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執重生前學習的專業是英語文學,從大學一直到博士,都在研究英語文化知識。
當年父母雙方為了將他培養成國際化的人材,特意督促他報選了這個專業。
顧執本人對英語談不上喜歡,但是不得不承認,良好的英語基礎為他的留學生涯以及回國后重振家業的過程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有很多華國人從小就討厭英語,可是美利堅畢竟是地球上最強大的國家,對個人也好,對國家也好,學習英語都是很有必要的。
華國人想要超越美利堅,首先就要做到充分了解它。
通過學習它的先進技術,吸收優點,加以運用,拋掉糟粕,加以警戒。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所以不論是在1999年還是2017年,英語都很重要,很有用。
顧執在上學期間除了學習和社交之外,最大的愛好就是看小說、看電影、看電視劇、看綜藝、看八卦,總而言之就是對文娛圈很感興趣。
不論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小清新文藝范兒,還是純粹商業大作,他基本上都有涉獵。
荳瓣電影top250他至少看了90%,IMDBtop250他同樣看了90%以上,剩下的10%都是一些實在難以引起他興趣的作品。
小說方面從網絡小說到科幻小說,從國內外名著到諾貝爾文學獎作品,林林總總顧執也看了有將近兩三百本書。
還有其他的精良電視劇,綜藝節目等等,數不其數。
在家庭發生變故之前,每年顧執在文娛方面的消費就要超過好幾萬元。在他回國之后,這筆開銷他也盡量保留著,只是在時間尺度上壓縮了不少。
在他看來,錢是掙出來的,光省錢,對于他家的大窟窿來說,只不過是杯水車薪罷了,沒有太大的意義。
顧執的理想就是加入文娛圈,建立屬于自己的文娛帝國,將文化輸出到國外,讓華國的電影霸占國外的影院。
一如現實中,國外電影霸占了國內的票房一樣。
每每看到國產文娛產業在不斷制造垃圾作品,顧執是即唾棄又心疼。
前世他沒有時間也沒有資本去參與文娛產業,華國大多數的影視資源都被各方資本牢牢握在手中,每年鮮有好的作品出現,卻又處處被資本綁架,被流量挾持。
觀眾們都在期待著叫座又叫好的作品,可是一眼望去,往往只有垃圾。
華國的著名導演馮曉剛在顧執重生前一段時間曾經說過:
“華國生產了很多垃圾電影,那是不是因為有很多垃圾觀眾?”
顧執知道表面上馮曉剛是在批判國內的觀眾垃圾,才導致了國內的電影垃圾這一現象。
而實際上他意在炒作,通過放大炮搞碰瓷營銷,給他的新電影《方華》制造熱度。
但這句話本身不是在扯淡嗎?
馮大鋼炮一邊為了票房拍著自己看不起的商業電影,一邊又去拍垃圾得沒人看的文藝電影,喂觀眾們吃屎。
等電影票房出來了,低于他的預期,就開始罵觀眾是垃圾,不去看他拍得所謂的好電影。
典型的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
真要是拍得好,難道國內的觀眾們不會用腳投票嗎?
在顧執重生之前,吳亰自導自演的作品《戰郎2》正式上映。
這部作品吳亰花費了2年時間拍攝,是少有的用心、大膽之作,即保證了劇情的完整性,也撐起了好萊塢式的電影場面。
而且電影元素眾多,相互交叉補充。
這是一部戰爭片、動作片,同時也是一部劇情片。
多種元素揉合在一起保證了它能夠吸引到眾多不同的電影類型愛好者。
毫無疑問,這是一部達到了好萊塢電影工業水準的國產精品大片。
按照馮曉剛所說,國內的垃圾觀眾就是不懂得欣賞電影,可是這部《戰郎2》卻結結實實地打了他的臉。
上映4小時破億,,25小時破3億,3天6億,85小時10億,5天15億。
更是力壓美利堅華納兄弟影片公司發行的《敦克爾刻》票房2倍之多,作為國產電影首次登上了全球周末票房冠軍的寶座。
如今各大電影票房網站預測《戰郎2》有望打破《美人漁》的30億票房記錄,登頂國產電影票房冠軍。
在當下國內的電影界,用心拍電影的很少,吳亰更是在用生命拍電影,觀眾怎么可能不支持。
不少觀眾甚至還會去電影院二刷三刷四刷,就是為了支持這一部好電影。
觀眾們都等得太久了,太久沒有看到一部真正用心創作出來的國產好電影了。而這一切憋屈的心情,終于隨著這次《戰郎2》的上映完全爆發出來了。
國內觀眾們在用票房,用人民幣吶喊宣告——“老子不是垃圾觀眾,真正垃圾的是那些只會圈錢和自我陶醉的垃圾導演!”
顧執已經重生,回到了1999年,他并不會知道《戰郎2》的最終票房成績,可是他不愿意看到國產文娛市場再如同前世一般,成為一個大垃圾堆,幾年才能出一部好作品。
“上輩子面對頹勢的文娛市場,只能在一旁感嘆,默默貢獻票房。如今老天讓我重生了,這輩子我就要完全改變華國的文娛市場,讓整個文娛界產業升級,讓所有爛作品都見鬼去吧!”
顧執握緊雙拳,雙目如火如炬,一種不同尋常的自信油然而生,氣質更顯卓越。
最為重生者,他有信心。
上一世他為了家業一直操勞,重生之后,知道發展大勢的他,想要引導母親林芝的產業進一步擴大自然不在話下。
可是,一個服裝業又怎么可能滿足得了顧執。
光是進入文娛界所需要的資本,就是一個天價數字。顧執既然決定要改變華國文娛界,自然就不能讓自己陷入被資本綁架的無奈境地。
華國不是不能出好作品,但是為了迎合所謂的市場還有投資人的各種裙帶關系,最終資本往往會強、奸一部作品。
即使你身為導演,身為編劇,也只能乖乖聽投資人的話。
沒錢就沒法做出作品,有錢又得被資本挾持,這可以說是華國文娛創造者的悲哀。
顧執不會幼稚的覺得僅憑自己上一世的作品知識儲備就能改變整個華國文娛界。
解鈴還須系鈴人,對顧執來說,最有用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讓自己成為最大的資本方。
然后——去他、娘的狗屁投資人,想操縱他的作品?趁早吃屎去吧!
重生回來這三天,他一直都在考慮這個問題,如今心中也有了七七八八大概的預想。
不過,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顧執首先得說服他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