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重生樓蘭當王子

第123章英雄賞金部

回到府內的尉瀾,可沒有想著圈圈叉叉,除非他不想要腎了。

洗刷知乎,換了身衣服,吃了點東西,一頭便栽倒在床上,呼嚕聲響到傍晚才停。

現在南方已定,糧草還算充足,不日就要遠征東部了,這都是后話。

管他三七二十一,先睡個天昏地暗,養足精神再說!

現在樓蘭的危機算是解除了,百姓又要開始往日的安居樂業了,原本他們早就收拾好東西,方便逃命,現在從從新解開私囊,開始各種營業,中午時分,樓蘭的街道恢復以前的車水馬龍,父老鄉親們臉上都是掛著喜色,賊寇終于滅了!

但戰爭總是有代價的,這次的戰斗,尉瀾這邊的軍隊也有一千多人犧牲,他們都是一家子老小在城內。

家里的頂梁柱沒了,家也差不多廢了,很多老弱婦孺圍在一起,看著把死去的親人,忍不住抽噎。

現在敵人是退了,但她們這些遺孀真的能過得好么?

答案永遠都是不一定的.....

當看到那一具具尸體,笑的那人臉上再也沒了笑容,悲從中來,這些人都有是為他戰死的,為樓蘭戰死,若他們在這個時候笑,那與畜生何異!

總之,現在樓蘭的氣氛還是比較沉悶,還沒有從這戰爭中徹底走出來,哭泣聲、悲鳴聲、勸說聲不斷。

這些人的安置,溫飽,以后都要落在大世子頭上了,兵是他招的,就應該負責到底。

......

大世子再次上街,看到的依舊是這一幕幕,此時已經傍晚,有很多孩子都圍在自己父親的身旁,久久不愿離去。

回家?

哪里有家,親人都已經離去,這家在這寒冷的冬天還會溫暖么?還不如在這雪地陪陪他呢。

看一幅幅悲傷哭泣的畫面,就算是尉瀾也免不了傷心,這一千多個家被自己拆散了。

縱使他們現在衣食無憂,家里還有剛剛發下去的軍餉,可以后呢?

三個月他們可以吃飯,五個月他們只有粥喝,半年之后呢,三年之后呢?

人已經死了,哪里還會再有軍餉,但孩子還要養活,老人還要養活,家里還需要修修補補,添磚加瓦,這一切都落在一個婦人的肩上,一時間,她們怎么可能接受得了。

怎么去承受這么重的擔子,是男人,他們可以咬咬牙,堅持,堅持,在堅持,可這個時代的女人的內心沒有那么強大。

以前就算天塌地陷,她們知道,有我男人扛著,現在男人死了,就是她們心中的那支撐倒下了,天已經塌了,地已經陷了,她們不知如何是好,只知道哭出來,心里好受些,過了今日,她們將擔起重任,獨自支撐起整個家。

在后世退役的軍人還有很多補貼,可在這里,人死如燈滅,什么都沒有了,就算是大將軍頂多追封一下,可一個無名小卒,誰會記得,他曾撐起的那片小天地,誰會替他承受。

除了遺孀,再也沒有其他人....

尉瀾本是被安澤叫去大擺慶功宴的,此時此刻,再無那樣的心情。

看到幾個好心人正紛紛拿出一些東西資助這些人,在勸慰這些人,都感覺鼻子一酸,心里歉疚。

終究抵不過人情冷暖這四個字。

他無大仁,也無大義,只想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大搜,先別哭,有什么困難你跟我說?!?/p>

終究還是順從心里的本意,走上去勸說。

那夫人一詫,看到是世子,連忙擦了眼淚,可還是止不住流了出來,欲要行禮,“見過...”

“不必了,這位大哥已經離去,死者為大,你還是先讓他入土為安?!蔽緸懼浦沽怂卸Y,繼續勸說。

“殿下說得對,民女只是想看丈夫一眼,讓孩子們看看他爹,以后就.....嗚嗚嗚...”這婦女已經沒有任何力氣說下去了,孩子以后怎么辦,誰來養活,她不知道,不知道......

尉瀾看了一眼,這婦女身邊就兩個六七歲模樣的孩子,一男一女,他們至始至終都是跪在地上,頭還磕在地上......

“大嫂,這些錢你先拿著,先把大哥安葬了,日后若是不夠,直接到我府上要?!?/p>

摸了一下身上的錢袋,尉瀾直接整整一個遞過去,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夠這一家三口生活好一段時間了。

“殿下,我不能要,先前孩子他爹已經領了五百錢,這不能要了...”婦女連忙拒絕道。

這參軍死的不只有自己家里,自己也不算是最窮,剛才也有街坊鄰居資助過了,不敢再要了。

“拿著吧,每一個戰死的將士,都會有,你們以后的生活有什么困難記得到我府上求助?!?/p>

尉瀾把錢塞給她,這只是希望她和兩個孩子們能夠生存下去。

戰爭總得死人,能做的并不多,安頓好別人的遺孀和孩子,這想法在他心中浮現,也開始立馬去做。

一盞茶的功夫,在尉瀾的調動下,倪芊芊管家帶著十多多名女子,運著幾箱的銅錢來到這里,開始按人頭發給這些烈士的家屬。

據地這錢計算頗有麻煩,尉瀾直接用記憶中歷朝歷代的方法,一千枚銅錢算是一貫,這樣好記,就這樣,貫這個單位在樓蘭誕生了。

那些烈士的親屬,每兩人都有一貫,算是補貼金。

思來想去,覺得這樣不是辦法,的得搞個什么部門專門搞這一塊才行,每個烈士親屬的孩子每個月能領多少,直到孩子長大,便不在補助...

這想法統一誕生,尉瀾就肯定下來,必須這樣做,這樣這些失去頂梁柱的人才會看到希望,才會看到未來,他們才能好好活著。

也算是延續烈士的心愿。

第三日,一個名為【英雄賞金部】成立,專門記錄,那些為樓蘭征戰死去英雄,資助他們的家屬。

每一個孩子,每個月可以領到一百枚銅錢,這是按人頭算的,直到孩子十八歲為止!

這是尉瀾按照后世的一些方法,十八歲在樓蘭早就當爹了,但他依舊如此,只求對得起那些將士就可以了。

每一個上六十歲的老人,每個月也可以領取一百枚銅錢。

還免去一半的稅收....

都是一些尉瀾想到的惠民政策。

有人會說了,怎么不免去全部的稅收,這個當王的也要生存,還有更多軍隊要養活。

還有人會說,那遺孀怎么辦?

她們都是大好年華,總得靠自己雙手,否則也是坐吃山空.....

這一算,大世子的錢就是嘩啦啦地流走,原本抄了萊達家里,好在那廝是家財萬貫,再加上越笨酒樓營業收入不少,總算是全部搞完,非常霸氣,一次性發了三個月的錢。

那些烈士的家屬看到了希望,總算要想好好活下去。

這【英雄賞金部】一下子就名滿樓蘭,從誕生之日起,在人么那眼中不僅僅是能資助烈士的親屬,更是成為一種象征。

英雄!這個名字就掛在那里!

能記載在那里,刻在石碑上的都是英雄,從那里領錢出來的,沒人會嫉妒,只會恭敬,應為是英雄的后代,他們的先輩為國戰死的,這是一種榮耀!

這里的人想到的永遠不是自己,而是妻子,子嗣,那些喋血沙場之人,哪個不是希望自己封侯拜相,加官進爵,蔭庇子孫。

自那日起,無數人擠破腦袋想要參軍,他們勞碌半生,碌碌無為,參軍即使死了,子嗣可以衣食無憂,一百枚銅錢,足夠一孩吃一個半月了。

若能不死,肯定加官進爵,俸祿更高。

死了,可以留名英雄出處!

不死,可以有更好的生活。

這都是吸引人的地方,他們參軍也情有可原,好過那在家里半死不活地活著!

這賞金部的地方,自然少不了大世子的身影,圈了一畝地,場地夠寬敞,各種石碑林立,記錄著一個個名字。

今日如往常一樣,進去走,一推門,不得了,把他嚇了一跳!

跪滿了人,黑壓壓一大片,若不是都是一臉和善,還以為是什么逼宮之事呢。

“殿下我要參軍!”

“你以前做什么的?”

“種地。”

“那還不去種地?”

“種地沒出路?!?/p>

“什么沒出路,去你的,大漢朝歷來以農立國,你們倒好,要拋棄安身立命的絕活,這怎么行,戰士們吃什么,你們種地的功勞也是大大地?!?/p>

“真的嗎?”

“當然,以后專門成立一個扶持種地的,讓種地的都有補助,我們也買走你們的糧食,這樣你們的收入也可以增加?!?/p>

想起前世種地種水果之類都有補助,大世子忍不住要搞了。

戰爭平息,自然要大力發展,雖然沒有現代化,帶讓這些民眾積極性增加的手段他可不會少。

現在不正忽悠著這些民眾積極參加中天種地么,真是明知的選擇。

“那我們多謝殿下了,多謝殿下關系我們了,我們回去一定好好種地,多產出糧食,戰士們吃好喝好?!?/p>

“這就對了嘛,每個人的價值是不一樣的,只要你們有貢獻,誰會不記得你們呢,養活將士們,還得靠你們呢,好好干。”

尉瀾把話說得極好,我們脫離不聊你們?。?/p>

上去拍拍這位老漢的肩膀,表示我很欣賞你。

就這樣,有一堆人被這大世子忽悠了,他已經看到以后糧食的產量蹭蹭往上漲了,自己躺在糧食堆上!

有人會問了,糧食怎么變成他的了?

他現在是最高掌權者,當然是他的了,不行就用錢買嘛,你說呢。

這種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當然多多益善了。

“真是淳樸的人們,這種是不是叫做連環反應?南邊現在百廢待興,估計又要架橋修路了,這都是小錢錢吶,我哪里來那么多錢,對了,那嫣美人那兩千萬可是兩萬貫吶,先收了再說?!?/p>

看著民眾帶著期待的眼神離去,大世子感嘆不已。

飄逸的墨痕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梓潼县| 福贡县| 江山市| 宣恩县| 蒙自县| 罗田县| 武陟县| 上蔡县| 锡林浩特市| 兴仁县| 开封县| 江陵县| 佳木斯市| 正定县| 平南县| 桂东县| 安国市| 德江县| 望江县| 鸡东县| 定西市| 广元市| 广平县| 赤城县| 绥江县| 济阳县| 石棉县| 石屏县| 张北县| 新河县| 吴江市| 贵阳市| 大厂| 潍坊市| 绥江县| 临潭县| 阿克| 云霄县| 始兴县| 彭水| 尚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