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
云城新城經濟開發區,市立第三醫院。
云城的經濟開發區同其他二三線城市的經濟開發區一樣,一到晚上,如同鬼城。零零散散的幾家燈火讓人越發覺的與鬼城無二,除了市立第三醫院。
原本的市立第三醫院座落于老城的市中心,由于口人增長,使原本的市立第三醫院容納不下數目急劇增長的病人,加上交通的不便利,以及相關機器的更新換代,使得原本就擁擠的科室如今更是讓人無處落腳。經過多次的協商以及研究決定,將市立第三醫院整體搬遷至經濟開發區與老城的交界處。
白天的市立第三醫院并沒有讓人覺得很特別,除了進進出出的急救車以及焦急等待看病的病人外,它與周圍的寫字樓、辦公樓融為一體,令人看不出有什么特色。
但是到了晚上就不一樣了。醫院的晚上雖不至于說是燈火通明,但相對于周圍空洞洞的寫字樓以及辦公樓來說已經可以說是很好了。尤其是從開發區這邊看過去,猶如夜晚海上的燈塔,給人們指引著方向。但從郭文秋的眼中看來,這市立第三醫院的燈光猶如那個古希臘神話里的塞壬的歌聲,將自己拖向無盡的苦海,任由海水一點一點的吞沒自己。
郭文秋今天是夜班。
今年37的郭文秋年齡不算大,但對于單身狗來說,年齡也不算小了。
郭文秋祖上世代行醫,至于祖上幾代,他也不清楚,只是以前聽父親講過,他爺爺的爺爺的爸爸以前是在藥鋪當抓藥伙計,好像是因為他的父親得了重病,之后被一位郎中治好了。病好之后,便將自己的孩子送往藥鋪學習。也許,他爺爺的爺爺的爸爸就是最早開始行醫的那一代吧。
郭文秋從小就知道他以后會是一名醫生,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
他不知道這是不是他想做的,他只知道從小父親與爺爺就告訴他,你要努力學習,以后要當一個醫生,繼承家業,將祖訓謹記在心,而祖訓無非就是治病救人什么的,當然前提就是先當個醫生。
近來的郭文秋是越發的不想上班了,但相對于白天來說,夜班還是好一點的。沒有那么多的病人,也就意味著沒有那么多的糾紛。除了照例的查房,幾乎就沒有什么事情了。但這依然不是郭文秋想要的。
他想要的,只是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