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兩點半,顧執終于簽完了最后了一個書迷帶來的小說。
此時很多已經簽過名的書迷都已經離場了,現場的人少了一大半,留下的大部分都是京城電影學院的學生。
在簽售的過程中,顧執還注意到了幾個上一世經常在銀幕上看到的身影。
有黃海啵、姚辰、海青、杜純···還有幾個看著眼熟,但是卻叫不上名字的人。
現在他們都還是京城電影學院的學生,有大一的,也有大二大三的,年齡都比顧執要大。
和未來的明星見面,是一件很奇妙的感覺,更奇妙的是這些人還都成了他的書迷。
“明星,明星,原來剝去那層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神秘感,現實中和普通人也沒什么兩樣嘛。”
“這幾個人打扮得可真有點非主流,也就海青還好點······”
顧執默默在心中吐槽著。
簽售完成之后,他的右手手指基本上都快要抽筋了,完全僵硬住了。
而且到現在都還沒有吃飯,肚子都已經餓空了。
他簡單的和剩下的書迷打了一聲招呼,說了幾句感謝的話語,順便囑咐他們早點去吃飯,接著就起身和出版社的工作人員一起離開了。
原本咣明日報出版社替顧執約好了一個飯局,副社長何建平和京城電影學院的幾位領導都會出席。
簽售會能夠順利在京城電影學院召開,還是多虧了一下何建平,是他在其中和學院的領導好好協商斡旋了一番。
于情于理顧執都得好好謝謝何建平,以及京城電影學院的領導,所以當時他就爽快地答應了這個飯局。
只是沒想到耽擱到現在,飯局肯定是沒了。
好在出席飯局的都是明事理的人物,當出版社的工作人員去通知何建平的時候,大家都不以為意,還盛贊顧執小小年紀做事就有始有終,不愧是全國青年作家的代表人物。
現在的人都還比較樸實,是對是錯自己心中都有個定論,不會因為一件無傷大雅的小事,就此記恨上別人。
飯局是沒了,顧執和出版社的工作人員還得吃飯。
這群工作人員陪著顧執一直等到現在,大家都餓著肚子,挺不容易的。
后來顧執在學院附近找了一家東北菜館,要了一個大包廂,請大家飽飽地吃了一頓。
顧執為人也沒什么架子,時不時還能冒出幾個冷笑話,一行人在一起其樂融融,讓大伙對他好感大增。
有幾個還沒買他小說的人,吃飯的時候就在嚷嚷著回去要把兩本小說都買了,引得眾人接連起哄,歡聲笑語不斷。
下午飯吃完之后,顧執又去找了一趟何建平。
畢竟鴿了出版社攢動的飯局,不管是什么原因,總得去道個歉、賠個罪。
兩人寒酸一陣過后,顧執就麻煩何建平領著自己又去了一趟京城電影學院。
他想給學院的幾位領導當面配個不是,順便結交結交他們。
能在京城電影學院當領導的,大部分都是華國早一輩的影視圈人物,看似沒啥話語權,實際上很多明星和導演都是他們的后輩。
能夠結交這些人物,哪怕只是給他們留下一個好印象,對自己以后在影視圈的發展都不會有壞處。
另外,顧執此番來京城,最重要的目的是找到一個合適的人選,來做蝴蝶效應這部電影的導演。
這個人選他心中已經有了,而且他記得這位導演也是在京城電影學院畢業的,正好能夠借此機會打聽打聽。
顧執沒有向何建平隱瞞自己的想法,于是在他的帶領下,兩人連續拜訪了學院各個系的辦公室,一個都沒放過。
也虧得何建平最近榮升成了出版社的副社長,社交圈的層次提升了不少,認識了不少文娛界的人物,要不然不會這么順利的就見到學院的眾位領導。
一圈轉下來之后,顧執可算是打聽到了他想要的消息。
沒想到他要找的這位未來著名的大導演,居然不是導演系出身的,而是攝影系。
“寧皓···這個名字有點耳熟,你讓我想想。”
在顧執問起之后,攝影系的系主任,一位帶著眼睛的中年婦女皺著眉頭說道。
“哦,是他···我想起來了,寧皓確實是我們系的學生,他去年剛剛從京城師范大學畢業,就到這兒學攝影來了。
前段時間他通過學校的推薦,一直在做一個電視劇的執行導演,前兩天才剛回學校,你這會兒找他正是時候。”
顧執從系主任那里拿到了寧皓的宿舍地址之后,就和何建平分道揚鑣,獨自去找寧皓了。
此時此刻,寧皓還躺在亂糟糟的男生宿舍里悶頭大睡。
這是一個老式的四人宿舍,現在只有寧皓一個人住在這里,其他室友早早就搬出住了。
能來上京城電影學院的學生大部分家境都算不錯,人長得也都挺帥,上了這所美女如云的大學,談戀愛是在自然不過的事情了。
在荷爾蒙激增的大學校園里,大一就搬出去同居的情侶們決不在少數。
寧皓的荷爾蒙也不必其他大學生少,他一年前在王府進大街擺攤的時候認識了自己現在的女朋友。
不過他們倆都是正宗的北漂,家庭條件一般,還負擔不起兩人搬出去住的條件。
寧皓二十歲就來到BJ,從一個自行車裝配工開始,一直到現在考入京城電影學院,一路上的酸甜苦辣并不是那么容易消化的。
現在才23歲的寧皓,臉上已經起了不少的皺紋,看著更像是接近30歲的中年人。
做導演是他長久以來的夢想,前幾個月他通過學校的推薦和投資方的選拔,成為了一部名叫《老百姓》電視劇的執行導演。
所謂執行導演,是指在作品拍攝階段有兩名或以上的聯合導演,其中負責現場拍攝工作的那位導演,因此又被稱為“現場導演”。
執行導演其實在劇組人員眼中就是真正的導演,在拍攝現場掌握著每個鏡頭的通過權。
寧皓現在就能夠執導一部電視劇,完全證明了他的導演實力。
按照歷史原來的模樣,直到2006《瘋狂的石頭》這部作品出來后,寧皓才真正意義上的成名了。
在這之前,他陸陸續續的導演了四部電視劇、兩部MV、三部電影,在業界內部有了一定的名聲,可基本上沒有觀眾認識他,一直都是不溫不火的狀態。
在這之后,他先后拍攝了《瘋狂的賽車》、《黃金大劫案》、《無人區》、《心花路放》等一系列極具個人特色的電影,并且都是叫好又叫座的好電影。
其中2009年上映的《瘋狂的賽車》票房過億,讓寧浩成為繼張億謀、陳凱哥、馮曉剛之后第四位邁入億元俱樂部的內地導演,也為他贏得了新生代“鬼才導演”的稱謂。
苦盡甘來,當是如此。
不過,現如今這些曾經發生過的事情恐怕都得變一變了。
“咚咚咚···”
“咚咚咚···”
“來了來了,別敲了,吵死人了!”
連續的敲門聲把寧皓從沉睡中驚醒,頂著亂蓬蓬的頭發,半瞇著眼睛的他迷迷糊糊的打開宿舍的房門。
開門后,門外出現的并不是他預想中的女朋友,只見一個俊秀的青少年正站在那里微笑的看著他。
“咦,這個人···怎么看起來有點眼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