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沉吟一番,“遼東侯的建議讓我很是心動,只是我怕我郡內子民不愿吶!”
公孫度整個身子輕微一抖,他早就知道公孫瓚決不可能這般輕易同意,典型的就是屬于石頭縫里都要挑出蚯蚓來的角色,雁過拔毛,公孫瓚就喜歡做這種事了。
“這還不簡單,聽聞薊侯治內百姓少吃穿,我愿意支援二十萬糧草來幫助薊侯子民渡過難關。”
公孫瓚高興回應:“可矣,我愿與遼東侯為盟。”
諸般商議已定,公孫瓚與眾人又繼續(xù)飲酒作樂直到深夜才離去。
直到出來之后,公孫續(xù)才來得及提問,“爹爹!老師!難道我們真的要與遼東的公孫度為盟?”
公孫瓚看向龐統(tǒng),龐統(tǒng)笑笑神秘道:“這個,要看他們怎么想了。”
公孫續(xù)很納悶,“他們”!是誰?父親公孫瓚與遼東公孫度?還是只是說公孫度一方?
不過看著龐統(tǒng)一副不再多言的打算,他知道今天是問不出個什么了。
回來以后,公孫瓚就見到了周倉,“元福,怎么了,你不是在負責采礦場那里的巡查嗎?”
周倉雙手抱拳拱手道:“主公,在今晚有人企圖對采礦場突襲,我們這一次死傷了上百人,也幸虧是我應對得當,才擊退了敵人。”
公孫瓚神情一緊,“采礦場泄漏了嗎?”
周倉將頭埋更低了,“恐怕是泄漏了,敵人是分作幾個方向同時進攻的,事起突然,難以防范。”
“那知道是什么人來突襲的嗎?”
“我聽到他們說的都是些不懂的話,通過尸首外貌體征確認來看,應該不是漢人。”
如今事情發(fā)生,周倉只能老實應答。
公孫瓚看到周倉難過神色,拍了拍他的肩膀,勉勵道:“你做得很好,只是這種事情絕不能再有下次,采礦場一事事關重大,絕不容有失,你可要留心戒備。”
“是,主公,末將謹記!”
說完之后,周倉就下去了,在場的人現(xiàn)在也只剩下公孫瓚與龐統(tǒng)、陳群三人,公孫瓚發(fā)現(xiàn)陳群在一個人默默思考問題,不由好奇道:“長文,還有什么問題不對嗎?”
陳群抬頭望了公孫瓚一眼,低聲沉吟道:“主公,我覺得這件事恐怕另有隱情,我們與公孫度飲宴的事情,應該只有很少人知道才對,為什么那些胡族也能知道這個消息,況且選擇的時間如此巧妙,就挑在主公不在昌黎坐鎮(zhèn)的時候。”
值得一提的是,陳群現(xiàn)在是公孫瓚帳下主薄,田楷與田豫一起在右北平坐鎮(zhèn),關靖現(xiàn)在則是在遼西郡,三郡內亂已久,想要恢復到靈帝時候的生機,是需要好一段時間了。
龐統(tǒng)在旁邊點點頭,“我也覺得如此,細細想想,巧合太大了,這件事無論如何都與公孫度脫不開干系,甚至有可能就是他一手策劃。”
公孫瓚緊皺眉頭,這件事的難纏程度讓他有些郁悶,就算現(xiàn)在明知道這事可能與公孫度有關,可是因為他們做事隱秘,他也沒有直接證據(jù)可以擺出來證明此事。
陳群這時候又繼續(xù)道:“這件事既然和公孫度有關,那么他在知道了這里有采礦場以后,就絕對不可能無動于衷,肯定會想辦法下手。”
公孫瓚越發(fā)覺得頭疼了,現(xiàn)在不論如何,也就是公孫度都將會采取行動。
龐統(tǒng)在這個時候卻提出了不一般的意見,“主公,既然如此,我們何不......”
公孫瓚仔細思考了一番,也覺得沒有什么問題,高興應道:“好,就這么辦,我這就吩咐軍隊準備。”
昌黎郡邊塞,這時候裴元紹和龔都正領著一千騎兵在一處小土丘上壘一個不小的“土包”,只是離近了看,這哪里是土,分明就是些人頭壘成的小山頭,這些人的面目模樣已經有些蒼白,個別的開始出現(xiàn)腐爛,看著這般恐怖景象,直讓人頭皮發(fā)麻。
“哎,裴光頭,你說主公這叫我們來這里給這些鮮卑人跑這里立京觀,說是要報復鮮卑人入境之罪,我感覺是不是太過了。”
說話的是龔都,此時就算離這“山頭”十數(shù)米遠,也能聞到一股難掩的死人味。
裴元紹搖搖頭,“龔都,你想什么呢!主公叫我們這么做做就是了,這次鮮卑人貪圖重寶,侵害我漢人子民,自然是該接受這樣的報復。”
昌黎邊塞筑景觀的消息很快也就被傳了開來,一開始鮮卑人還不信,后來看到這里果然有人頭山,又有石碑樹立在這里,寫著“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
哪里還不確信,一時間附近的鮮卑人跟著躁動不安起來,而公孫瓚的行動當然還不止這些,干了這件事以后,裴元紹和龔都隨后又逢公孫瓚命令去襲擊鮮卑人的部落,他們專挑那些小部落下手,一千騎兵沖過去,鮮卑人還沒有反應過來,就已經被屠戮一空,隨之而來的更是像那些鮮卑人對漢人做的一樣,將他們的老幼婦孺掠回幽州本地,這件事一而再,再而三,也終于引起了鮮卑人的恐懼,一些小部落開始向大部落靠攏,或者干脆遷徙向更遠的地方,而那些大部落的鮮卑騎兵也不是沒有想過要去針對這一批人,只因為裴元紹等人實在狡猾,絕不肯輕易深入,而在昌黎旁邊,更是駐扎了數(shù)千人防范鮮卑人反撲。
到得后來,這數(shù)千人也開始陷入其中,一時間附近各方勢力的目光都被吸引了過去。
總之,鮮卑境內現(xiàn)在是要多熱鬧有多熱鬧,這件事情當然也沒有瞞過一直對公孫瓚有所關注的遼東公孫度,也正是公孫瓚的這番舉動,讓他察覺到了一絲機會,親自命柳毅為大將,組織五千人的精銳部隊,深入昌黎,準備想要拿下那個他一直想要拿下的采礦場,畢竟只要能夠有了穩(wěn)定的礦脈,那么他到時候想要組建多少軍隊就組建多少軍隊,又還會怕誰,甚至就是出去與諸侯爭霸,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