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林羽那天發現了林弘藏在自家屋子里的玉鐲子,已經知道他要干什么了。林羽又悄悄把玉鐲子放回了王氏屋內。
本想借著林弘發難,以牙還牙。卻沒想到他逼的如此著急,林羽還沒做好離開林家的準備。故而也沒有提及要反過來搜王氏母子的院子,還不到和林弘母子撕破臉皮的時候。
但是看眼下的情況,距離他們女子二人離開的日子不遠了。被當眾戳穿,雖然林羽大度地放過了林弘,但他不僅不會感恩,反而惱羞成怒,更加猛烈地對付林羽。
還有林逢這個軟弱的一家之主,他只是大房王氏的傀儡。沒有多少經商頭腦,只是當年偶然發了財,才會被王氏看上。
在那之后,幾乎家里經商也都是王氏在保持,她一個婦人家不便拋頭露面,只能讓林逢走南闖北。自然,林逢對家里的財政沒有管轄權力。
林羽對林逢的感覺,很復雜。有恨,但更多的是憐憫。一個依靠女人,沒有志氣的男人,恐怕他此生就止步于此了。
取出買來的幾本空白書,林羽提筆開始寫:“詩曰: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闭俏饔斡浀拈_頭部分。
要想快速地賺錢,在重文輕武的大宋,小說絕對是個有銷量的東西。讀書風氣漸長,識字的文人多,看小說的自然也就多了起來。
而西游記這樣老少皆宜小說,帶著神秘色彩,又是前朝背景,銷量自然不必擔心。他只要把故事寫下來,然后想辦法批量生產就好。
由于修煉內功心法的緣故,林羽的靜心功夫已經到了一定程度。又有系統的能力加持,一個下午的時間,西游記已經寫了大半,這速度絕對駭人。
如果有現代人知道他拿王羲之的書法寫西游記,一定會罵他閑著沒事干。
做的差不多之后,林羽又需要上街跑一趟。原稿有了,出版印刷也是個問題。他需要去印刷出版的地方考察一下。
這時候,系統突然蹦出來了:
學習技能:雕刻
林羽突然感覺有個系統真好,瞌睡了就送枕頭。他要做印版,正愁找不著人,系統就送上門開了。
宋朝是印刷術發展的大爆炸時期,活字印刷也是在宋朝時期產生的。這里面自然有重文抑武的原因,更多的是科舉制度的放寬,允許商人背景的人參加科舉。文化的傳播也是空前繁榮,也有人說宋朝是中國文化的巔峰。
然而,在這邊境之地的府州,自然是不如汴京那樣繁華,讀書人也沒有那么多。林羽暗暗立誓,日后若有機會,定要回去一趟。
既然有了雕刻任務,林羽也不必再去找印刷師傅,直接買了木板回去,自己做雕版。他以前讀史書,對宋朝的雕版印刷有研究。
印書的時候,先用一把刷子蘸了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一下,接著,用白紙覆在板上,另外拿一把干凈的刷子在紙背上輕輕刷一下,把紙拿下來,一頁書就印好了。一頁一頁印好以后,裝訂成冊,一本書也就印刷成功了。
等林羽跑前跑后,把材料準備妥當的時候,時間已經不早了。林羽只得收拾一下,就休息了。
接下來的日子,林羽也沒有出去,一直在家里忙印刷的事情。李氏看他忙的起勁,雖然不知道他做什么,但是對他很放心。
但是林羽還有一件事情需要做,上一次遇見折雪英,受她的邀請,要去折家做客,給折老爺祝壽,他也需要準備一下壽禮。
折雪英還特意吩咐了,要他換身衣服,折家高門大戶,如果他就這樣隨意地去了,免不了要掉價。
苦于他如今家財散盡,不知該如何是好。正惆悵間,看到了街邊有人賣字畫。對了,他可以寫幾幅字來當。他的字如今可以說是在府州首屈一指,想賣點錢肯定是沒問題。
為了保證能多賣掉錢,林羽還加了一首傳世之作。行云流水,縱橫揮灑,不一會兒,一副佳作躍然紙上: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p>
赫然是王觀的卜算子,與如今的春天時節搭調,想來能賺不少錢。在字畫的末位,題上林羽二字,為他以后混文藝圈做個鋪墊。
找了一處熱鬧的地方,將字畫鋪下,旁邊又拿楷書寫了“賣字”以后,就席地而坐,閉目養神。
這幅字的不凡,眾人一眼就能看出,早已經圍了一圈人,卻遲遲沒人敢出價。這樣一副字,估計不便宜。
“這字寫的好也就算了,這上面的詞,更是一絕,這少年拿出來賣掉,可惜了?!?/p>
“要是有錢,誰愿意賣啊。這要是給了我,我要拿傳家寶供著?!?/p>
“這詞意境開闊,卻又未曾見過,不知是哪位大家的手筆?”
“那里不是寫了林羽二字,估計就是作者。只是這林羽是誰,你們可曾聽過。”
“莫不是那少年?否則他怎么會拿出來賣?”
“那怎么可能,要是那少年,我把這字吃下去?!?/p>
“你想吃,吃得起嗎?”
眾人議論紛紛,林羽卻老神在在,沒有人出價,他就等著??磥磉@字是可以的,不愁賣不出。
這時,從人群中開辟出一條路。是兩名健仆開道,一名華服中年進來,該是二人的主子。
此人氣宇軒昂,兩撇小胡子,身材標志,神采奕奕,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因為眾人議論聲小了而張開眼的林羽,一眼就看見了中年男子,心上一喜,生意來了。臉上卻不動聲色,等著中年開口。
“小兄弟,這字我買了,你開個價吧?!?/p>
林羽起身,拱一拱手,對中年行禮:“先生氣度不凡,想來不是尋常人家。林某信得過先生,先生開個價,只管拿去,林某絕不還價。”
剛剛沒注意,此刻中年打量,發現眼前這布衣少年竟是有幾分貴氣,讓人看不通透。有禮有節,一看就受過良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