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熱,初夏時節的河中地區每一日都是烈日當空,陽光照得群山和草原分外刺目,盡管有數萬大軍在行進,每每抬頭依然是眺望著無垠的蒼穹,李天晟一人鮮明的漢人裝束,在大軍之中還是覺得十分醒目和孤單。終于,大軍在離尋思干不遠的達爾加姆峽谷前安營扎寨。
西黑汗國都城尋思干自古以來就連接了波斯、天竺和中國三個古老文明的國度,中原漢名稱之為河中府。尋思干古時為昭武九姓中的康國所在,更早一些的時候,曾被西方馬其頓國的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時占據,當時這里生活的大多為粟特人。而當地流傳的昭武九姓各部據說本為來自河西地區的月氏人后裔,因為他們起初生活在河西昭武城一帶,隨著月氏人西遷去往西域,這一批人有康、安、曹、石、米、史、何、穆等九姓,所以被稱為昭武九姓,其中康國為九姓之中心,兵馬也最為強盛。
當年唐朝時,曾在尋思干設康居都督府,康國也一直忠心唐朝。后來不敵大食國連番攻打,隨著西域的***化,逐漸改變了風俗。昭武九姓生活的地區自古就是商旅要道,康國尋思干、安國蒲華、石國者舌、何國貴霜等,自大唐以來都是十分繁華之地,物產豐厚,人煙稠密。在尋思干城內,自古就建有大量的客棧供給來往的商旅,風格多為可汗王朝的***風格,早期的客店則有些突厥風格或古波斯風格。如今城內重要建筑已經充滿***特色,但也不乏一些更為古老的建筑,尤其這座城市的四座城門中,向東方的城門名為中華門。自黑汗國以來,城內新建了許多學堂、經院等,為尋思干增添了一些別樣的氣息。
尋思干以北不遠是卡特萬草原,這里風光宜人,是一處背靠山巒的草原,東邊是一座山谷。平日里東來西往的客商絡繹不絕,即使如今兩大國度劍拔弩張,仍然能見到一些商旅趕著駝隊、趕著馬車、騎著毛驢行色匆忙。
李天晟按照耶律大石的旨意接應耶律術薛的哨兵,接連回報蘇丹桑賈爾大軍的動靜,大石在大帳中看著一路記下標識的地形圖,忽然掀起帷幕出來望著尋思干的方向。李天晟在前面與哨兵說話,回頭道:“陛下,眼下塞勒術克聯軍即將到達尋思干城北的卡特萬。我軍現在卡特萬草原東邊,和他們相距大約有十余里。”大石道:“好,該來的總歸要來,明日我們進發尋思干,令大軍備戰。”李天晟在前面與哨兵說話,回頭道:“陛下,眼下塞勒術克聯軍即將到達尋思干城北的卡特萬。我軍現在卡特萬草原東邊,和他們相距大約有十余里。”大石道:“好,該來的總歸要來,明日我們進發尋思干,令大軍備戰。”
李天晟道:“術薛的先鋒所部已在卡特萬扎營,順便打探到馬合木汗在城中的情況,他們明日定然也會……”正說著,前面一隊士卒押著兩個黑汗哨兵過來:“啟稟陛下,李軍師,我們抓到兩個細作。”大石瞥了一眼:“先關押起來,待戰事結束再作處置。”待士卒退下后,大石看了看李天晟:“光廷,我們雖然大軍到此威脅尋思干數月,但只是擾亂他們,并沒有真正進攻,如今塞勒術克大舉來犯,我大遼兵力只有他們一半,這一仗如何才有勝算?”
李天晟想了一想道:“兵法自古有云,十則圍之,此為攻城之常法。如今我軍不及敵人一半,且以輕騎為多,只有誘敵襲我,然后設伏殲滅。”大石聽了精神一振:“唔,這樣也好,你有家傳兵法,你且說一說,我們當如何引敵人中伏,又該如何一舉殲滅他們?”李天晟入帳看了看地形圖,尋思干城、卡特萬草原、北面河流還有東面達爾加姆峽谷一一在眼中掃過,李天晟慢慢伸手到圖上,大石的眼神隨著他的手在圖上移動……
很快,遼軍就獲悉蘇丹桑賈爾帶領的聯軍近十一萬人已經到達尋思干城北的卡特萬草原邊駐扎,與尋思干城中的馬合木汗互相呼應。
耶律大石連夜召集蕭斡里剌、蕭查剌阿不、蕭遏魯、耶律松山、耶律燕山、耶律鐵哥等將領齊聚大帳商議軍情。背后就是垂掛帳中的地形圖,李天晟站在一旁,大石走到中間說道:“諸位兄弟,決戰在即,塞勒術克聯軍兵馬多出我軍一倍,但那個桑賈爾有勇無謀,朕與軍師李天晟已對卡特萬一帶有所打探,并且定下一條計策,我們先派兩翼合力攻之,中軍詐敗,退入東面峽谷中,等他們來追襲,我們兩翼合圍切斷首尾,然后我大遼勢將必勝!”
李天晟道:“各位詳穩,我想不勞陛下多說,我們都知道這一次大戰對于大遼將意味著什么,為了國家社稷,為了華夏聲威,我們務必全力以赴!北院大王蕭斡里刺、北面行軍都統兼招討使耶律松山,煩勞二位領三千將士攻桑賈爾軍隊右翼;南院樞密副使蕭查剌阿不,南面行軍都統兼招討副使耶律燕山,你二位也領三千人攻其左翼,我與征西先鋒都統耶律術薛引中軍誘敵,陛下、北院樞密副使蕭遏魯、五院部四軍招討使耶律鐵哥和麾下割祿人、突厥人、回鶻人等其余人馬在谷中設伏,我們一鼓作氣,破敵十萬!陛下,臣計議已定,還請陛下示下。”大石點頭道:“很好,李兄弟計劃周詳,算無遺策,你有家傳兵書在手,你出的主意朕當然信得過。那么,我們就這么定了,諸位兄弟,此番我們并肩作戰,契丹大遼將因此役勝敗決定在西域的命運!”
漸入初秋的卡特萬草原,還有夏末時節的影子。天空湛藍,草原上一望無涯,空氣清爽,視野開闊,一副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那一天陽光似火,熱浪滾滾,金燦燦的草原上遠處煙塵滾滾,馬蹄陣陣,駝隊嘶鳴,旗號遠遠在風中飄舞,像一抹天邊的黑云彌漫而來……蘇丹桑賈爾的多國聯軍密密麻麻來到尋思干城外的草原,馬合木汗的大軍在城中眺望到蘇丹的旗號,紛紛在城頭鼓舞呼喊,鳴號響應,喊聲震動四野,那一股氣勢直沖云霄,十萬大軍遮蔽了茫茫草原往東邊圍堵過來。
耶律大石與李天晟也在東面整頓好大軍,急命蕭斡里剌、蕭查剌阿不兩翼人馬沖出去依計行事。大石提起那柄隨他多年的三尖兩刃刀,戴好鎏金烏翎盔,批一身明光鎧甲,領著中軍主力準備迎戰。
不一會兒,草原上一陣風聲呼嘯,遼軍擂鼓前進,跟著號角吹響,兩翼當先沖鋒,旗號在風中獵獵作響。大石望見桑賈爾遮天蔽日的大軍一線排開,遠遠超過自己的人數,回頭對李天晟道:“李兄弟,不論結果如何,我將永遠記住這一天!”李天晟望著西方,抽出長劍道:“耶律兄,事在人為,為了大遼的各族百姓,也為了我們所有的華夏子民,我們一定會全力以赴!”大石笑著點頭:“嗯,朕相信你,我們上前為餌,誘敵深入!弟兄們,聽見了,這一戰不光是為了大遼,而是關乎我們所有東方華夏子民的名聲,大遼只許勝,不許敗,各位,全軍出發!”不一會,中軍號角齊鳴,大石領著大遼四萬將士先行出動,前往后方峽谷設伏。割祿詳穩帶著馬騎兵和少數駱駝騎兵隨后分開,蕭遏魯、耶律鐵哥前往分岔口,蕭遏魯安排兩千弓弩手登上谷口。
耶律大石命護衛將旗纛扎于谷口顯眼之處,舞著長戟,騎著青海驄立在旗下。李天晟等引著前部兵馬出動,耶律術薛手提狼牙棒,大聲呼喊,氣勢如虹,契丹軍、漢軍和奚人為主,另有回鶻兵、突厥人、割祿人、室韋人、達旦人、阻卜人、轄戛斯人都舞著刀槍,各自列隊沖向對面。
一陣凜冽的秋風吹過,草原另一頭卷起股股煙塵。蘇丹桑賈爾舉起大馬士革的鑌鐵大彎刀,高聲呼喊,身旁王后和馬木魯克護衛軍虎將,還有各邦國君王簇擁,錫斯坦國王齊思爾為先鋒沖出,艾米爾庫瑪吉和王后為左右翼,各有聯軍國王大軍為輔佐,紛紛殺出,各方旗號在風中招展,身后大軍如潮水般在卡特萬草原洶涌而來。馬合木汗的哨兵在城樓望到蘇丹大旗和震天的號角聲,知道大軍開戰,火速報知馬合木汗,馬合木汗早已整裝待發,即刻下令打開北門,引大隊兵馬奔出,向蘇丹大纛而去。
李天晟手提長劍騎著紅馬跟在契丹軍中,前面耶律術薛早已當先沖向塞勒術克人,李天晟命遼兵在馬背上舉起長弓看著對方大軍算著距離射箭。可是對方也一樣有羽箭紛紛落下,李天晟等人也從一旁舉起盾牌提防。很快雙方沖到一處,奮力廝殺,喊聲震天,遼闊天際的幾只蒼鷹也奮力盤旋在天際,仿佛嗅到了這草原上的血腥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