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氏不時的低頭看向身旁乖巧可愛的女兒,不由得嘴角上揚,眉眼間也柔和了些。沈若依大病初愈,寧氏害怕她累著,便停下腳步,俯身要去抱她,沒想到沈若依卻搖搖頭,示意她要自己走。這女兒的性子,寧氏可是一清二楚,總喜歡黏著她這個娘,常常撒嬌,就為了讓自己抱她。
突然間,寧氏覺得女兒落水醒來后,變得懂事了不少。
也不知這是好還是不好?
寧氏正擔憂不已,抬頭卻發現已經到了“安華園”,斂了心神,嘴角帶著一抹淺笑,端莊,優雅的牽著女兒走了進去。
內堂里,老太太高坐上首,正與二房的馮氏和三房的吳氏說著什么,神色略微有些凝重。
“老祖宗。”
沈若依嬌嬌的喚了一聲,掙開寧氏牽著她的手,小跑著撲倒老太太懷里。
老太太含笑著把沈若依抱到膝上,眼里滿是疼惜的看著小姑娘,“寶寶下回可不能再調皮了,你這一生病,可把老祖宗心疼壞了。”
若是在前世,沈若依一定乖巧的點頭答應,因為她根本不知道是誰推她落水的,可而今,她雖只有三歲的模樣,可內里的芯子卻早以替換,那她又怎會讓那真兇逍遙法外呢?
沈若依嘟起小嘴,委屈的搖搖頭,道,“老祖宗,寶寶沒有調皮。”白嫩而又肉呼呼的小手絞在一起,抬眼看著老太太,可憐巴巴的說:“寶寶只是想摘老祖宗最喜歡的那只荷花。”
老太太本就歡喜沈若依,知她招了罪,心下已是心疼不已,現下見她那副招人疼的嬌俏模樣,更加憐愛幾分,又聽她這么一說,自覺沒白疼這個孫女。睨了眼站在馮氏和吳氏身后的四個孫女,不禁讓老太太搖搖頭,感嘆一句‘嫡庶尊卑有別’。
抬頭詢問了寧氏沈若依的基本情況后,又吩咐寧氏一定要查出暗害沈若依之人,忽又想起是四皇子出手救下的孫女,叮囑寧氏備禮感謝,寧氏乖順的一一答應。
對于這三個兒媳婦,老太太自是滿意的,長媳婦寧氏,辰月公主之女,寧瑞縣主,長相貌美不說,性子也討喜,嫁入府后,育有三子一女,府內上下打點得井井有條。二媳婦馮氏,尚書府嫡長女,端莊賢淑,多年前產下一子后傷了身子,便主動為夫君納妾,現下沈二爺除了嫡子,只有兩個庶女,平日里也極少去妾氏房中。三媳婦吳氏,藝陽郡主之女,福親王的外孫女,福親王乃先皇嫡親弟弟,從小尚武,先皇登基后,便把大周的兵符交給了福親王,奈何天妒英才,在一場與水寇的戰斗中生亡,先皇擔心親弟唯一的血脈在外受欺,便把藝陽郡主接到宮中撫養,直至成年,又為其配得良婿。
三人樣貌都是極為出挑的,且家世,才情,也都是極好的。榮國公府一門,兄弟齊心,妯娌和睦,老太太每天除了含飴弄孫,也沒多少事值得她去煩惱。
婆媳四人又說了會兒話,大底都是關于幾位少爺的,如是,幾位少爺今后的前程,又或是,誰家姑娘才貌,性子如何,將來能否與府內的那位少爺相配之類。
說了好一會兒,老太太才發現,一向活潑好動的沈若依今個卻乖乖坐著,不吵也不鬧。老太太含笑著低頭,正想說些什么,卻見沈若依嘟著小嘴,惱怒的直盯著吳氏的方向。老太太知道孫女性子雖然驕縱了些,卻也是個尊敬長輩的,疑惑的順著沈若依的視線看去……
沈若欣低垂著腦袋,小臉蒼白,站在吳氏的身后,一動不動,仔細一看,才發現,沈若欣渾身都在微微顫抖,卻在極力的控制著,似乎在害怕著什么一般。
“欣姐兒這是怎么了?可是身子不舒服?”寧氏關切的問道,眼中卻很快閃過一抹輕蔑。
這貴族在百姓眼里,看著光鮮亮麗,內里實則腌臜不堪。兄弟姐妹間,明爭暗害是常有的事,有的甚至暗害父母雙親。
寧氏有那樣顯赫的出生,又有那么一個娘親,自然見多了這些。慶幸的是,辰月公主與駙馬夫妻恩愛,兩人育有一子兩女,從小悉心教導下,兄妹三人到是相親相愛,而寧氏又是家里最小的一個,哥哥,姐姐自然多加愛護些。
而如今,這榮國公府里,這小姐,就只有五位,但這嫡出的小姐,卻只有沈若依一人,那這剩下的四位,還不想著法的算計,陷害?
沈若欣是府里的大小姐,卻也是三房的庶女,其生母只是一個丫鬟出生。當年沈三爺年輕的時候,那也是才貌雙全,但為人卻放蕩不羈,風/流成性,見身邊的丫鬟江氏貌美,便強占了去,這江氏也爭氣,不久后便懷了身孕,九個月后產了一女,便是沈若欣。待沈若欣五個月時,這江氏再次懷孕,之后又得一女,沈若微。
此后,吳氏進門,沈三爺也收了性子,除去辦公時間,其他時候都與吳氏膩歪在一起,這江氏的屋子,沈三爺是再不曾踏入過。
沈若欣一聽寧氏的問話,不由得渾身一顫,兩只小手緊緊的握在一起,緩緩抬起頭,擠出一抹尷尬的微笑,正尋思著如何回答,就聽到一個清脆,軟糯的聲音響起。
“大姐姐騙人,說好帶寶寶去摘荷花,可到最后,就剩寶寶自己在那兒,寶寶以后再也不要和大姐姐一起玩了!”說著,沈若依撅著小嘴,生氣的把頭轉向一邊。
看似小孩子之間鬧脾氣時說的氣話,實則卻暗藏玄機。一旁的大人們也都不是傻子,立刻就想通了其中關竅。
八歲的沈若欣就是再傻,此刻,也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敗露,一時之間手足無措,語無倫次的喊著“我沒推,不是我”之類的話語。
最后,老太太發話,罰沈若欣去天思閣思過一年,每天抄寫經書一百遍。對于這樣的結果,沈若依已經很滿意了,畢竟沈若欣再怎樣也都是國公府的姑娘,若是事情鬧大,對府里姑娘的名聲也不好。
見沈若欣被處罰,沈若依這才含著淚花,撲進老太太懷里,傷心的哭泣,嘴里還念叨著“大姐姐壞,大姐姐是騙子”之類的,老太太見寶貝孫女哭得如此傷心,心疼不已,趕忙讓丫鬟拿來沈若依最喜歡吃的點心,好聲哄著。等哄好了沈若依,老太太回憶起剛才沈若依哭泣時候說的話,這才驚覺到,原來沈若依傷心的是沈若欣騙她,說好陪她玩,最后卻……
老太太低頭看著身旁的沈若依,一臉天真無邪的模樣,那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清澈,明亮,心地更是善良,又孝順,乖巧,這樣可愛的孫女,又怎能不讓她疼愛,憐惜呢?
老太太心想著沈若依心善,又單純,這幾個庶女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于是乎,老太太發下話來,‘若是三小姐再出事,一旦查出,無論丫鬟,小姐,一律攆出府去。’
這話一出,府里的丫鬟,婆子對沈若依更加小心的伺候著,生怕一個不小心得罪了沈若依,攆出府門是小,就怕一個不小心把小命給丟了。而在場的三位府里小姐則是羨慕,又嫉妒,至于恨,卻只能偷偷的藏在心里。
婆媳四人又說了會兒話,這才帶著領著人回各自的院落。寧氏把沈若依送回‘煙雨閣’,吩咐孫嬤嬤小心看顧,又叮囑沈若依好一番,這才起身離開。
榮國公府里的事物都由寧氏一人打理,縱然寧氏才干,卻也不得清閑,再加上要準備厚禮感謝四皇子,那這禮品就得好好挑一挑。
送禮可是門學問,一個弄不好那可是要招來大禍的。榮國公世襲爵位的同時,還任九門提督,總管京都城內所有禁軍。沈二爺在戶部任侍郎,官居二品。沈三爺任大理寺少卿,官居三品。榮國公府三位爺在京都都任要職,一則是三位爺有本事,二則是皇上信任。
說起來,榮國公的三位爺和皇上可是一起長大的,這至幼的情份至是無人能比的。可如今,皇上有七位皇子,卻沒立任何一位為太子,而榮國公府能有今天的富貴,卻是依賴于皇上。所以,榮國公府只能保持中立,與各皇子保持一定距離,以免引起皇上的猜忌。
想來想去,最后,寧氏覺得挑選幾樣上好的藥材,雖則皇宮中什么都不缺,但他們也只是表達一下感謝之意,送藥材不會顯得太貴重,也沒有討好和巴結的意味,就算皇上知道,也不會有什么大問題。
等到晚間,榮國公回府之后,寧氏說與丈夫聽,也好讓丈夫幫著相看一二,榮國公接過禮單,看了看,點了點頭,表示贊同,又增加了兩支百年雪蓮和一支千年靈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