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太守府。
華雄和關羽兩人依舊大眼瞪小眼,各自咬牙切齒,這兩個人似乎命數相克一樣,僅僅是第一次見面,就好像是多年未見的仇敵一般。
劉俊坐于首位,看著張步書寫的文書,眉頭緊皺。
北宮伯玉這完全等同于自殺式的攻城,讓安定原本只有六千的守軍,損失了將近八成!
剩下的將士也基本都帶著傷,能夠再戰的連一千人都湊不足,如果不是自己領軍到來,北宮伯玉聞風退軍三十里,昨天恐怕這安定城就要落入到北宮伯玉的手中了。
文書之中將北宮伯玉大軍的損失也計算在內,幾乎是守城軍隊的三倍!
這種殺敵一千,自損三千的事情,劉俊可以說是生平僅見,就連荀彧和荀攸這兩位大才,也不知道這個北宮伯玉到底在做些什么。
自古以來,降卒雖然會被當成炮灰去使用,但向北宮伯玉這么使用的,恐怕為數不多,因為這樣的做法只會讓降卒心生厭惡,會造成軍中動亂,而且北宮伯玉麾下的降卒不在少數,他的十萬大軍,有六萬大軍就是降卒!
“諸位,怎么看。”劉俊問道。
“北宮伯玉如今后退三十里扎營,略有深意,韓約率領的一萬五千鐵騎就在安定與北地之間游蕩,此去北宮伯玉的大營,雖然只有三十里,卻皆為平底,是騎兵奔襲的最佳地點,我軍若是攻襲對方答大營,恐怕會落入北宮伯玉的算計之中?!?/p>
荀攸率先開口。
“兩日時間,足夠韓約帶著騎兵抵達北宮伯玉處了,若是李文侯放棄北地,領軍馳援,三軍匯合,聚眾十萬而攻襲安定,我等作為守城一方,甚是被動,主動出擊亦是非常被動,為今之計,當派遣斥候巡視各處,另遣人前往北地,探查李文侯大軍的動態。”
荀彧說道:“公達言之有理,我等新到西涼,戰況不明,輕出則免不了落入對方圈套,況且連日疾行,軍中將士亦是疲倦,此事用兵,不智也。”
曹操搖了搖頭,道:“我與文若、公達的看法不同,我等雖不知北宮伯玉軍中虛實,派遣斥候巡視各處雖然可取,但略顯被動,我等新入西涼,就算對狀況不甚了解,卻不妨礙我們對其用兵,兵者,詭道也,文若所說之事,北宮伯玉恐怕亦知?!?/p>
“那么,我們何不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趁著夜色,今夜襲營,對北宮伯玉迎頭痛擊!有文遠相助,我想今夜若是劫營,必定成功!”
劉俊眉頭一挑,看向了曹操。
荀彧和荀攸則是眉頭微皺,彼此對視。
現在的他們,各方面都不是諸侯爭霸時期那般成熟,計謀方面也無法做到獨當一面,而且這一戰可是在座的各位生平第一戰,即便是平日里熟讀兵書,在真正的戰場上,很多謀劃都沒有百分百的完備。
修整是肯定要的,但曹操所提到的劫營,也讓在場的各位心中一動。
張步久鎮安定,對安定的一切可以說了如指掌,他也在思量著劫營的可行性,找不出什么明顯的錯誤,從這幾日北宮伯玉的統軍之法來看,完全是泥腿子出身,根本不懂任何戰法,要不然也不會以六萬大軍進攻六千守軍的安定,能夠損失兩萬余人!
“孟德言之有理,若襲營,關某自當為先鋒!”關羽沉聲說道。
“韓某亦愿為先鋒,首戰報捷!”韓當不甘示弱,高聲說道。
“云長、義公豈不是要越殂代皰?這先鋒之事,自當是我所領!”張遼仰頭一笑,說道。
劉俊笑著擺了擺手,道:“你們三位不要爭,這戰事怎么可能少的了你們?!?/p>
關羽、韓當、張遼彼此對視一眼,各自微笑點頭。
“劫營之事,或可一試,但劫營大軍要有策應?!避鲝櫭颊f道。
荀攸低頭思考片刻,亦說:“小叔說的不錯,我思慮良久,覺得韓約麾下的一萬五千鐵騎是最大的變數,北宮伯玉就算領軍不得章法,亦不能小覷,我能應當在安定西北之處立一大營,以防安定與北地之間游蕩的韓約領軍殺到,而且西北大營也可與安定形成掎角之勢?!?/p>
劉俊撐著下巴,微微點頭。
那個韓約,劉俊進了安定城之后才明白了到底是什么人,他就是后來的韓遂!
他率領騎兵有幾把刷子,而且為人謹慎,野心不小,他被北宮伯玉推舉成為反賊的頭領,心中恐怕有著自己的思量,那些騎兵,恐怕北宮伯玉再也沒有機會要回去了,而且今夜如果劫營,韓約是否回來救援,劉俊也說不準。
此人從一個泥腿子成為后期的西涼諸霸之一,智謀自然不能小覷,韓遂與董卓不同,董卓身邊有李儒這等軍師,才能在西涼所向披靡,但韓遂靠的是自己,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中出人頭地,豈是北宮伯玉那種白癡?
“那么,劫營之事便交給張遼,西北大營則由關羽前去,荀攸輔之,曹操領步卒一萬,策應張遼,荀彧、韓當留在我身邊,隨時應對戰事?!眲⒖∏弥腊傅氖种敢煌?,說道。
關羽等人臉色一喜,摩拳擦掌。
其實在荀彧、荀攸、曹操看來,劫營的事情不像關羽他們三個想的那么簡單,為將者,沖鋒陷陣便可,但身為謀臣,所思慮的事情要多很多,劫營之事,一來可以試探北宮伯玉的虛實,二來可以試探西涼反賊之間是否如同鐵板一樣,三來便是可以直接的對比兩軍之間的差異。
他們三個雖然胸有良策,但對己方軍隊戰力不明,以及提防戰斗力虛迷的狀況下,亦是不敢輕言,如今漢室乃是多事之秋,殿下是復興的希望,稍有不慎就可能是滅頂之災,而且這次西涼之行,本就危機重重,他們也不敢賭。
騎兵劫營,其優秀的機動性和靈活性,即便是有什么突發的狀況,以這七千騎兵的精銳程度,大致上也可以化險為夷,更何況北宮伯玉軍中沒有騎兵的存在,這已經不是什么秘密,韓約如果真如殿下所說,不會回援,那么劫營之事應當十之八九能成。
如果他回援了,那么西北大營就會充當一個緩沖的作用,騎兵不擅長攻城拔寨,大營之中又有關羽和荀攸的存在,能夠抵抗韓約的騎兵,而且安定距離西北大營的距離也不遠,殿下頃刻間便可以領大軍前來支援。
這七千騎兵之中,兩千多白翎軍可是和匈奴血戰過的精騎,幽州之行雖然損失了六百余人,但敗在他們手上的敵人,卻要以萬計算,更是有黃巾力士這等精銳的存在。
張遼可是日后八百人劫孫權十萬大軍營寨的狠人,現在雖然還是雛鳥,但以七千騎兵對陣對方四萬連日征戰的降卒,難度恐怕不大,而且張遼為人謹慎,雖然初次掌軍,但已經有了一些章法,這樣的機會可以加速他的成長。
而且,比起統帥的能力,劉俊對于這七千騎兵的總體素質也非常的有信心。
領軍大將為魂,士卒則為軀體,無論多么厲害的統帥,他也不可能靠著一個人去統帥一支大軍,軍令一下,參與戰爭的還是這些普通的士卒,而聯系統帥和士卒之間的什長、屯長、軍侯、軍司馬等人,才是統帥的最大助力。
這七千騎兵是精銳中的精銳,就算是沒有統軍大將,在軍令之下,也能在各級將官的指揮下完成主帥所交代的事情,這就是基層將官在大軍之中的重要性,司隸十一萬大軍,乃是盧植、皇甫嵩、朱儁三人所靜心操練而來,劉俊當初與盧植學習兵法,這善用基層將官的事情,盧植可不僅一次提醒過劉俊。
這七千騎兵的基層將官都非常優秀,張遼在這幾日領軍的過程中,也基本上讓這些將士們熟悉了張遼的統御之法,雖說還有些稚嫩,但卻已經能夠服眾,再加上有大量優秀的基層將官,又有張遼這樣的猛將,這支騎兵的戰斗力不會遜色于西涼騎兵。
就算韓約領軍回援,張遼也有能力率軍突破韓約的圍攻,而且在韓約的騎兵失去機動力的狀況下,以劉俊麾下五萬精銳,在安定西北處將之圍攏,那一萬五千騎兵面臨的將士暴風雨般的襲擊,畢竟夜間失去了機動力的騎兵,在步卒面前都是一個個活靶子。
同樣的,張遼所率領的七千騎兵去襲營也面臨這樣的問題,若是被北宮伯玉看破,四萬降卒設伏,那么張遼率領的七千騎兵也將會是活靶子。
這一戰,是東宮幕僚們的第一戰!
第一次真正的血戰,幽州、并州和黃巾軍的交戰,充其量不過是小打小鬧,而且后來面對的黃巾力士,那根本不算是戰爭,那已經牽扯到了道家真法,甚至有幻陣的存在,那樣的戰爭,普通的士卒即便是再精銳,也是無法戰勝道家術法的!
“第一戰,大勝而歸!”劉俊站起來,高聲道。
“大勝而歸!”曹操等人心中澎湃,亦是高聲呼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