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馬跑出大概二十里地,吳天均這才停下來,找了條小路躲進一座樹林茂密的山里,開始處理傷口。
吳天均解下裹住傷口的布條,此時的布條已經被鮮血浸透,傷口處深隱約看得見骨頭,而他的臉色也是一片慘白,毫無血色。
用水囊里的清水洗過傷口,敷上從崇陽縣藥鋪買來的金瘡藥止住血,再從包袱里找了件干凈衣服撕下一塊重新包扎好傷口,做完這一切后吳天均已是精疲力盡。
迷迷糊糊昏睡過去,待到醒來天色已是黃昏。
吳天均拄著長槍的槍桿勉強站起來,之前騎過的那匹馬卻是不見了蹤影,想來是忘了拴住,跑了吧。
所幸的是吳天均之前將包袱從馬背上拿了下來,不然就真的什么都沒了,不過還是得早點離開這里,天黑之后呆在山里可是十分危險的,夏天的毒蟲毒蛇多,而且說不定還有豺狼虎豹之類的兇猛野獸。
無奈之下,吳天均只好拄著長槍當拐杖望山外走,但天黑路窄而且進來的時候吳天均已經傷勢過重意識有些模糊,因此也不太記得路了。摸索著前行,走了大概半個時辰,夜色已經完全籠罩了整個天空,吳天均這才走出山林看到了遠處的幾戶山民的房子隱隱閃現著半點火光。
吳天均敲開了一戶人家的門,從房里走出一名六七十歲胡子花白的老漢,問過吳天均的情況之后讓吳天均進來歇息。
其實吳天均撒了個謊,說自己是趕考的書生,在路上遇見了劫匪受了傷,后來在逃跑的路上迷了路這才來到這里,其實早在吳天均來之前便將長槍藏在了一個隱秘的地方,換了根木棍當拐杖。
老漢見吳天均本是一身書生打扮,又肩膀有傷,而且身上也沒帶什么兵器,便也沒有懷疑,只當吳天均是去趕考的書生。
吳天均喝了口水,從包袱里拿出干糧分了一些給老漢和他的小孫女,然后才自己吃了起來,邊吃邊聊天。
經過一陣交談,吳天均得知這老漢姓胡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投了軍在邊關靠著一些武藝當了個百夫長,在與金軍的一次交戰中犧牲了。
二兒子從小喜歡探險出游,曾多次到少有人跡的大山探險,好幾次都命懸一線卻大難不死,兩年前拿回了一本書說是在某個大山中絕壁上的山洞里找到的,留下了一些銀兩就又出門了,從此便再無音訊。
原本家里還算富足,大兒子每年能托人寄些銀子回來,二兒子也能在探險的過程中尋得一些古物和珍貴藥材什么的,也能換不少銀子。但家里本就沒有什么穩定的收入來源,二兒子每次受傷之后又得花一大筆銀子治病療傷,能剩下的也不多。
況且二兒子已經兩年沒回來了,生死不知,家中的余錢已經用得差不多了,胡老漢只能靠著家里的幾畝薄田維持生計,養活大兒子留下來的唯一骨肉,九歲的小孫女胡婷婷。
胡婷婷雖然只有九歲,但卻沒有一般孩子的羞澀與嬌溺,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胡婷婷已經可以幫著爺爺干些活,還能燒火做飯,已然一副小大人的模樣,然而看在吳天均眼里卻是一陣心酸。
這個小女孩只有九歲啊,本該屬于懵懂無知天真活潑的年紀,卻因為生活的重擔小小年紀就承受了不該承受的苦楚。
“婷婷,到哥哥這兒來,我給你擦擦。”見胡婷婷剛剛生火燒了一壺水,臉上還有不小心蹭上黑色灶灰,吳天均不禁有些心疼這個堅強的小姑娘,輕柔的替她擦干凈臉上的灶灰。
“謝謝哥哥。”胡婷婷見這個大哥哥不僅給他吃的,還替她擦去臉上的灰塵,不由眼睛一紅,細聲謝道。
胡婷婷對這個陌生的大哥哥有了一絲親近之感,這個世上除了爺爺和死去的爹爹和不知蹤跡的二叔從來沒有人對她這么好,至于娘親早在她一歲的時候就去世了,根本沒有印象,婷婷只是偶爾在睡夢中才會夢到自己有個哥哥,能給她溫暖和關懷。
吳天均看著抹去灶灰的胡婷婷的小臉,很清秀,很可愛,像自己前世的妹妹一樣青春稚嫩,卻又少了一些頑皮多了一些乖巧,不由心中一顫將其抱起來放在腿上,摟在懷里。
胡婷婷也是安安靜靜的依偎在吳天均的懷里,默默享受著這難得的溫暖。
而胡老漢見孫女對這個少年書生很喜歡也很高興,一邊嘆孫女命苦,一邊滔滔不絕講述著從前的生活和故事,吳天均和婷婷只是靜靜的聽著這個老漢的自言自語,也許這就是一個孤獨老人心情最好的釋放方式了吧。
夜深了,老漢也不再嘮叨,胡婷婷打來熱水給吳天均清洗完傷口,這才蜷縮在吳天均的懷里睡著了。
這一夜,安詳,溫暖,舒適。
之后的幾天里,吳天均就住在胡老漢家養傷,順便幫著做一些輕松的活,沒事就教胡婷婷識字,給她講一些改編過的童話故事,生活的很恬淡,舒適。
但是安逸的時光總是流逝得飛快,轉眼間過去半個月,附近的幾戶居民也知道了吳天均的存在,他們對吳天均都很熱情,畢竟在“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時代,讀書人代表的是地位的象征。
半個月的時間吳天均教會了胡婷婷一百多個字,還有一篇完整的三字經,也得虧繼承了前一個吳天均的記憶,不然他可背不下來。當然,經過半月的修養,吳天均的身體也已經康復,不過這也意味著他要離開了。
這一日,吳天均背著包袱辭別胡老漢、胡婷婷祖孫倆,臨別時吳天均塞給胡婷婷一小袋銀子。
“你若是不肯認我這個哥哥便不接吧!”胡婷婷說什么也不肯接,卻被吳天均一句話頂的不得不收下。
胡老漢也是百般推辭,在吳天均的一再堅持下才老淚縱橫的同意讓胡婷婷收下銀兩,不停的稱贊吳天均是好人。
就在吳天均轉身離開,走出不到百米遠時,身后突然傳來胡婷婷的呼聲。
只見胡婷婷一路跑到吳天均的面前,累得小臉通紅,手中拿著一本泛黃的書遞給他。
吳天均微笑的接過書,也沒有在意,只當是有些時日的古籍,但接過來一看卻是驚得目瞪口呆。
只見書的封皮上寫著四個遒勁大字:青蓮劍訣。
“婷婷,這東西我不能要,這是很珍貴的武功秘籍,足夠你們爺孫倆過上衣食無憂的好日子,你還是拿回去吧。”吳天均雖然很驚訝也很想要得到這樣的絕世武功,但君子不乘人之危,不挾恩圖報,這劍訣自己不能要。
“天均哥哥,其實我二叔早就說過這是一本武功秘籍,你這些天教我識字我也大概知道這是本武功秘籍,可是我和爺爺都覺得這本書應該給你。爺爺說你是好人,學好了武功更加能幫助別人,以后當了官才能不怕那些壞人,而且我們拿著這本書也沒什么用,爺爺說怕被賊人惦記我們才搬家到這里,再說哥哥你學會了以后再教我不就可以了嗎?”胡婷婷再次像一個小大人一樣,搖頭晃腦一本正經的說道。
吳天均也知道懷璧其罪的道理,胡老漢爺孫倆是沒有能力保護這本秘籍的,無奈之下吳天均也只好不再推辭,收下了這本劍譜,并承諾一年之后再來找他們爺孫倆。
在胡婷婷依依不舍,含淚相送下,吳天均再次踏上了前往江陵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