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很快就過完了,于晶晶和兩位皇子戎裝待發,老皇帝親自送行。
十萬大軍沸沸揚揚的往余淺城開去。怕敵軍劫糧草,糧草是分兩匹走,都有暗衛暗中保護。防危險于未然。
在離余淺城二十里外的太和山駐扎營帳,前面五里就是葫蘆口了。那里有重兵把守,是個易守難功的口子。兩邊有高山為屏障。要想強攻,那是比登天還難。
是夜,八皇子、十皇子、于晶晶圍桌而坐,研究著桌上的地圖。
這口子必須智取,而且必須速戰速決,一旦趙王爺大軍從嶺安趕過來,那就會面臨著全軍覆滅的危險了。
而嶺安到余淺就七八日路程,十余日內必須攻下余淺城,可是個挑戰。
“八皇子,你的人馬全部進入余淺城了嗎?”于晶晶問道。
“進了兩批,大楷三千人馬。”
“現在的狀況能聯系得上嗎?”
“能,我們有特殊的聯系方式。”
“好,聯系五百人馬,于三天后以空中濃煙為號,放火燒了他們的糧草。再裝扮為土匪逃跑,于嶺安城隱藏,等大軍會合。另安排兩百人馬在離城十里的炭河鉤,趕馬群,大吆喝。造成大軍壓境的錯覺。堅持兩刻鐘,迅速撤退。換商人裝扮轉入嶺安城潛伏。”
“對,燒了他們的糧草他們必然會去救火。”李宏高興的說。
“晶晶,怎么要三天后?不是越快越好嗎?”一同來的韓霖問著。
“不,明天準備好三天的干糧,把前方第一匹糧草剩余的于三天后藏匿,從明天開始,每天必須減少爐灶。除了老弱病殘外,其余精銳的兵馬埋伏山道兩邊,三天后我們攻進葫蘆口。千萬不能暴露,否則全功盡棄。”于晶晶策劃著。
“給敵方我軍撤軍援救劫糧草的軍隊的假象,引他們上當攻打過來,然后來個翁中抓鱉。這計不錯。”李凡稱贊著。
“我們放火燒他們的糧草,必有兵馬回城救援,看到我們都是些老弱病殘,他們必會分兵。我們分散敵軍,各個擊破。確實不失為一個好計策!”李宏不得不佩服。
“扮演土匪,就不會影響其余兵馬的潛伏,逃往嶺安城,隨時可以直抖叛軍巢穴。”韓霖望著于晶晶,還真是一奇女子啊!
“所以得委屈八殿下和韓大哥帶兵埋伏,由我和十殿下坐守空城做餌了。”于晶晶笑著說。
一切都在計劃中進行。敵軍見于晶晶他們的爐灶一天就減少大半,第二天就所剩無幾,第三天敵軍就派了使者故意來勸和以探虛實,于晶晶故意讓其老弱病殘顯示在使者前,非常熱情的招待來使。
使者回去把所見情況告訴大將許贏后,許贏大喜過望,連呼“天助我也。”
而于晶晶見使者回去后,就立馬派人點火燒了糧草。頓時濃煙滾滾直上云宵。
而敵軍探子看到,立馬告知許贏。許贏立即下令,準備晚上突襲。
“報……。”探子又跑了進來。
“說。”許贏一臉微笑等著探子的好消息。
“將軍,余淺城遭襲,糧草盡燒。”
“什么?難道他們瞞天過海,早就攻入城門?”許贏惱怒不已。
“將軍,十皇子還在這路口,我們可以派一隊人馬生擒他,不怕老皇帝不屈服,”副將馬莧獻計。
“對,我可以先抓住十皇子,馬莧你帶三千兵馬去抓李凡,我立即返回余淺城。”
“是。”
馬莧,帶著五千人馬急沖而來,看到果然如使者所說的都是些老弱病殘,馬莧不疑有他,帶兵直沖而入。
被早埋伏左右的兵馬制服。馬莧被斬當場,死傷數百,其余全部被降。而于晶晶他們僅僅死傷十多人。大獲全勝。
接手三千兵馬,立馬編入軍隊。
于晶晶又讓八皇子李宏帶著一萬兵馬偷偷由湘水河潛入嶺安,與前面一百人會合。一旦余淺城被圍,就令他們攻占趙王爺老窩。令韓霖率五千兵馬守住葫蘆口。另命余淺城攻下后,城內潛伏的八皇子的幾千人馬轉移到葫蘆口,以作救援之兵。
而于晶晶和十皇子李凡率領一萬多兵馬繼續開往余淺城。利用被降的兩千兵馬假綁李凡,叫開城門,深入營帳,活抓許贏,斬副將項齊。余淺城不戰而勝。接手降兵四萬余人。
全城整頓,安撫百姓,因之前百姓早聞傾城相國于晶晶游說募捐的事跡,大受歡迎。自愿參軍的壯丁紛紛而至。很快于晶晶的軍隊擴張到了十五萬余人。
于晶晶和李凡繼續調兵遣將。鞏固城墻防衛。一等趙王爺大軍一到,避免不了是場惡戰。
十五萬人馬斗上三十萬大軍還是有玄虛的。
雖然古往今來的那些以少勝多的例子在于晶晶腦中回放。真正對上這陣勢還是有點膽怯。畢竟是生長在和平時代。兩軍對峙,必有死傷啊!
幾乎日夜操勞,白天巡視城墻之上看是否有破綻,晚上,點燈與李凡及其帶來的謀士商量對策。
今日探子來報,趙王爺大軍已到赤門,只需三日行程就會到達余淺城。
八皇子因繞開趙王爺視線,越湘水河過去,現已經跨過湘水,還有五日行程才可以到嶺安。于晶晶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
“十殿下,趙王爺很快就會到余淺城,我們不能坐以待斃了。”于晶晶神色凝重的說。
“于相,有什么好計策。”李凡經過這陣子的觀察,可謂是越來越佩服于晶晶了。
“趙王爺的兵馬長途跋涉,正是薄弱期間,我們必須抓住這一點,進行反擊。”于晶晶邊攤開地圖邊分析著。
“敵我玄虛過大,于相可有勝算。”李凡擔憂的說。
“我們不給予正面沖突,來個聲東擊西,抓住敵人薄弱點。”也許可以一試。
“殿下,你看,這個麒麟山是趙王爺軍隊的必經之地,我們事先派三萬兵馬埋伏,放大軍隊過去,然后突襲后面比較薄弱的護送糧草隊伍。在這馬道溝派五千人馬托住趙王爺。敵追我退,敵退我追。不給予正面沖突。目的就是拖累敵軍兵馬,拖延時間。一旦后面濃煙滾滾,糧草劫持成功,立即退至到這——邊綠關,邊綠關由殿下率五萬人馬埋伏,給他個以逸待勞。打敵人個措手不及。”
“恩,決其糧草,以亂軍心,好主意,于相,真想不到數月前,你還是那娘娘腔勒。”李凡笑著說。
“殿下,你不要開這樣的玩笑。”于晶晶故裝生氣的說。
“哈哈……。好了,都知道于相是頂天立地真男兒,不打趣你了。這該派誰去突襲糧草呢?”
“現在軍中無大將,只好猴子做霸王了。由臣去劫糧草。”
“這太危險了,于相你一文官怎能冒這險。”
“臣只是指揮作戰,并不要沖鋒陷陣啊!請殿下準奏了吧!”
“好,那于相得萬事小心。”
“謝殿下關心。”于晶晶微笑著說。
“殿下,這余淺城就讓臣的侍衛慕新堅守如何?”
“恩,按于相安排的辦吧!對了,率五千兵馬去牽制趙王爺就交給我的暗衛將領孟竹吧!他擅長迂回戰役。”
“好,殿下果然是知人善用。不失為一個好將領啊!”
“那也是多虧于相出謀策劃!”
一切都是按計劃進行,但是這戰打得異常艱苦,三十萬敵軍可沒有想象中的容易對付。糧草銷毀成功,也確實造成了敵人軍心動蕩的效果。
雖然是疲憊之軍,但以十五萬敵三十余萬,實在是玄虛過大。趙王爺雖然是損兵折將。但還是沖出了重圍。踏過了馬道關,李凡負傷,于晶晶立馬下令,退回了余淺城。
趙王爺三十萬大軍,逃的逃,死的死,折損數半,僅有十五萬余人。李凡軍隊,也死傷數上萬。十萬兵將,回來七萬余人。
因李凡負傷,于晶晶緊閉城門,不與交鋒。
而趙王爺惱怒于損失慘重天天在城門外辱罵。
數天過去,于晶晶接到探子來報,八皇子已經到達嶺安,攻打著趙王爺的老穴。
因趙王爺幾乎是傾城而出,只留了兩千兵馬駐守嶺安,一夜之間,李宏大獲全勝。正往余淺城趕來。
眼看時機已熟,于晶晶派人照顧好李凡,自己率三萬兵馬出城。
面對著趙王爺死氣沉沉的軍隊,于晶晶并不急著攻打。立于馬前。
“嶺安被破,爾等跟隨趙王爺只會是株連九族,何不棄械投誠?”
“黃毛小子,休得胡言,我軍將士都是忠心可表,豈是你三言兩語就能挑撥得了的?”趙王爺暴跳如雷。
“忠心可表?跟著你這亂臣賊子,算哪門子的忠心。被你蒙蔽雙眼,不分是非嗎?辛仔國,在皇上的治理下,國泰民安,你硬是挑起戰火,使得民不聊生。爾等都是血剛青年,怎能不辯是非?聞雞起舞。”于晶晶說之于情,道之于理。
“屁話,給我上,活抓這黃毛小兒。”趙王爺怕中兵被說反。立即下令攻擊。
但在聽完于晶晶的話后,十萬大兵百分之九十歸順于晶晶旗下。
趙王爺看大勢已去,自刎而亡。
這場平叛之戰僅僅花了一個余月時間,并大獲全勝,班師回朝。
傾城相國于晶晶文武雙全的消息不脛而走。
百官家中有待嫁的女兒都上門說親。
一時間,相國府可是門庭若市。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