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規矩,府中庶女年滿六歲,便可進入族中學堂。昨日是沈若欣的六歲生辰,作為嫡母的吳氏送去了一套頭面,人卻沒有出現,沈三爺更是半句也不曾提起,還是吳氏提起,沈三爺才想起自己還有這么一個女兒,遂吩咐身邊的小廝去庫房中取份像樣的生辰禮送過去便是,大房和二房也派人送去了賀禮。賀禮多少,并不是江姨娘關心的,她現在關心的是沈若欣入學堂的事。
接到老太太送來的賀禮時,并沒有提到讓沈若欣入學的事,江姨娘本想著到晚些時候,沈三爺過來時,江姨娘便可以提一提,卻沒想到沈三爺只送來了份禮,人跟本就沒出現。她想過去求吳氏,可吳氏那性子那里會為了一個小小的庶女而得罪老太太呢?
這府里,能幫她的也只有寶慧郡主一人了。
江氏打定主意后,沈若欣去請安回來仍舊沒有任何音訊,江氏便帶著早就準備好的點心,拉著沈若欣去了沈若依的院子求見,沈若依聽到丫鬟來報,說是江氏求見,沈若依懶得理會,直接就給回絕了,江氏也不氣餒,把手里的食盒交給院外的丫鬟,陪著笑,第二日又繼續,連續送了一個月后,還日日都不一樣。
本想著不理會,過幾日江氏也就消停了,這都一個月了!偏偏老太太不管,寧氏也不管,就連吳氏也裝做不知道這會事的樣子,沈若依就算是再傻,也知道這是長輩們在考驗她的能力,同時,也讓她學著處理后宅之事。
后宅。
那是女人一生榮辱的地方。別說是他們這樣的世家,就是普通的大戶人家,男人有三五個侍妾,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就是在他們榮國公府,二叔與三叔對兩位嬸嬸也是情深意切,可在他們的后宅不也有幾位姨娘嗎?像她爹爹這樣,只有娘親一人的男子,在這世上怕是少之又少吧!
夜浩呢?他是皇子,將來會是王爺,說不定還會有更高的地位,將來的他又會有多少侍妾呢?他應該是歡喜她的吧!不然也不會每日與她通信,不時的給她送東西。但是,這份喜歡又能維持多久?
沈若依靠在軟榻上,雖然手里拿著書,卻一點也看不進去。若真算起來,她與夜浩也只見過兩次,彼此間都不是很熟悉,又或者說是她不了解夜浩。每日通信時,都是她在說她的一切,而夜浩根本不會告訴她他在做些什么。他喜歡吃什么?喝什么?喜歡什么顏色?什么花?愛讀什么書?他所有的一切她都不清楚,將來,她真的要嫁給他嗎?
她不知道她這是怎么了?居然讀不進去書,還在胡思亂想。沈若依煩躁得很,卻又不知為何?想不通,索性把一切都怪罪在江氏母女的身上。這不,江氏又來了,沈若依這次沒再如以往,而是讓人把其帶了進來。
江氏走進來,手里拿著一個食盒,福身道:“江氏拜見寶慧郡主,郡主安好?!卑咽掷锏氖澈型郎弦环?,熱情的打開盒蓋,又把里面的點心端了出來,做出一副與沈若依很親密的樣子,諂媚的說道:“郡主,這些是妾身親手做的,也不知道合不合你的胃口,郡主嘗嘗,若是喜歡,以后我天天都做了給郡主送來。”
沈若依慢慢放下手里的書,審視著江氏,一張芙蓉秀臉,膚若雪白,明朦皓齒,雖已經不是二八年華,卻身形婀娜,那芊芊細腰配上胸前的豐滿,比之那妙齡少女更多了份嫵媚之姿。沈若依坐直身子,狀似無意的問,“江氏,你這一日日的往我這來,是為何事?”
江氏一聽,心中大喜,趕緊上前福身一禮,恭敬的稟告道:“郡主,這欣姐兒已經六歲了,卻一直在院子里,妾身想……妾身想讓郡主給個恩典,讓欣姐入族學,畢竟,欣姐也是榮國公府上的姑娘,雖是庶出,卻也是郡主你的大姐姐!若是將來郡主需要幫襯,自家姐妹必定比外人要得用不是?”
沈若依抬眼看著江氏,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也不出聲,江氏心中忐忑,微微抬眼看向沈若依,不知該如何是好?江氏不敢動,連大氣也不敢出,生怕自己動一下,或是出一點聲音,思索著剛才自己所說的話是否有不妥之處,想了又想,她也沒覺得有任何不對。
好半響,沈若依才沉聲道:“茉莉,去請娘親和兩位嬸嬸前往祖母院子一趟,嬤嬤,帶上江氏與我一起去祖母院子?!?/p>
吩咐完,沈若依便徑直走了出去,茉莉和孫嬤嬤則按照沈若依的吩咐辦事。江氏先是疑惑不解,想了片刻之后,欣喜的跟了上去。江氏不知,可沈若依身邊伺候的人卻知道,此刻,沈若依怕是已經動了怒,看來這江氏以后的日子怕是不會好過了。
看她年紀小,把心思動到她這里來也就算了,沈若依本不想過分計較,卻沒想到,這還沒進族學,就把心思動到夜浩頭上了,她還沒出嫁,就有人急不可耐的給她塞人,她若是現在不處置,將來指不定還有多少呢?
她沈若依是榮國公唯一的嫡出女兒,皇上親封的‘寶慧郡主’,而沈若欣是什么身份?不過是三叔房里一個姨娘所出的庶女,也配稱她的大姐姐?她懶得計較并不代表她就好欺負,她是年紀小,卻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動壞心思的。
沈若依不知道,她并不是氣江氏算計于她,她生氣的是江氏想把沈若欣塞給夜浩做妾室。她已經在不知不覺間把夜浩納入自己的所有物,她討厭別人覬覦她的東西。在她心底,她覺得那是她的,就只能歸她所有。
她動了大氣,動靜自然不會小,寧氏,馮氏和吳氏一接到消息便立刻放下手中的事,趕往老太太處,三人前后腳進門,進去后,就見老太太坐于上首,沈若依坐其一旁,而江氏則跪在屋子中央,低垂著頭,伏在地上一動不動。
寧氏三人走進來給老太太見了禮,便回身坐到自己的位子上,沈若依從軟榻上下來,走到江氏身側,對老太太福身一禮,道:“祖母,娘,兩位嬸嬸,今日寶寶無狀,還請見諒。”
轉頭瞪了眼腳邊的江氏,接著說:“一月前,這江氏日日往我‘煙雨閣’送東西,我見她執著,今日便決定見見,卻不想,她求我讓大姐姐入族學,我雖是府里嫡女,又受封郡主,可我畢竟年歲小,府里有祖母,娘親和兩位嬸嬸做主。再則,江氏乃三叔房里的姨娘,若有所求,自去求見三嬸嬸,何故求到我這里來?”
她的話很清楚,這江氏在挑撥大房與三房之間的關系,讓沈云鶴兄弟產生嫌隙,妯娌之間產生矛盾。三個都是老太太的親生兒子,自小老太太就教育他們要兄弟和睦,互助互愛,這一聽有人挑撥兒子之間的關系,那氣就不打一出來。惱怒的瞪著江氏,恨不得生吞了去。
“最后,皇上雖以為我賜婚,但我年歲小,也為出嫁,這江氏卻跟我說,‘將來要讓大姐姐入府幫襯于我’,大姐姐雖是庶出,卻也是國公府的姑娘,江氏這般,這大姐姐的名聲還要是不要?我國公府的姑娘的名聲還要是不要?”
沈若依擲地有聲的質問,江氏抬起頭驚訝的看著沈若依,臉色隨著沈若依的質問越來越蒼白。她怎么也沒想到沈若依會這樣做?她以為沈若依帶她來老太太這里是為了給沈若欣求情,那里知道會害了沈若欣。本想著沈若依年歲小,不懂事,她多做些沈若依喜歡的吃食,哄得高興了,那事情也就成了,畢竟沈若依在府里太受寵,只要是她要求的,老太太都會同意,所以,她才會日日往‘煙雨閣’去。
看來,還是小看了沈若依??!江氏在心中無比懊悔,想說些什么做彌補,卻又不敢開口,生怕再開口,又會惹出大禍。
寧氏看著自己的女兒,小小嫩嫩的人站在那里,高傲得像個孔雀,又像個霸氣的王者。這樣的女兒讓她既熟悉,又陌生,但她心中更多的是欣慰與高興。至那次落水之后,沈若依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以前最不愛讀書,練字,現在整日關在房中,學習各種技藝,胡鬧貪玩的性子也收斂了不少,除了愛撒嬌,到是變得乖巧懂事了很多。
江氏去沈若依的院子求見,寧氏是知道這事的,她放任不管,就是想看看女兒要如何處理,先時,沈若依不理會,她還以為女兒不懂這其中的門道,現在她才知道,沈若依這哪里是不管,不過是想等到事態嚴重之時,才一并發作。女兒有心機,胸中有成算,這也讓寧氏放心不少,畢竟,將來沈若依要嫁的是那樣的人家,太過單純,善良,只會讓自己早早喪命而已。
“好,不虧是我國公府的嫡出姑娘,就該如此?!崩咸读撕靡粫?,回過神來后,一拍桌,笑著贊賞。
對于沈若依,老太太是越看越喜歡,這越是喜歡沈若依,也就越覺得江氏可恨,連帶著沈若欣和沈若微也不受老太太待見,當然,老太太就是再不喜歡,也不會把沈若欣兩姐妹怎樣?畢竟,她們也是沈家的血脈,但江氏可就不好說了。本要就此發買出府,又怕對沈若依的名聲有礙,便讓其禁足半年,之后送往家廟,美其名曰‘為老太太祈?!咸娖湟黄⑿模屔蛉粜廊胱鍖W。
這正應驗了那句‘福兮禍所至,禍兮福所倚’。
沈若欣能入族學,對于江氏來說已是最好的結果了。只是,之后,她再也無法照顧和保護她的女兒,接下來沈若微入學的事她已無能為力,將來她們定親,出嫁,她都無法陪其左右了!
一番鬧騰之后,所有人對沈若依都贊賞有佳,但只有她自己知道,處置了江氏,心里卻還是悶悶的,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又說了幾句之后,沈若依便借口累了,帶著人回了自己的院子,本想繼續讀書,卻怎么也讀不進去,遂又去練字,字也寫得亂七八糟,一點沒有平日的水準,去彈琴,可一曲下來,卻不成曲調。她知道,她的心亂了,所以才做什么都做不好。但為何心亂,她卻想不明白。
晚間時,沈云鶴與沈子煜回府后聽說了事情的原委,是又驕傲又心疼,柔聲安慰了好一會兒,待沈云鶴與沈子煜走后,沈若依簡單梳洗后,早早上了床榻,躺在上面,卻沒有一絲睡意,腦海里想的全是一群女人圍著夜浩的場景,心不自覺的抽痛著,眉頭輕蹙,緊呡雙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