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大石在一旁聽了也是許多感觸,轉念一想,蕭普賢女總比李處溫強,當即行禮道:“皇后,容臣說一句,大行皇帝身為太祖子孫,在國家社稷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挽救大遼江山危亡,實為我們所有契丹人的驕傲,無愧于列祖列宗。皇后如今貴為一國之母,論理應當繼承大行皇帝遺志,與臣等共保國家基業才是。效法當年淳欽太后和承天太后,以太后名義臨朝稱制,我們南京上下都會遵從太后之命盡力輔佐,如此,也無愧于陛下當日對臣等的提攜和信任。”蕭干聽了無不振奮,也行禮:“重德之言甚是,懇請太后主持大局。”這一來左企弓、虞仲文等紛紛附和,蕭普賢女無法辯駁也只得答應,并準備改元德興。
蕭干這才轉過臉道:“李太尉,你可有什么話要說?”李處溫心里暗惱:“當初我拉攏了他出面,想不到今日他會當著面給我難堪,這個奚人真是兩面三刀的小人!我倒小看他了,竟然抬出遼國祖制來讓這個女人攪局!”當即一本正經地道:“哪里,臣當初擁戴陛下就決心已定,如今有皇后出面力撐危局……也是理所應當,皇后、不,太后總理朝政,定能使我大遼轉危為安,老臣沒有話說。”蕭干道:“那么,太后,如今首要大事就是設法解決北面來犯的金兵,臣有意讓重德繼續領兵抗敵,懇請太后旨意。”大石見蕭干終于將話題轉到此事,當即跪著向前兩步道:“懇請太后恩準臣領兵抗敵。”蕭普賢女微微點頭:“如今我在宮里唯有先處理大行皇帝之事,這些軍機事務就拜托蕭大王、李太尉、重德你們斟酌辦理吧,唉,我實在累了,如此你們也都回吧,我只想一個人安靜得陪陪他。”
蕭干等行禮后慢慢退出來,大石在他身邊道:“多謝蕭大王,耶律大石準備連夜出發。”蕭干拉著大石衣袖道:“兄弟且慢——”大石回頭:“大王還有什么要囑咐?”蕭干望著李處溫父子的背影走在前面,湊上低聲道:“你我手中雖然有些兵馬,但還有一部分城內新組建的漢軍和渤海軍在他手里,兄弟你看出來了吧,他分明有意阻撓大行皇帝遺愿,更不想讓太后臨朝主政,我們不能不做些考慮。”
大石聽了一時有些疑惑:“怎地眼下都在計較這些不相干的事情,難道看不出大遼已經危在旦夕嗎?”當即擺手道:“大王考慮的是,但耶律大石眼下只想保住南京,其它的事,大王在城中保護太后,就有勞大王安排處置了。”說完行禮告退。看著耶律大石一個人急匆匆奔出去,蕭干立在空空的寢殿前,輕聲嘆道:“耶律大石,本王是有心與你一同挽救社稷危難,望你不要辜負我的一番好意,若是人人都各存一心,貪慕名利,豈能保住這大遼殘存一隅。”
大石火急火燎地奔出宮門,牽來那匹紅馬,直撲節度使治所。大石往城西北走,遠遠望見盧龍坊街道上,蕭達魯策馬來回眺望,叫道:“重德你回來了,兵馬都在清晉門外集結完畢。”大石深吸一口氣,拉動韁繩:“走!準備出發!”趕到城門外,約有一萬遼兵整裝待命,大石勒馬,望著遼兵旌旗戰馬盔甲在四周火光下閃著寒光,見耶律松山騎一匹黑馬出城來。大石接過松山遞過的三尖兩刃刀,回頭道:“松山,你留下助他們守城,其余人聽令,出發。”
松山急忙叫道:“兄長且慢,我愿意出去殺敵,守城有蕭大王足夠!”大石揮手令遼兵出發,回頭笑道:“我知兄弟英勇,但此刻不要意氣用事,對付賊虜非同兒戲……”松山挺著鐵脊長矛,黑馬的蹄子踏起陣陣沙塵,看著遼兵漸漸走遠,大石也策馬要跟上。松山舞動長矛,兩腿一夾,黑馬也跟了上去。忽然身后傳來一聲道:“都統,等等……”
大石和松山回頭勒馬,遠遠一小隊人馬從城門出來,為首一將舉著長柄瓜錘,松山指著道:“似乎是蕭斡里剌……”大石道:“蕭兄弟怎地這會兒跟來?”蕭斡里剌道:“耶律兄,在下求得大王同意,領了二百親隨跟都統前去破敵。”大石有些詫異,忖道:“蕭干若同意他來的話,為什么才給他二百人?未免有些小器,蕭干不像這樣的人啊,難道是他私自帶人出城?”大石道:“蕭兄弟的心意大石領了,可是南京城里也需要兄弟維持局面,還是留在城內吧。”
蕭斡里剌將瓜錘一拄,在馬背拱手行禮道:“都統且聽我一言,眼下金兵勢力已經遠勝我大遼,如果我們不全力以赴,不是蕭斡里剌言語不中聽,恐怕這南京城也會不保,這個時候稍有見識之人都應該大家一起為國效命,怎能困守在城中?懇請都統成全我。”大石聽了這番話感動不已,伸出右手道:“蕭兄弟見識不凡,今日起,耶律大石情愿與你兄弟相稱,為大遼存亡,大家共同進退。”蕭斡里剌也伸出手一握道:“蕭斡里剌如果還能夠活著回來,愿意永遠追隨都統,此生絕無二志!”大石緊緊握著他手,看上去有些詫異。
這時,松山也湊過來搭上一手:“蕭兄說得好,算我一個!”跟著蕭達魯、蕭遏魯紛紛過來一起伸出右手緊緊握在一起:“我等都愿永遠追隨都統,興我大遼,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大石望著幾位生死弟兄,一一看過去,眼眶頓時有些濕潤,強忍激動心情:“你們……各位這是什么話,我們是為了保住大遼江山!蕭兄弟,你、你可還是蕭大王的部將……”
蕭斡里剌松開手道:“耶律都統誤會了,難道蕭斡里剌會是背信棄義、貪圖富貴的小人嗎?我們契丹人最瞧不起的就是出賣主人出賣同胞的敗類!今時今日大遼國勢艱難,蕭大王雖然出身奚族,可也是忠心社稷的豪杰,蕭斡里剌一直十分敬重于他,可是,他對于當今出路,沒有遠見,而都統雖不居高位,可你是大遼宗室之后,更有文武之才,眼下只有都統一人心中懷著對大遼將來的出路,所以蕭斡里剌才直言不諱,如都統覺得蕭斡里剌這么做是小人之舉,我愿意今日就死在金賊軍中,不求生還,算是為大遼全軍做一個表率!”
蕭達魯、蕭遏魯和松山都松開手看大石默然半晌,松山忍不住道:“兄長,蕭兄說的很對,其實,這也是我們想說的。”蕭達魯道:“不錯,重德,只要我們這一次能給金兵一個好看,重振士氣,收復江山就有希望,而你也正是大家的希望。”大石看了看眾人,抬頭遠處夜風刮得大遼旌旗獵獵作響,大石深吸一口氣道:“耶律大石謝過眾位弟兄,既然如此,為了大遼二百年基業,我們要給完顏賊虜一個好看,中興社稷在此一舉,弟兄們,我們出發!”蕭斡里剌、蕭達魯、蕭遏魯、松山齊聲叫好,領著一萬人馬一路向北進發,路上接連安排三隊哨兵前去聯絡耶律術薛的前哨。行走了一頓飯工夫,前方第一對探馬回報了地形。
探馬道:“都統,前面就是野馬坡,地勢開闊,如果交戰,我軍人少,怕是不利。”大石當先躍馬,觀察了一下前方,此時正值寅初時分,涼風習習,回身說:“術薛現在哪里?”探馬道:“依照先前吩咐,在野馬坡下,隨時打探金兵那里的動靜。”大石道:“那敵人眼下情形怎樣?”探馬道:“金兵昨日離城,帶兵的是耶律余睹和一個女直將領,人馬大約七八千,行動較為緩慢。”大石道:“術薛搶先占據高處,可金兵速度遲緩不像一貫舉動,蕭遏魯,領上兩千人做后應。松山,領大隊人預先在兩邊設伏,剩下三千人隨我前去誘敵,術薛為人魯莽,而且人少,我擔心他中了圈套。趕緊去與他會合。”
大石領上三千騎兵加快速度,行出不遠就是野馬坡,恰巧遇見第二隊哨兵,報告說金兵在十多里外的路上與術薛交戰。耶律大石大驚,即刻策馬上坡,望見綠綠蔥蔥的一片樹林,而遠處隱約有喊聲傳來,在這晨曦微露的時候,分外刺耳,當即回頭喊道:“快去做好準備,屆時扮作疑兵。”蕭遏魯命人前往林中砍伐樹枝,蕭達魯則道:“弟兄們,把手里的家伙都擦亮了,一會兒好好招呼金賊。”
大石即刻領著三千精騎往術薛所在方向而來,不出一頓飯工夫,第三隊哨兵策馬前來呼救。大石道:“鼓號迎敵,引他們到此。”遼兵擺開陣勢,戰鼓聲響,號角齊鳴,原野頓時彌漫沖天殺氣,方圓數里都能聞到。一騎紅馬遙遙當先,大石領著三千遼兵直沖曠野,頃刻之間,金兵與術薛三千人馬映入眼前,女真大軍乃是耶律余睹原來的契丹降兵和女真人混雜的隊伍,與術薛的先鋒已經交戰了一個時辰,術薛正慢慢后退。這時耶律大石從南面趕到,術薛大叫:“都統,可把你盼來了,他娘的,這些賊人都……哎喲!”說著,手臂中了一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