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玉帝西游記

第72章觀音菩薩露餡了~~~

太宗只得隨他兩個(gè)引路前來,全靠著那判官保護(hù),過了令人心驚膽戰(zhàn)的陰山,又過了陰森恐怖的十八層地獄。

……

相隨著判官、太尉,早過了奈河惡水,血盆苦界。

又前到枉死城,只聽哄哄人嚷,分明說:“李世民來了,李世民來了。”

太宗聽叫,心驚膽戰(zhàn)。

見一伙拖腰折臂、有足無頭的鬼魅,上前攔住;都叫道:“還我命來!還我命來!”

慌得那太宗藏藏躲躲,只叫:“崔先生救我!崔先生救我!”

判官道:“陛下,那些人都是那六十四處煙塵、七十二處草寇眾王子、眾頭目的鬼魂,盡是枉死的冤業(yè),無收無管,不得超生,又無錢鈔盤纏,都是孤寒餓鬼。陛下得些錢鈔與他,我才救得哩。”

【陰謀逐漸敗露了,這是向皇帝要錢的。】

太宗道:“寡人空身到此,卻哪里得有錢鈔?”

判官道:“陛下,陽間有一人,金銀若干,在我這陰司里寄放。陛下可出名立一約,小判可作保,且借他一庫,給散這些餓鬼,方得過去。”

……

太宗甚喜,情愿出名借用。

遂立了文書與判官,借他金銀一庫,著太尉盡行給散。

判官復(fù)吩咐道:“這些金銀,汝等可均分用度,放你大唐爺爺過去,他的陽壽還早哩。我領(lǐng)了十王鈞語,送他還魂,教他到陽間做一個(gè)水陸大會(huì),度汝等超生,再休生事。”

【這下,又說出目的了,讓唐王還陽去做水陸大會(huì)。

可以看出,唐王是被他們一步步牽著鼻子走的。

這下,不提涇河龍王告狀的事了,卻又節(jié)外生枝地搞出借錢和辦水陸大會(huì)的事情出來。

由此可見,龍王告狀只是幌子,做這些事情才是目的。】

眾鬼聞言,得了金銀,俱唯唯而退。

判官令太尉搖動(dòng)引魂幡,領(lǐng)太宗出離了枉死城中,奔上平陽大路,……,卻就脫了陰司,徑回陽世。

回陽世后,唐王聚集多官,出榜招僧,修建水陸大會(huì),超度冥府孤魂。

榜行天下,著各處官員推選有道的高僧,上長安做會(huì)。

【觀音菩薩繞了這么大一個(gè)圈子,才等到僧人上場,真不容易呀!

而她要找的取經(jīng)人便在這些高僧之中。】

那消個(gè)月之期,天下多僧俱到。

唐王傳旨,著太史丞傅奕選舉高僧,修建佛事。

遂著魏征與蕭瑀、張道源邀請諸佛,選舉一名有大德行者作壇主,設(shè)建道場。

眾皆頓首謝恩而退。

次日三位朝臣,聚眾僧,在那山川壇里,逐一從頭查選,內(nèi)中選得一名有德行的高僧。當(dāng)日對眾舉出玄奘法師。

【菩薩真是用心良苦呀:

就為了這玄奘一出生便能夠皈依佛門,設(shè)了一個(gè)殘忍的局,搞得他一家生離死別;為了他能夠出頭,又搭上了涇河龍王的命,還費(fèi)了這么大的周折!】

這個(gè)人自幼為僧,出娘胎,就持齋受戒。

他外公見是當(dāng)朝一路總管殷開山。

他父親陳光蕊中狀元,官拜文淵殿大學(xué)士。一心不愛榮華,只喜修持寂滅。

查得他根源又好,德行又高;千經(jīng)萬典,無所不通;佛號(hào)仙音,無般不會(huì)。

【是呀,觀音菩薩把一個(gè)私生子包裝得這樣高大上,還真是眼光長遠(yuǎn)。】

太宗聞其名,沉思良久,道:“可是學(xué)士陳光蕊之兒玄奘否?”

江流兒叩頭,曰:“臣正是。”

太宗喜道:“果然舉之不錯(cuò),誠為有德行有禪心的和尚。朕賜你左僧綱,右僧綱,天下大闡都僧綱之職。”

玄奘頓首謝恩,受了大闡官爵。

又賜五彩織金袈裟一件、毗盧帽一頂。

教他用心再拜明僧,排次阇黎班首,書辦旨意,前赴化生寺,擇定吉日良時(shí),開演經(jīng)法。

選到本年九月初三日黃道良辰,開啟做七七四十九日水陸大會(huì)。

卻說南海普陀山觀世音菩薩,自領(lǐng)了如來佛旨,在長安城訪察取經(jīng)的善人。

忽聞得太宗宣揚(yáng)善果,選舉高僧,開建大會(huì)。

又見得法師壇主,乃是江流兒和尚,正是極樂中降來的佛子,又是他原引送投胎的長老。

【不錯(cuò),這一切都是觀音菩薩布的局。

能有今天這個(gè)局面,全靠她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的陰謀詭計(jì)得來的。

不得不說,菩薩絕對是布置陰謀詭計(jì)的絕頂高手。】

菩薩十分歡喜,就將佛賜的寶貝捧上長街,與木叉貨賣。

你道他是何寶貝?

有一件錦襕異寶袈裟、九環(huán)錫杖。

【如來佛祖說讓觀音把這送給取經(jīng)人的,她卻拿去貨賣,肯定又要耍什么心機(jī)手段了。】

還有那金緊禁三個(gè)箍兒,密密藏收,以俟后用。

只將袈裟、錫杖出賣。

……

而又經(jīng)過了一番布局,菩薩居然來到唐王面前貨賣。

【在皇帝面前貨賣,賣多少錢能比得上政治價(jià)值呢?

好了,菩薩又開始設(shè)局唐王了。】

太宗大喜,便問那袈裟價(jià)值幾何。

菩薩與木叉侍立階下,更不行禮,因問袈裟之價(jià),答道:“袈裟五千兩,錫杖二千兩。”

唐王聞言,即命展開袈裟,從頭細(xì)看,果然是件好物,道:“大法長老,實(shí)不瞞你。朕今大開善教,廣種福田,見在那化生寺聚集多僧,敷演經(jīng)法。內(nèi)中有一個(gè)大有德行者,法名玄奘。朕買你這兩件寶物,賜他受用。你端的要價(jià)幾何?”

菩薩聞言,與木叉合掌皈依,道聲佛號(hào),躬身上啟道:“既有德行,貧僧情愿送他,決不要錢。”

【這就對了,這些本來就是讓送給取經(jīng)人的。

這也說明,菩薩就是為玄奘來送寶貝的。】

說罷,抽身便走。

唐王急著蕭瑀扯住,欠身立于殿上,問曰:“你原說袈裟五千兩,錫杖二千兩,你見朕要買,就不要錢,敢是說朕心倚恃君位,強(qiáng)要你的物件?更無此理。朕照你原價(jià)奉償,卻不可推避。”

【細(xì)節(jié)決定成敗,由這點(diǎn)可以看出唐王的德行了。】

菩薩起手,道:“貧僧有愿在前,原說果有敬重三寶,見善隨喜,皈依我佛,不要錢,愿送與他。今見陛下明德止善,敬我佛門;況又高僧有德有行,宣揚(yáng)大法,理當(dāng)奉上,決不要錢。貧僧愿留下此物告回。”

唐王見他這等勤懇,甚喜,隨命光祿寺,大排素宴酬謝。

菩薩又堅(jiān)辭不受,暢然而去,依舊望都土地廟中隱避不題。

【唐王的舉止得體,菩薩也是一樣,人有多大的能耐,便有多高的修為。

這一點(diǎn),對張百忍很受用。】

……

當(dāng)有菩薩與木叉道:“今日是水陸正會(huì),以一七繼七七,可矣了。我和你雜在眾人叢中,一則看他那會(huì)何如,二則看金蟬子可有福穿我的寶貝,三則也聽他講的是那一門經(jīng)法。”

【好了,經(jīng)過了重重布局,終于要和自己選定的取經(jīng)人會(huì)面了,菩薩的目的也該揭曉了。】

兩人隨投寺里。

正是有緣得遇舊相識(shí),般若還歸本道場。

【菩薩和玄奘的前世金蟬子是舊相識(shí)。】

入到寺里觀看,真?zhèn)€是:

天朝大國,果勝裟婆。

賽過只園舍衛(wèi),也不亞上剎招提。

那一派仙音響喨,佛號(hào)喧嘩。

這菩薩直至多寶臺(tái)邊,果然是明智金蟬之相。

那法師在臺(tái)上念一會(huì)《受生度亡經(jīng)》,談一會(huì)《安邦天寶篆》,又宣一會(huì)《勸修功卷》。

這菩薩近前來,拍著寶臺(tái),厲聲高叫道:“那和尚,你只會(huì)談小乘教法,可會(huì)談大乘么?”

玄奘聞言,心中大喜,翻身跳下臺(tái)來,對菩薩起手,道:“老師父,弟子失瞻多罪。見前的蓋眾僧人,都講的是小乘教法,卻不知大乘教法如何。”

菩薩道:“你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渾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身,能作無來無去。”

【小乘教法和大乘教法會(huì)相差什么嗎?

這只是菩薩的一面之詞罷了。

而后文有明證,小乘教法能度亡者超升。

那觀音說謊肯定有目的了。】

正講處,有那司香巡堂官急奏唐王道:“法師正講談妙法,被兩個(gè)疥癩游僧扯下來亂說胡話。”

王令擒來。

只見許多人將二僧推擁進(jìn)后法堂,見了太宗,那僧人手也不起,拜也不拜,仰面道:“陛下問我何事?”

唐王卻認(rèn)得他,道:“你是前日送袈裟的和尚?”

菩薩道:“正是。”

太宗道:“你既來此處聽講,只該吃些齋便了,為何與我法師亂講,擾亂經(jīng)堂,誤我佛事?”

菩薩道:“你那法師講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脫苦,壽身無壞。”

【這間接告訴唐王,要辦這個(gè)水陸大會(huì),小乘教法是不行的。

佛教的人真是麻煩,誆騙唐王搞水陸大會(huì),又誆騙他說小乘教法辦不了水陸大會(huì)。

連觀音都親自出面了,看來,又要誆騙唐王了,而且是大誆特誆。】

太宗正色喜問道:“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處?”

【局設(shè)得好了,連皇帝都能夠誆騙,由此可見,菩薩的手段有多高了。】

菩薩道:“在大西天天竺國大雷音寺我佛如來處,能解百冤之結(jié),能消無妄之災(zāi)。”

太宗道:“你可記得么?”

菩薩道:“我記得。”

太宗大喜,道:“教法師引去,請上臺(tái)開講。”

那菩薩帶了木叉,飛上高臺(tái),遂踏祥云,直至九霄,現(xiàn)出救苦原身,托了凈瓶楊柳。

左邊是木叉惠岸,執(zhí)著棍,抖擻精神。

喜的個(gè)唐王朝天禮拜,眾文武跪地焚香。

滿寺中僧尼道俗、士人工賈,無一人不拜禱道:“好菩薩!好菩薩!”

那菩薩祥云漸遠(yuǎn),霎時(shí)間不見了金光。只見那半空中滴溜溜落下一張簡帖,上有幾句頌子,寫得明白。

頌曰:

禮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

程途十萬八千里,大乘進(jìn)殷勤。

此經(jīng)回上國,能超鬼出群。

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布置了這么多的局,菩薩的終極目標(biāo)暴露了~~~】

文探 · 作家說

上起點(diǎn)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bào)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仪陇县| 韶关市| 泗洪县| 莒南县| 重庆市| 天长市| 炉霍县| 澄城县| 西城区| 民权县| 竹山县| 虹口区| 天全县| 柳州市| 凭祥市| 搜索| 焉耆| 洛浦县| 历史| 鄄城县| 治县。| 普格县| 肇庆市| 景洪市| 平阳县| 岚皋县| 四川省| 馆陶县| 来凤县| 商都县| 咸阳市| 郸城县| 宜川县| 冀州市| 贡嘎县| 济宁市| 攀枝花市| 福州市| 安阳县| 秭归县| 永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