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行繼續道:“大樓外門口處、路口的大樹上安有攝像頭。
“大門內有保安二十四小時值班。一樓最邊上的房間是監控室,里面可以看到所有探頭攝下的監控畫面。
“每層樓的走廊里都有監控探頭,設在走廊的盡頭。電梯里也有監控。
“消防樓梯內沒有安裝監控探頭,辦公室內也沒有安裝監控。總經理辦公司在九樓從左往右數第三間。”
陸思齊用手輕輕地扣著桌子,沉思了一會兒道:“看來,我們只能走樓梯上去了。”
“準備一下,我們先把車開過去,兩點鐘開始行動。我和肖哥上樓,朱玥留在車里接應。”陸思齊命令道。
“是!”兩人齊聲應道。
夜半,暮色正濃,整個城市早已告別了白日的喧囂,靜靜地沉睡在濃濃的夜色里。
盛隆國際拍賣公司的大樓下,出現了兩個黑衣人。
其中一人抬頭看了看一片漆黑的大廈,蒙著黑色頭套的眼洞里,墨色的雙眸在夜色中更顯得炯炯有神。另一人身材魁梧,動作亦十分敏捷。
這二人便是陸思齊和肖行。
兩人用手勢交流了一下,就見肖行身體彎曲,陸思齊攀上他的肩頭,伸手從腰上的工具袋里拿出一塊鐵片,輕輕撥弄,窗戶被輕輕打開了。
陸思齊騎上窗沿,伸手把肖行拽了上來,然后悄無聲息地跳落在樓梯內。
樓道里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可兩人卻像有夜視眼一般,悄然而迅速地上了樓。
拉開九樓的樓梯門,從門縫里看去,走廊里靜悄悄的,只有監控探頭默默地閃著紅色的光。
陸思齊朝肖行比了個手勢,肖行旋即轉身來到樓梯間的窗戶下,縱身一躍攀住窗沿翻身跨了上去。他從腰上取下一根兩頭有爪鉤的粗繩,一頭勾住這邊,射出另一頭正好勾住走廊東頭的窗框,然后把腰上的環扣扣在繩上,迅速地滑了過去。
肖行攀住窗沿站上去,伸手把監控器的探頭輕輕一轉,方向對著了天花板,他微微一笑躍了進去,打開了樓梯間的門。
兩人匯合后來到總經理辦公室門前,陸思齊用一根鐵絲輕輕把門撥開,推門而入。肖行守在了門口。
陸思齊打開微型手電筒,走到電腦前。開機后,他十指靈活地躍動猶如演奏鋼琴般,迅速輸入了一連串字符,密碼被破解!
他快速地翻看文件夾,找到需要的文件拷貝在U盤里,然后拔出、關機。這一切做得干凈利索,前后不超過五分鐘。
抹去留下的痕跡后,陸思齊朝肖行比了撤退的手勢。
兩人走出辦公室,準備按原路返回。
肖行剛把監控器鏡頭重新對好,反身滑回樓梯窗下跳進樓梯口,走廊里的燈就亮了。
兩個保安人員從電梯里走了出來。
一人道:“我接班時這個監控還好好的,怎么就壞了呢?”
兩人走到探頭下,抬頭看了看。
“沒問題啊,你是不是看錯了?”另一人道。
“再看看,”那保安搬了把椅子站上去仔細看了看,“確實沒問題啊!”
兩人又走進總經理辦公室,開燈看了看,發現一切正常,這才熄燈關門下了樓。
而此時,陸思齊和肖強已經來到了監控室。陸思齊迅速地調出監控錄像截去了鏡頭對著天花板的一小段。
本來還愁怎樣把保安引開,好抹去監控上的痕跡,沒想到保安自己離開了。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啊!
兩人相視一笑,迅速地離開了監控室。
這時,兩個保安也回來了。他們走到監控前一看:
“咦,這個畫面沒錯啊!”
“我就說是你眼花嘛!”
“不會吧?”那保安說著又調出錄像來看,“真的沒有問題欸!唉,一定是這兩天太累了,搞得眼都花了。”
“等忙完這次拍賣就可以休息一下了。”兩人打著哈欠坐回了監控旁。
此時,陸思齊和肖強已經坐進了停在僻靜處的小車里。兩人換下夜行服,朱玥駕車趕回了公司。
一進辦公室,陸思齊就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腦,插入U盤。
文件夾打開了,一張文物的相片赫然出現在了眼前:是一枚古樸的玉虎圖片,下面備注里寫著西周虢國墓地出土玉虎。
這可是件極為珍貴的國寶文物啊!
三個人都意識到事情的棘手。
陸思齊合上電腦道:“走,先回去休息!明天我們請吳倉實教授來介紹一下這件文物。”
第二天,吳倉實教授聞訊趕了過來。
吳教授是一個斯文儒雅的老頭兒,中等個子,面目慈和。他是目前國內最權威的文物鑒定專家。
“聽說你們發現了一件國寶?讓我看看。”吳教授急切地說。
陸思齊打開電腦,請吳教授坐到了電腦椅上:“您看,就是這件虢國墓地出土的玉虎。”
“虢國墓地?”吳教授陷入了沉思。
陸思齊連夜查找了資料,對虢國墓地也有了一點了解,他說道:“虢國墓地是五十年代發現的,出土了許多文物。后來挖掘的九號墓就出土了許多玉器。這個玉虎會不會就是——”
“對,就是九號墓出土的。我曾參與過九號墓的挖掘。”吳教授抬起頭肯定道,
“五十年代中期,為配合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中國科學院和文化部聯合組成了‘黃河水庫考古工作隊’,對三門峽庫區上村嶺北部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古調查和發掘。”
“虢國墓地就是在那里發現的嗎?”聞訊趕來的柳依然忍不住好奇地問。
“對。虢國墓地實際是一個墓葬群,匯集了西虢東遷的歷代國君和眾多的高級貴族的墓地,里面的陪葬品不計其數,有一大批是稀世珍寶!當時全世界都轟動了。”
“西虢東遷是怎么回事?”
吳教授好為人師的欲望瞬間爆棚,他看著柳依然滔滔不絕道:
“周朝初年,周文王的弟弟虢仲、虢叔被分封于東、西二虢。東虢春秋初年就被鄭國滅了,而西虢遷到了河南三門峽及山西平陸一帶。這就是西虢東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