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那日李顯深夜告別,小山跟了出來,只默默看他騎馬離去,不料李顯卻回頭一望,看到了她,卻又迅速轉(zhuǎn)身策馬疾馳而去,馬蹄揚起了一陣陣塵土,他漸行漸遠(yuǎn),很快消失在月下。
小山抬起頭,不愿讓眼淚落下,只見星月模糊在視線里,化成一個個柔亮的圓圈,星空似是在不停旋轉(zhuǎn),她閉上眼睛,眼淚滑了下來。這一晚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把酒言歡、狄大人、李公子、廬陵王……他說了很多話,他輕她撫臉頰為她拭淚、他說要走…...一夜之間,仿佛換了天地。
小山怔怔的走回房里,只見紫綃在等她。小山撲向紫綃的懷里,再也難忍,伏在她肩上哭道:“他怎么會是他?”紫綃輕撫著小山柔軟順滑的頭發(fā),任由她肆意啼哭流淚。過了一會兒才扶起小山問道:“妹妹,莫非李公子他是?”小山點頭道:“是他。上次在百花神廟我就應(yīng)該猜到的。當(dāng)日太后命廬陵王前往祭拜,我怎么就沒想到他就是廬陵王呢!”紫綃道:“這就湊巧了,我們又如何會料到竟有這樣的機(jī)緣。可是妹妹,他不是有王妃嗎?你們?”小山道:“我們?我們的緣分,大概就至今夜了!以后君臣分明,不會再有其他了。”紫綃心疼道:“妹妹!”只聽小山卻拭去眼淚道:“姐姐,今夜對我而言,并非那么絕望,雖然告別了李山,卻有了主上的消息,此后,我倒知道該如何去完成我們的使命了!”紫綃仍勸道:“妹妹,我知道此刻你心里難過,會過去的!有我在呢!我們一起完成唐伯伯交給我們的使命!”小山感激的看著紫綃,淚眼婆娑,卻面含微笑。
次日小山進(jìn)宮,早朝后照例去聽太后敘述過往,樁樁件件,千絲萬縷,太后想到哪里便說到哪里,像一個年老之人在回憶往事,小山只得奮筆疾書,分不得一點神。晚飯之后,她按太后敘述加以整理撰寫,雖說寫實,亦需略加粉飾之詞,次日早朝之后,太后便親自過目審閱,因見小山敘述明朗又不失含蓄,辭藻絢麗又不失清新,真真仿佛看見自己年輕時的情形,心下甚為歡喜,故而益發(fā)熱衷于此事。小山日復(fù)一日聽聽寫寫,倒也不得半刻閑暇,只是每每深夜停筆之后,思緒總是停留在廬陵王走的那一夜,閉上眼睛,一切清晰可見,恍如就發(fā)生在昨天,只是又紛亂如麻,如此過了半月,依舊無法放下。
這日太后說到太宗駕崩之后,她在感業(yè)寺與青燈古佛為伴,荒度流年,日夜思念高宗,整日以淚洗面,以為再無相見之日。恰好次年太宗忌日,高宗前往感業(yè)寺為太宗上香,再次相遇,已然剃度落發(fā)的她,見到高宗竟泣不成聲,高宗亦淚如雨下,彼此淚眼相望,分明有很多話說卻又一時不知從何說起,因此她只吟道:“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吟畢,太后不語,似是陷入回憶,眼角已有淚痕,面容卻飽含微笑,小山頭一次見太后這樣的神情,也是頭一次見太后流淚。只聽太后又道:“往日艱難,只覺已至窮途末路,此生大概只能念著經(jīng)書度過了,又怎會料到如今!只是如今又能怎樣,斯人已逝,何堪回首,即便歲月靜好,現(xiàn)世安穩(wěn),也只有朕一個人了!”小山聽到此處,竟然不覺淚濕雙眼,泣不成聲。太后才緩過神來,看著小山道:“朕在說自己的事,你怎么倒哭的這樣傷心?”小山忙收了悲聲道:“回稟陛下,微臣聽陛下回憶往昔,想不到陛下昔日竟吃了那么多苦,故而傷心難過,所以才失了儀態(tài),還望陛下恕罪!”太后笑道:“朕還以為你是閨閣女子,不懂這男女思念之情,怕你聽不明白呢!”小山唯唯道:“陛下與先皇情深義重,世上誰人不知,陛下情真意切,言語間盡是傷懷之情,無論誰思念誰,想必都是這樣的滋味,就像微臣想念父親一樣。”太后意味深長的笑道:“思念有很多種,看來你還是不懂啊!”小山只得道:“微臣年紀(jì)尚小,歷練不足,還望陛下恕罪。”太后道:“也罷,你退下吧,明日再說罷!”小山告退一路疾步行走,心里念著那句‘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覺眼淚又浸潤了眼眶,只見前面朱紅色的梁柱漸變成墨綠色,原來這幾日思緒紛亂也只是因為思念他?
小山步出宮門,卻見狄大人在宮門外徘徊,似是在等人。見小山急急的出來,忙左右四顧一下,向小山走近,只見小山面龐淚痕斑斑,眼眶通紅。小山停下來拜了拜道:“狄大人是在等我嗎?”卻見狄仁杰取出一封書信遞給她,只悄聲道:“老夫這有唐才人的一封信。”小山接過信,只見信封上面空無一字,信封背面是粘著的,只見狄大人關(guān)切的說道:“唐才人今日下朝晚,早些回府吧!但愿這封信,能抹去你的眼淚,老夫告辭了!”說完徑自走了!小山拿著信,疾步走回家中,如果沒猜錯,寄信之人就是他!那個遠(yuǎn)在千里之外,又時刻出現(xiàn)在他心里的人!那個她不能接納卻又不能辜負(fù)的人!
回到房里,小山將信拆開,只見一列列強(qiáng)勁有力的小楷映入眼簾:
百花仙子芳鑒:
一別之后,兩地相懸,見字如面:
百花神廟初見時,似曾相識百花仙。
再見相談眷戀深,奈何離別切切念。
緣定長安相聚歡,此生愿做護(hù)花人。
滿園盡種木芙蓉,思念不得分毫減。
只盼此身非我身,拋卻紅塵亦慷慨!
唯愿百花莫悲切,只將身心赴詩篇。
爾今分別為來日,只道各自保平安。
護(hù)花人再祈珍重,言不盡思,為盼來信,告知平安。
小山看罷,淚流滿面。這樣的廬陵王,是她可以隨心所求的人嗎?他并不知自己是百花仙化身,卻以百花仙子相稱,這不是宿緣又何至如此!除卻惦念,又切切吩咐其致力于眼前之事,保得平安以待來日!只是這來日在何時?即便有來日?又能如何?小山想起今日太后說她不懂男女思念之情,含淚一笑,道:“思念的滋味,果真有很多種。”小山將書信折好放于鏡臺之下,不愿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