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楊永安和張氏就起床了。
昨天晚上雖然鬧了半宿才睡,但是他們還是按時起了床。
家里還有兩個孩子等著吃飯去鎮上呢!
楊永安和張氏的動作吵醒了睡在院子里的三個人。
兩個家丁外面凍了一宿,要不是身上裹著厚厚的棉被,都不知道會被凍成什么樣了。
為了兒子,徐振山可是花了一番心思的。
自家兒子雖然只在楊家住一晚,但是該準備的,徐振山可是一件也沒落下。
光是錦被就搬了三床。
兩床拿到了楊永安他們那間屋子,剩下的一床,徐振山自己蓋。
至于兩個家丁就不在徐振山的考慮范圍之內了。
做家丁的,自然是有守夜的覺悟,所以在莊子上找了兩床被子。
馬車里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品倒是一應俱全。
馬車是徐振山的專車,在打造之初就考慮到了這里寒冷的天氣。
四壁都是雙層實木,馬車車頂也是加厚的。
車窗開的也比較小,車里還鋪了厚厚的毛毯。
車上還配備了暖手爐。
所以人住在馬車里也不會覺得有多冷,加上一床厚厚的錦被,這樣將就對付一晚也足夠了。
只是空間有點小,徐振山只能微微蜷縮身體才能躺在馬車的坐凳上。
不過,徐振山也沒有介意,他出門經商時,也會遇到錯過宿頭,在馬車將就一晚的情況,所以也沒有太在意。
再說了,昨天因為徐子裴發燒,鬧了半宿,徐振山也沒睡多久。
迷迷糊糊的在馬車上湊合著過了兩個時辰就被楊永安夫妻吵醒了。
被聲音吵醒的徐振山卻沒有一絲脾氣。
從昨天他接觸到的來看,他就能感受到楊家人的善良。
他的兒子如果不是遇到這樣的人家,他可能就會是白發人送黑發人了。
所以,現在的徐振山心里只有感激,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東西了。
徐振山看楊家的情況,他們應該過的比較清苦。
這樣的人家能拿出一筆數目不小的銀錢來救治一個來歷不明的孩子,而且還不求回報,就是最大的善意。
而且在知道自己是孩子爹后,也從沒向他索求什么回報,人品還是不錯的。
這樣的農家人不多見。
因為條件和時間的限制,徐振山只能做一些最基本的安排。
雖然他知道農家人早上起的早,卻未料到居然會這么早。
徐振山昨天安排送早飯的人遲了一個時辰,可能是趕不上楊家的早飯了。
簡單的理了理自己的儀容,徐振山走出了馬車。
徐振山一出馬車就看到挑著桶正要出門的楊永安。
他走上前去,開口問道:“楊大哥,這是要去挑水嗎?”
楊永安有點受寵若驚,回到:“是呀!家里還等著用水呢!”不過聲音卻明顯比徐振山矮了一頭。
也是,與徐振山相比而言,楊永安是不起眼的,微不足道的。
聽完楊永安的回答,徐振山便吩咐兩個家丁去幫忙。
但是楊永安婉拒了,地主家的家丁不是他受的起的。
這點自知之明,楊永安還是有的,他和徐振山是不同的。
之后,楊永安便去河邊挑水了。
這邊,張氏從農具房出來,然后把雞喂了。
為了避嫌,張氏也沒與徐振山多說什么,兩人相互打了招呼,張氏就去廚房忙活了。
一時之間,徐振山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不過,常年在商場上混的人又怎么會被這樣的尷尬困住呢!
徐振山很快就鎮定下來,安排其中一個家丁去莊子上催早飯。
自己去廚房找張氏拿個可以洗臉的東西。
因為昨天臨時決定住在楊家,所以讓人從莊子上拿的東西不多。
洗臉的帕子是有的,可盆卻沒有。
所以徐振山才會硬著頭皮去找張氏拿可以裝水的東西。
這時候也是講究不了那么多了。
徐振山洗了臉,留下來的家丁就只能用手洗了。
洗完臉,徐振山就睡不著了,在征得張氏的同意后,徐振山就在屋子里照看兩個孩子。
可能是因為兒子出事,還心有余悸吧!
倒水的事情當然就不是徐振山該做的事了,家丁會做好的。
還有煎藥的事,也是家丁在做。
時間悄無聲息的流逝,轉眼之間,楊家的其他孩子都醒了。
張氏做好飯,徐振山也沒等到莊子上送飯的人。
張氏在屋外邀請徐振山一起吃飯。
徐振山也沒有自持身份,索性就和楊家人一塊兒吃。
張氏卻沒有上桌,去屋子里照顧小女兒。
家丁自然是沒有資格上桌的,去照顧自家少爺吃飯、喝藥了。
楊家買不起什么珍貴的補品,雞蛋就是頂好的了。
所以,兩個小家伙還是吃的蒸蛋。
對此,徐振山也沒有多說什么。
雖然雞蛋比不上家里的補品,但是這是楊家能拿的出的最好的東西了。
人要懂的知恩報恩。
飯后,楊世樂和楊世慶結伴去鎮上。
徐振山讓家丁駕馬車送楊家兄弟進城。
因為徐振山安排家丁給城里的夫人報信,所以兄弟倆坐了一趟順風車。
楊家,送走了去鎮上的三人,楊家人開始了往日的生活。
過兩天才是撒谷子育苗的時候,所以楊永安這兩天還是有點閑的。
但是因為徐振山的關系,楊永安只能放下手中的閑活當陪客。
雙胞胎背著背篼上山撿柴了。
楊雨欣和張氏在屋子里做繡活,順便照顧炕上的兩個孩子。
楊永安和徐振山只能在廚房的飯桌前喝粗茶交談了。
楊家條件有限,只能委屈徐振山了。
徐振山也是在外面跑過的人,也沒有介意。
一個是本分老實的農夫,一個是家財萬貫的地主。
兩人之間即使存在著天壤之別,但是卻意外的很談的來。
(作者:男人的友情,女人不懂。)
太陽漸漸從東邊升起,溫暖了大地。
靜謐的小村莊也開始熱鬧起來。
不過多久,家丁才將早飯送到楊家。
徐振山沒吃,讓張氏拿給了兩個孩子。
兩個孩子早吃飽了,也沒有消滅多少。
回到楊家的家丁還是駕著馬車回來的。
之后,徐振山讓家丁去薛大夫來看徐子裴的傷情。
好一番麻煩,才確認同意讓徐子裴移動的。
在交代了一系列的要求后,薛大夫才放下心。
之后,和楊家夫妻道過謝,徐振山就和兒子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