我也斷不能讓老爺無后?!?/p>
“姨娘所言極是,這怕是父親愿意收到的最好的禮物了?!?/p>
譚嘉敏繼續在一旁敲打著她。
“可是這,,,這生兒生女,怎能由人決定,這事怕是要盡人事,聽天命吧?!?/p>
柳姨娘面露難色的說出了問題。
終于問道了核心問題,譚嘉敏笑著說道:“姨娘,您可知道這祁陽城中新開的聽雨閣。
那不僅僅是煙花之地,更會教人如何把握住男人的心,如何生子?!?/p>
“果真?”聽了譚嘉敏的話,柳姨娘的眼睛瞬間一亮。
“那是自然,嘉敏早就上了姨娘的船,與姨娘綁在一起,豈有欺騙姨娘之理呀?”譚嘉敏拉攏著說道。
“我身為姨娘出府不便,不如你去吧,去幫我找人請到府中來?!绷棠镎f道。
“姨娘,且不說嘉敏沒有那么多錢,而且那種地方的女人怎會輕易到別人家中去。
既要學習,當然要上門才有誠意啊,還可以順便學習一下如何讓男人的心都放在你的身上呢。”譚嘉敏循循善誘的說著。
“好,那我準備一下,明日就去。”
柳姨娘終于開口說道。譚嘉敏點了點頭,繼續說了些有的沒的的話后就告辭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