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上座恭敬道。他隨即手一揮,王奉和杜四趕緊把一大堆賬冊抱了過來,放在那二位胥吏面前的桌案上。
“李公,鄙人覺得讓他二人核賬足矣!李公不是想找紫陽煉師求教養生之術嗎?那就走吧!”高令轉頭對李郎中道。
原來,這道觀并不屬于國家機關,根本無需比部郎中這樣的五品高官親自前來!
(唐代官員:五品、三品各是一個大坎;五品、四品高官為“通貴”,三品以上高官為“貴”;達到兩個臺階,與其它官員比較,有很大的利益區別。唐代中書令、侍中等正職宰相,才正三品。)
即便是國家機關,平日稽查,也僅派九品主事帶幾名胥吏去而已!只不過比部郎中李佑國才回京城任職不久,與崇玄署高令關系很好。他有頭昏的毛病,聽說紫陽煉師很有些道行,順便前來請教一些養生之道。
“好!”李郎中笑著點點頭。
上座忙引他二人進別處去了,留下監齋青云法師陪同稽核賬務。
卻說這李郎中帶來的胥吏,都是比部司骨干。比部司是國家的審計機關,平日主要稽核朝廷賦稅、支出等重大事務,業務極其精通。
二人隨便翻了翻,便合上賬本。其中年長的一位胥吏沖王奉道:“這些四柱總賬肯定都是整理好的,看不出什么。請把去年二月和今年二月的四柱清冊拿來,統計出每旬支出。李公要這個數,以便各官辦道觀進行對比。”
王奉是負責登賬的會計,一聽卻傻眼了。原來,此次核賬原本只針對去年四柱總賬,哪里想到這二人卻要看今年二月份的四柱清冊,還要統計出每十日支出,這不是故意為難嗎?
關鍵是今年二月的賬還沒來得及匯總,這些數據一時怎么出得來?
王奉只得實話說:“上使,這去年二月的賬倒有,不過沒有按旬統計!今年二月的賬還沒有出來!”
那說話的胥吏一聽,頓時黑了臉:“現在已經是三月中旬了,如何二月的賬還沒有出來?去年二月的賬既然有,按旬統計出來也不是難事吧?”
楊游一看,這明顯是故意刁難,不知何意,莫非這道觀有人得罪了他?
監齋一看,趕緊打圓場:“二位上差,小道管理疏忽,致使賬務有些拖沓,還望恕罪!小道讓他們趕緊整理!”
“監齋莫怪,今日不同往昔,度支員外郎兼侍御史楊公對支出尤為重視,已經發牒比部司,要求加強賬務稽核!我等如若不小心謹慎一點,一旦有差池,可是承擔不起罪責!”
楊游一聽,這度員外郎兼侍御史楊公不就是楊釗楊國忠嗎?這人倒還有些本事,難怪以前他的長官雖然討厭他,卻也認為他是能吏,愿意用他。
“嗯!既然如此,小道馬上安排整理。王奉、杜四,你二人配合楊郎立刻整理!”
“監齋,也不用太急,我等離開之前完成就行!”
“可能完成?”監齋一聽,忙問楊游,因為只有兩個時辰了!
楊游點點頭:“讓他們趕快把原始賬冊拿過來吧!”
不一會兒,王奉、杜四二人與幾名雜役把半人高的兩個月原始賬冊搬了過來。
監齋一看,臉色大變,沒想到兩個月的賬冊就有如此多!能完得成嗎?
那兩名胥吏也面帶譏笑之色,想看他們出丑。
“王奉,你報賬!杜四,你記錄!我負責計算,爭取按時完成!”楊游來了爭勝之心。
只見他拿過王奉的“山寨”算盤,準備計算。
“好,楊郎聽好!先匯總去年二月賬冊:二月初一,賣香燭三貫五百二十文……”
一瞬間,只聽得報賬聲和算盤聲震動房舍!
那兩個胥吏看著楊游飛速在算盤上飛舞的手指,驚訝非常,齊齊站了起來觀看……
……
“哎呀!真是神技!”
正當楊游全神貫注,眼看就要算完時,不妨耳邊突然傳來驚叫聲。他忍不住一回頭,卻看見那李公和高令等人不知何時已經回來,剛才驚嘆不已的顯然是李公。
楊游趕緊起身行禮:“李公過譽,小生雕蟲小技而已!”
說完后,繼續坐下埋頭算賬。
旁邊李公卻小聲問上座道:“上座,這位算賬的郎君是何人?他用的這個是何物?”
“啟稟李公,這位郎君是今科明經及第的舉子楊游,目前暫居本觀。因他長于算計,特地請他幫忙核實賬務!他用的這個東西叫做神算盤,算賬神速,極為便利!”上座稟告道。
“神算盤?鄙人從未見過!你看他手法可是純熟無比,怕是非五六載功夫不得!”李公嘆道。
“熟能生巧,他定然練習多年無疑!”
“倒是個人才!屈居此觀有些可惜!”李郎中感嘆道。
這時監齋一聽,趕緊說道:“的確如此!楊郎家境貧寒,本觀只是權且給其提供一個安身之所,不至于讓其貧苦無依!還望李公與高令多多提攜于他!”
李佑國一聽,笑道:“吾皇愛惜人才,那楊釗善于算計,才三五月,已經連升四五級,做到度支員外郎兼侍御史,身兼五六個使職,成為朝中炙手可熱的后起之秀!楊郎何愁沒有出頭之日?
若有機會,鄙人定然會向朝廷推薦!這神算盤倒是奇特之物,鄙人等會兒也要請教一二!比部司也缺這樣的人才呢!可惜他是剛及第的舉子,放官還早!”
幾人正在議論之時,楊游終于將所有的賬冊匯總計算完畢,起身沖幾位官員行完禮,便開始活動筋骨!這一坐就是一個多時辰,倒真把他累得夠嗆。
那邊杜四已經將剛才計算的匯總四柱賬冊登記完成,呈送給兩位胥吏!兩位胥吏接過賬冊,神色有些不太自然。
看楊游已經算完賬,監齋趕緊拉他過來,給二位官員講解這“神算盤”。
楊游一看,這可是自己難得機會!于是拿過算盤,慢慢給他二人講解起來,不時教他二人撥珠計算,二人驚奇不已,連連贊嘆。
“真是神奇!楊郎是如何想出這神算盤的?”邱公問道。
“小生從小受阿翁教導,酷愛珠算。一日夜讀算經,受串錢的麻繩啟發,就試著制作了這算盤來!至于叫神算盤,都是幾個友人胡亂起名,倒是惹李公見笑了!”楊游信口胡謅。
“不然!楊郎太過于謙虛!依鄙人看,這神算盤雖然構造簡單,可是卻蘊含精深的算學大道!非天才不能做出,這神算盤之名很是妥當!楊郎,可否將這算盤送老夫一副!”李公有些急迫。
“李公拿去就是!”楊游也不管這是王奉的東西,做主送了出去!自己好歹也是他的師父,這玩意兒改日再做一個還他就是!
“多些楊郎!”
那李公接過算盤,走到一旁坐下,開始獨自研究起來!高令一看,忙問道:“楊郎,可還有?老夫也想要一副這神算盤學學!”
“這……”
楊游一看,自己的東西太丑,拿不出手,只有那杜四還有一副!可是自己也管不著杜四,不好再開口!
這時監齋忙道:“杜四,你不是也做了一副嗎?拿來送與高令!改日我讓木工鄧師傅多做幾副就是!”
杜四一看,只得有些不情地愿拿出自己的算盤,遞給那崇玄署高令。他接過算盤,也走到一邊坐下,按照楊游教的方法開始簡單算起來。
監齋看楊游有些拘謹,急忙走到他跟前,小聲道:“楊郎,你快去跟李公再認真講一下這算盤如何使用……”
楊游一聽,忽然大悟,自己前世還在辦公室工作,怎么今日見到高官倒有些膽怯了?李公是比部司五品高官,與其他高官必有千絲萬縷的聯系,這機會如何能夠錯過?
于是他趕緊幾步走到李佑國面前。李佑國見他前來,微笑著點點頭,認真跟他學起這算盤來!
……
“上座,今日前來稽核賬務,經查,玄都觀賬務清晰,眾位道士也潔身自好、刻苦精修,鄙人頗感欣慰!現今雖然天下太平,民富國強,可是律法也容不得有人貪賄浪費,跟不許清修之人做那些污穢不堪之事!希望貴觀繼續秉持節儉之風,弘揚三清大道,為吾皇祈福,為萬民求安!”
高令讓李公做了最后總結。
上座忙起身答謝:“多謝李公!今后還請李公、高令多來小觀檢查指導!”
“嗯!這是清修之地,我等不敢久擾,告辭!”
李公站起來要走!
上座趕緊一揮手,旁邊有人捧過來兩個竹筐,每個竹筐放了四個陶罐。
只見上座道:“小觀去歲蜂蜜豐收,收得蜂蜜五百余斤。這幾罐蜂蜜,就請李公、高令嘗一嘗!”
兩人推辭不得,只得收下。這收受土特產不是什么大事,也不違法。監齋沖楊游一招手,示意他幫著把送給李郎中的蜂蜜抱出去。
楊游趕緊起身雙臂去抱,原想著這四罐蜂蜜,連竹筐不會超過十五斤,誰知一抱,足足有七八十斤!
他前世在辦公室工作,當然精于此道,知道罐子里面裝的什么東西。他抱著竹筐就往外走,那邊有人又給兩位查賬的胥吏每位也裝了兩罐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