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老爺又覺得黛玉說的有道理,朝拐子喝道:“你休要在本官面前扯謊,若不從實招來,被我查出個好歹,本官必讓你游街示眾,讓萬人唾棄你。”
拐子深深恐懼,這個時候若服軟,更加危險,梗著脖子道:“大人,她一派胡言,我若真是拐子,我將她拐來之時,為何不直接將她賣掉,反要養(yǎng)她這么多年?”
黛玉冷笑道:“這很好解釋,你將她拐來之時,她才五歲,不過是個小娃娃。你養(yǎng)她幾年,渡其容貌,才能賣個好價錢。”
官老爺覺得黛玉言之有理,拐子一時無話可說,黛玉乘勝追擊,道:“大人,這樣的不法之徒,你斷斷不能輕饒了他。與他來說,拐走的只是一個小孩。于父母來說,是一輩子的牽掛。想必大人一定讀過孟郊的《游子吟》。子女只是出門,母親就這樣牽腸掛肚,更何況是被拐子拐走?這一別或許就是天涯兩相隔,永生不得在見。”
黛玉說的在情在理,官老爺大喝一聲:“來人吶,將拐子打入大牢。”
拐子聞言,整個人癱倒在地。
紫鵑佩服的看著黛玉,笑道:“妹妹越發(fā)伶牙俐齒了,剛才我真是擔心官老爺會把香菱判給拐子。”
香菱忽然跪在地上,悲慟道:“多謝姑娘救命之恩,姑娘就是香菱的再生父母,我愿一輩子給姑娘當牛做馬。”
黛玉忙將香菱扶起來,她又哪里知道她的心思,笑道:“說的什么話呢,相逢即是有緣,何況你我在這種情況下相遇。”
紫鵑拉著香菱的手,將黛玉夢中之言說與香菱聽。香菱喜的直掉眼淚,二人忙又安慰了一番,香菱這才回轉(zhuǎn)過來。
人已經(jīng)找到了,身在金陵這樣的古城,哪有不去逛逛的道理。便來到風景秀麗的莫愁湖。
這座湖之所以叫莫愁湖,據(jù)說是當年這里住著一名名叫莫愁的女子。這女子能歌善舞,自小便聰明伶俐,十五歲那年嫁入金陵有名的盧家,還為盧家誕下一子,后來他夫君出征,戰(zhàn)死沙場,她也殉情死了。她在世的那些時候,樂于助人,所以她的事跡便流傳了下來,故此湖才得以命名莫愁湖。
“這湖不僅風景秀麗,原來還有這樣的來歷。”
溫潤的嗓音從嫩綠的枝椏那里傳了出來,黛玉三人被嚇了一跳,急忙就要躲。又一想便覺得大驚小怪,既然出來游湖,豈有不遇到人的道理?便也釋然。
一名溫潤如玉的翩翩少年郎走了出來,他身著月牙白長袍,體型頎長,面如冠玉,眼如明星,好一個秀麗人物。
紫鵑和香菱垂下頭不敢看,黛玉也羞澀不已。
他雙手作揖,笑道:“在下水溶,敢問姑娘芳名。”便看向黛玉,兩彎似蹙非蹙煙籠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tài)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美人他見多了,像她這般纖弱美麗的女子,還是第一次見。
“冒昧打擾了,還望姑娘見諒。”
黛玉道:“公子嚴重了,這里是風景秀麗的莫愁湖,自然是人人都能來的。”見他身后跟著幾名侍衛(wèi),又謙謙有禮,忖度其應是金陵名門望族里的公子哥,福一福身便要離去。
水溶忙道:“在下也是初次來金陵,蒙姑娘不棄,一同游玩如何?”
未免生出什么是非,紫鵑忙笑道:“我和妹妹也是初來寶地,也有些乏了,就此告辭了。”
福了福身,和黛玉急忙離去。走到一處轉(zhuǎn)角處,香菱不妨忽然有人出來,撞入了一名公子的懷里。她臊的滿臉通紅,急忙就要從他懷里退出來,哪知頭上的珠釵勾到了那公子的衣襟,急的眼淚都出來了。
黛玉和紫鵑也顧不得男女有別,急忙將勾住的珠釵拔了下來。香菱這才得以從他懷里掙脫,臉色一片飛紅。
這公子長的倒也是一表人才,他見香菱含羞帶怯,心如打鼓,定了定神,笑道“:在下馮淵,敢問姑娘芳名?”
馮淵?黛玉一時倒呆住了。上一世香菱不正是被馮淵相中,意欲要買去做妾的么!今日竟在這里相遇,可不是緣分么!
紫鵑啐道:“女子的芳名,豈能輕易告訴你?”拉著黛玉和香菱,忙忙離開了此地。
黛玉原欲回答,繼而一想,若真是注定的緣分,他們必定還會有相遇的機會。
三人回到客棧,紫鵑笑道:“這一趟倒真有趣。”
黛玉道:“可不是,往常在…”及時住了口。
紫鵑笑道:“在哪里?”
黛玉搖頭不語,紫鵑也不逼她,便笑道:“爹已休書至甄府,香菱已經(jīng)找到,明日我們便去甄府拜訪,就可回林府,免得爹擔憂。”
她在賈府時聽說,這甄寶玉和賈寶玉長得一摸一樣,就連性情也相差無二,黛玉并不想去,遂道:“甄府不去了。”
紫鵑默然半響,也道:“出來這些時候,是該回去了。只是若不去那甄家,爹已去了書信,恐她們說林家的女兒欠缺禮數(shù)。”
黛玉道:“此事無甚緊要,讓爹爹在休書一封,只說我們原是打算去的,奈何春風頓起著了涼也就罷了。”
紫鵑想一想也妥當,明日便要回揚州,幾人早早上床安歇了。次日她們起了個大早,行囊備好便出發(fā)了。
林如海得知黛玉平安回來,自然是極為開心,且黛玉又帶回來了一個小姑娘,生的也極為水靈,身世又可憐。黛玉和林如海商量,不如也認香菱做女兒。
林如海倒無異議,多一個女兒不過是多一份嫁妝罷了,只要黛玉開心就好。
既是要認香菱也做女兒,黛玉的意思因和紫鵑一樣熱鬧的辦一場。
林如海道:“原是該這樣,只是如今正是春分時節(jié),大家事務繁多不如緩緩,下個月在辦酒席罷了。”
香菱笑道:“得妹妹解救脫離苦海,已是上天垂憐。如今爹又認作女兒,那些虛禮我一概不在乎,一家子人在一起開心幾日就也罷了。”
香菱這般懂事,林如海心里越發(fā)喜歡。
這次雖不打算請族中之人前來,黛玉倒是休書一封給林皓軒,讓他著伯母一同入府玩耍。命送信的家丁備好馬車,好同林皓軒一起回來。家丁領(lǐng)命去了。
黛玉正和香菱站在橋上觀賞魚兒爭奪吃食,忽聽管家來報:“姑娘,門外有一姓馮的公子求見,說是前幾日在莫愁湖遇見了小姐幾人。老奴原要將他打出去,他一直賴在門口不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