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傍晚六點多,第二輪面試才結(jié)束,不過卻遲遲沒有宣布音嶼第二位進入《天橋風云》比賽的人選。
四十六人中,只有譚俊彥一人明確拿到通行證,其余還剩下三人,評委卻拿不準主意,便讓候選人回家等通知。
三人中正巧有譚俊彥的好友葉芷青。
另外兩人用一種嫉妒的眼神看著譚俊彥,如果眼神可以發(fā)射飛刀,譚俊彥已經(jīng)不知道要被眼刀殺死多少回了。
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然而,譚俊彥的入選,評委們很明顯的再告訴其他設計師,譚俊彥要比你們厲害,這便是文有第一,自然會遭到別人的嫉妒。
就連葉芷青都有些吃味。
不過畢竟是好朋友,譚俊彥請葉芷青搓一頓串串,后者的小情緒已經(jīng)蕩然無存。
回到工作室,已是晚上十點多,這小城雖是三線,夜生活同樣十分豐富。在‘無’工作室不遠處,就是酒吧一條街,普通酒吧、噪音酒吧、同志酒吧……各種各樣的夜場。
距離《天橋風云》開始錄制還有一周時間,這一周時間里,譚俊彥要保持自己的狀態(tài)。
無論服裝設計、建筑設計、珠寶設計、室內(nèi)設計,都是一件十分耗費腦力的工作,除此之外,還需要天賦和靈感。譚俊彥在這一周里,要做的就是保證自己的腦袋從一周后開始,至少三個月的時間都必須十分靈活,靈感不斷、否則,和全國優(yōu)秀服裝設計師比賽,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會敗下陣來。
畢竟這世界上天才還是很多的,時裝行業(yè)也正是一個只有天才才能站住腳跟的行業(yè)。
有句話叫做‘老祖宗賞飯吃’,其中就包括在時尚圈打拼的人們。
無論時裝設計師、珠寶設計師,是否付出努力并不重要,是否具備天賦卻是關鍵中的關鍵。
白天的緊張和不安,再到晚上的釋然,譚俊彥才終于有時間靜下心來思考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究竟是什么導致穿越,譚俊彥并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既來之則安之。
譚俊彥只需要平靜下心來,接受這這個事實。
他也經(jīng)常在文學網(wǎng)站看那些穿越文,回到過去憑借先知,出唱片、寫小說、拍電影等等不一而足。然而譚俊彥想要成功,只能靠自己,畢竟設計是沒辦法Copy的。
這個世界上不會存在兩片一樣的葉子,也不會存在兩個一模一樣的設計。
譚俊彥可以借鑒自己中的流行元素、時尚潮流,進而設計出符合時代審美的服裝、鞋包,但是卻沒有辦法完全將其他人的設計復制出來。
而且,譚俊彥的記憶力也并非超人,能記住世界名牌的幾個經(jīng)典款式就算不錯了,還妄想依靠記憶名動全球?
簡直做夢!
“宿主沒在做夢,”一個聲音突然在譚俊彥腦袋里響起,“時尚時尚最時尚系統(tǒng)激活。”
“誰?”
譚俊彥一蹦三尺高,直覺自己是幻聽了,難道今天的海選壓力太大?
“宿主沒有幻聽,本系統(tǒng)就是為了打造時尚界的大師而存在,本系統(tǒng)的口號是‘時尚時尚最時尚’。”
沒有幻聽,確實沒有幻聽,因為系統(tǒng)已經(jīng)展示在譚俊彥眼前。
是一個類似視頻APP的界面,最上方十六個字:‘時尚時尚最時尚系統(tǒng)-打造時尚界大師’,下面則是一個個視頻分類:巴黎時裝周、倫敦時裝周、米蘭時裝周、紐約時裝周、SH時裝周等等,除了時裝周分類,展示卡上還有主題分類:自然風、電子風、后現(xiàn)代、都市麗人……
“視頻軟件……”
“宿主只說對了一半,”系統(tǒng)語氣中明顯有一些驕傲,似乎對自己的功能十分滿意,“本系統(tǒng)專為打造時尚界設計大師,服裝設計大師、鞋包配飾設計大師、珠寶設計大師,最終的目的不僅僅是走上國際舞臺、秀出紅毯風格,而是將時尚推廣給全人類,本系統(tǒng)除了使用視頻加深宿主的記憶以外,還將不定期發(fā)布任務,這些任務無獎勵,卻是宿主成功的最佳規(guī)劃。”
系統(tǒng)解說這么一長串,還不等譚俊彥好好消化,就發(fā)布了第一個任務。
“激活主線任務,贏得《天橋風云》第一季冠軍。”
任務沒有獎勵,也就是說,這些任務可有可無。
譚俊彥本身就是個有主見的人,他對自己的職業(yè)也已經(jīng)有初步規(guī)劃,況且他不是一個喜歡被設計好的人生。
不過,這個系統(tǒng)倒還真是幫了大忙。
雖然譚俊彥不會原封不動的抄襲設計,卻可以和那些名設計師參與時裝周的設計進行碰撞,迸發(fā)出思路和靈感,淡化天賦帶來的影響。
可以說,譚俊彥再也不用擔心萬一沒有靈感的問題了,他對參加《天橋風云》的比賽,再次加強信心,即使沒有冠軍,拿到前三進入洋港時裝周展示自己的設計,也就已經(jīng)足夠。
手指在系統(tǒng)界面上點點點,如果有其他人在旁邊,只會看到譚俊彥手指在空氣中連點幾下,接著雙眼專注的看著空氣。
實際上,譚俊彥在看那些記憶中熟悉有模糊的畫面。
上輩子他雖然只是一個小小銷售,卻也懷著服裝設計師的夢想,對于那些時裝周的T臺,還有時尚品牌每季新品發(fā)布會的T臺,自然也是關注的。
那些來自東西方的設計師,完全不同卻殊途同歸的設計理念,一場場文化激烈的碰撞,看的譚俊彥熱血沸騰。
這穿越的第一個晚上,譚俊彥是注定要失眠了。
第二天,頂著熊貓眼醒來。
因為要見節(jié)目組,譚俊彥只要盡量將自己憔悴的面容掩蓋在妝容之下。
每一件衣服都需要配一個獨特的、能夠和衣服搭配的妝容。因此可以說,一個好的服裝設計師,都是一個好的化妝師。
譚俊彥也是專門學習過化妝技術的,在他的遮掩下,其他人根本就看不出來,他昨晚是否熬夜。
至于今天要見節(jié)目組,是要拍攝一個VCR,剪切在《天橋風云》第一期節(jié)目中,作為對設計師的介紹。
攝像師、錄音師還有導演,把設備在‘無’工作室架設好,拍攝開始。
“我叫譚俊彥,出生在山清水秀的源籽邱,是個旅游度假的好去處,”源籽邱是譚俊彥家鄉(xiāng),他倒是不介意在VCR里面來一波廣告,“現(xiàn)在在音嶼有一家自己的工作室,偶爾接點兒定做的工作,也餓不死吧。”
介紹完自己,導演開始按照劇本上開始提問:“你是音嶼第一個入選的設計師,有什么感受嗎?”
想了想,譚俊彥回答道:“說不激動肯定是騙人的,從大學畢業(yè),到現(xiàn)在,我在這行也差不多混了七年,這七年來,沒什么人欣賞我的作品,我也沒有獲得什么機會,每個設計師都希望能夠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給世界,《天橋風云》就給了優(yōu)秀設計師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能參與到《天橋風云》真的是我的榮幸。”
漂亮的回答,導演心里也不由自主給了滿分。
整個問答錄制持續(xù)二十多分鐘,一問一答,后期導演的提問都會被剪掉,只剩下選手個人在描述而已。當然,這剩下的十多分鐘也不可能全部都使用上,剪輯師會將精彩的問題剪切出來。一個選手能夠有五分鐘的畫面,就能夠看出來,他備受節(jié)目組青睞了。
錄制完問答,還要錄制譚俊彥經(jīng)常去的地方。
這個就比較麻煩一些,攝像師和錄音師都要跟著譚俊彥跑。這些工作人員也是辛苦,譚俊彥只讓拍攝了樓下的咖啡館和附近街道,整個VCR錄制就算結(jié)束,全程沒有耗費一個小時。
期間,為了加深節(jié)目組的印象,譚俊彥把葉芷青叫了過來,這是增加葉芷青的曝光,希望節(jié)目組能夠選中葉芷青作為音嶼第二個參賽的選手。
“俊彥,真的是多謝你了。”葉芷青隨口道謝,也不是不走心,只是兩人交往多年,早已過了那種需要‘禮貌’的階段。
“自家兄弟,說什么謝不謝的。”
參加《天橋風云》真人秀,獲得冠軍后可以得到一百萬元的創(chuàng)業(yè)資金,這個獎品有些誘人,卻并不是譚俊彥和葉芷青的目標,真正吸引他們的是曝光率,將自己的作品在時尚圈曝光,這才是設計師迫切需要的。
果然,沒過兩天,葉芷青就收到節(jié)目組的電話,他獲得音嶼的第二個參賽名額。
在這之前,兩個好友之間是沒有什么矛盾和競爭的。譚俊彥針對的是30歲以上的市場,無論晚禮服、紅毯裝還是成衣,都顯得十分成熟。葉芷青則是瞄準了20到30歲年輕的市場,設計出的衣服更顯的活潑、青春,而且對成衣更拿手,也就是設計出來的衣服更日常化、更實穿。
但現(xiàn)在,兩人都要參加《天橋風云》,不可避免的成為競爭對手。不過好友之間,都希望,能夠相諧走進前三強,拿到洋港時裝周的入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