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那石崖之下,有土地、山神、監押大圣的天將,都來拜接了菩薩,引至那大圣面前。
【是監押也是看管,放任不管的話,孫悟空早就被餓死了?!?/p>
看時,他原來壓于石匣之中,口能言,身不能動。
【孫悟空在石匣之中,是被五指山鎮壓的,并不是使勁地壓在身上,不然,被壓五百年,連佛祖都會嗝屁的,更不要說孫悟空了。
孫悟空曾經鬧得那么兇,眼下,動都動不了,難道不會有結下梁子的人趁機想讓他死嗎?
而這里有土地、山神和監押的天將,這樣,反倒安全了。
看著曾經上躥下跳不知天高地厚的孫悟空,再看看眼下他的狼狽模樣,張百忍居然同情不起來:
天作孽,猶可違;
自作孽,不可活!】
菩薩道:“姓孫的,你認得我么?”
大圣睜開火眼金睛,點著頭兒高叫道:“我怎么不認得你,你好的是那南海普陀落伽山救苦救難大慈大悲南無觀世音菩薩。承看顧,承看顧。我在此度日如年,更無一個相知的來看我一看。你從哪里來也?”
【孫悟空交游廣闊,有人來看很正常,可是,有這么多人監押著,想見面,倒未必容易。
不過,這應該能讓孫悟空感受到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的。】
菩薩道:“我奉佛旨,上東土尋取經人去,從此經過,特留殘步看你。”
【這話說的,好像孫悟空不是他們相中的取經人員一樣,那佛祖的帖子貼在這五百多年,監押著孫悟空,豈不是白費功夫了?
張百忍看明白了菩薩的意思,畫一個圈,讓孫悟空自己鉆進來?!?/p>
大圣道:“如來哄了我,把我壓在此山,五百余年了,不能展掙。萬望菩薩方便一二,救我老孫一救?!?/p>
【看來,孫悟空領悟到,打賭的時候,如來使詐了。
不過,最終為別人做嫁衣裳,衣裳始終要穿在別人身上的,知不知道,都是定局。】
菩薩道:“你這廝罪業彌深,救你出來,恐你又生禍害,反為不美?!?/p>
大圣道:“我已知悔了,但愿大慈悲指條門路,情愿修行。”
那菩薩聞得此言,滿心歡喜,對大圣道:“圣經云:‘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慵扔写诵?,待我到了東土大唐國尋一個取經的人來,教他救你。你可跟他做個徒弟,秉教迦持,入我佛門,再修正果,如何?”
【繞了半天,終于又把孫悟空給繞進了。
不過,在目前的情況下,無論孫悟空清不清楚,都無可奈何,因為,除此之外,他別無選擇。
以前,他不知天高地厚,被人暗中牽著鼻子上躥下跳;眼下,蹦跶不動了,被人明著牽著鼻子走,卻別無選擇。
由此看來,做人不可狂妄,不管別人怎樣引誘,都不可胡為,不然,下場便會很悲催,路自然也是越走越窄的,甚至窄到別無選擇的田地。
這是張百忍在孫悟空身上學到的教訓,感覺挺受用的?!?/p>
大圣聲聲道:“愿去,愿去?!?/p>
【看吧,即便這樣了,孫悟空還要積極爭取。
見了孫悟空的遭遇,雷魔深有感觸,道:“沒想到以前那樣不可一世的齊天大圣居然淪落到這步田地,看來,為人做事還是要本職本分才好的。真應該讓我的姐妹們(風魔、雨魔和鏡魔)也來看看才好的。”
聽了雷魔的一番話,張百忍很高興,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人教訓,我吸取之?!诲e,你一定會步入正途的?!?/p>
被張百忍夸獎了,雷魔有些驕傲,道:“我現在就步入正途了,只不過你看不到罷了。”
張百忍也借機說道:“真步入正途了,就把你的姐妹們也都拉攏到我身邊來,我才信你?!?/p>
雷魔瞪眼看著張百忍,頗為機警地說道:“有我和鏡仙陪著,你還不知足呀?真是吃著碗里的,望著鍋里的!”
苦笑了一聲,張百忍頗為無奈地辯解,道:“我是想招兵買馬擴大隊伍,你想得太多了!”
雷魔依然沒有放松戒心,道:“不是我想多了,她們都那么漂亮,除了做你的兵將,還真可以做別的?!?/p>
知道女人不容易被說服,張百忍索性不說了?!?/p>
菩薩道:“既有善果,我與你起個法名?!?/p>
大圣道:“我已有名了,叫做孫悟空?!?/p>
菩薩又喜道:“我前面也有二人歸降,正是‘悟’字排行,你今也是‘悟’字,卻與他相合,甚好,甚好。這等也不消叮囑,我去也?!?/p>
【張百忍感覺這有貓膩:
孫悟空的“悟”字排行是“道教”的菩提祖師定的,沙悟凈和豬八戒的“悟”字排行卻是佛教的菩薩定的。
教派不一樣,“悟”字排行卻一樣,這太巧合了吧?
而“悟”字排行很有佛教特色,還真不像是道教的。】
那大圣見性明心歸佛教,這菩薩留情在意訪神僧。
她與木叉離了此處,一直東來,不一日,就到了長安大唐國。
斂霧收云,師徒們變作兩個疥癩游僧,入長安城里,早不覺天晚。
行至大市街傍,見一座土地廟祠,二人徑入。
諕得那土地心慌,鬼兵膽戰,知是菩薩,叩頭接入。
【“乖乖,這菩薩和魔頭有什么分別呀?!”雷魔不禁感嘆道:“不過,她這樣兇,依然是菩薩;而我們若這樣兇,便要被稱為魔頭了?!?/p>
張百忍明白雷魔感嘆什么:
菩薩又不是他們的領導,卻把他們都給嚇尿了,可見手段有多狠了。】
那土地又急跑報與城隍、社令,及滿長安各廟神祗,都知是菩薩,參見告道:“菩薩,恕眾神接遲之罪?!?/p>
【乖乖,這架勢就像凡人見了閻王一般!】
菩薩道:“汝等切不可走漏一毫消息。我奉佛旨,特來此處尋訪取經人。借你廟宇,權住幾日,待訪著真僧即回。”
【看吧,要雀占鳩巢了!】
眾神各歸本處,把個土地趕在城隍廟里暫住,他師徒們隱遁真形。
【這架勢,鬼子進村了,看來,在他們眼里,菩薩絕對是狠毒的角色!
張百忍也不禁感嘆,菩薩這位女強人的威力真是太強悍了!】
話表陜西大國長安城,乃歷代帝王建都之地。
自周、秦、漢以來,三州花似錦,八水繞城流,真個是名勝之邦。
彼時是大唐太宗皇帝登基,改元貞觀,已登極十三年,歲在己巳,天下太平,八方進貢,四海稱臣。
【這就是佛教選擇在這里傳經的原因,這里出了一位杰出的人王?!?/p>
【菩薩在這里物色取經人,張百忍卻帶著雷魔游玩,見這里繁華熱鬧,又把鏡仙給喊來了。
這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盛世,張百忍自然要好好游玩一番了,而且,還有兩位絕美的女子陪著,也算是不枉到《西游》世界里來一遭了。】
忽一日,太宗登位,聚集文武眾官,朝拜禮畢,有魏征丞相出班奏道:“方今天下太平,八方寧靜,應依古法,開立選場,招取賢士,擢用人材,以資化理?!?/p>
【基于從現在開始魏征一系列地表現,我不能不說,他絕對是佛教安插在朝堂里的間諜。】
太宗道:“賢卿所奏有理?!?/p>
就傳招賢文榜,頒布天下:
各府州縣,不拘軍民人等,但有讀書儒流,文義明暢,三場精通者,前赴長安應試。
此榜行至海州地方,有一人,姓陳名萼,表字光蕊,見了此榜,實時回家,對母張氏道:“朝廷頒下黃榜,詔開南省,考取賢才,孩兒意欲前去應試。倘得一官半職,顯親揚名,封妻蔭子,光耀門閭,乃兒之志也。特此稟告母親前去?!?/p>
張氏道:“我兒讀書人,‘幼而學,壯而行’,正該如此。但去赴舉,路上須要小心,得了官,早早回來?!?/p>
光蕊便吩咐家僮收拾行李,即拜辭母親,趲程前進。
到了長安,正值大開選場,光蕊就進場。
考畢,中選。
及廷試三策,唐王御筆親賜狀元,跨馬游街三日。
不期游到丞相殷開山門首,有丞相所生一女,名喚溫嬌,又名滿堂嬌,未曾婚配,正高結彩樓,拋打繡球卜婿。
【游街的路線,陳光蕊自然不知道了,可是,誰敢保證魏征不知道,殷開山不知道。兩位丞相若是商議了,這誰也不知道呀?】
【帶著鏡仙和雷魔,張百忍他們擠在人群當中?!?/p>
適值陳光蕊在樓下經過。
小姐一見光蕊人材出眾,知是新科狀元,心內十分歡喜,就將繡球拋下,恰打著光蕊的烏紗帽。
【女兒要拋繡球卜婿了,作為父親,更作為丞相,讓新科狀元來此游街絕對不難?!?/p>
【這本來就是幌子,張百忍看得很清楚,小姐一直都未拋,但等著拿繡球砸新科狀元哪。
所謂的拋繡球,其實,并未對大眾開放,就是事先布好了局,只等陳光蕊一人來的。】
猛聽得一派笙簫細樂,十數個婢妾走下樓來,把光蕊馬頭挽住,迎狀元入相府成婚。
【這和搶親也差不多了,不過,卻有拋繡球這塊遮羞布掩蓋著?!?/p>
【見這樣熱鬧,張百忍帶著鏡仙和雷魔隱身進入了相府。
“陳光蕊還真有福,剛中狀元又成親,若是能一發命中,就更好了。”張百忍不禁感嘆道。
雷魔卻狠狠地瞪了張百忍一眼,道:“這女人,沒有我漂亮,更沒有鏡仙妹妹莊重,你有什么好稱贊她的?”
張百忍卻有口難辯,道:“我是說這男的幸福,金榜題名和洞房花燭趕在一塊了!”
雷魔依然數落張百忍,道:“那他也沒有你幸福:新娘子的美貌比不上我和鏡仙妹妹,而且,還懷了別人的孩子!”
張百忍圓瞪著眼,道:“新娘子應該沒有那個吧?”
鏡仙也平靜地說道:“怎么沒有呀?你肉眼凡胎看不出,我們卻能看出來。你想呀,哪有這樣的好事呢?即便有了,也是別人不愿意跳,才誆騙著他跳的陷阱?!?/p>
畢竟,看新娘子的肚子,張百忍看不出端倪,還真不好下結論,不過,新科狀元的運氣確實是太好了,好到要見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