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炒作?
炒作就是有意通過透露某種似是而非的緋聞、或異常現象來吸引媒體的報道。
更通俗一點的說法就是,沒事找事利用媒體引爆人們的G、點。
炒作的目的表面上是人氣,也就是大眾的注意力,根本上是為了名氣和金錢。
顧執在開機發布會上不可理喻的發言當然就是炒作,一句“5000萬”,一句“寧皓是華國未來最好的導演”,帶來的影響力甚至比中影前幾天花大價錢的宣傳還要好。
發布會結束的同一天晚上,顧執的所作所為就在各大電視臺輪流播出了,光線也好,電視臺自己的娛樂頻道也好,幾乎沒有不報這條新聞的。
“顧同學揚言第一部電影全面超過馮曉剛!”
“狂妄北影大一新生自稱華國最好導演之一!”
“《蝴蝶效應》VS《一聲嘆息》,著名青年作家處女座正面PK馮曉剛。”
“國內首部科幻電影,誓要超越好萊塢?意淫者的意**。”
“票房超越5000萬?醒醒吧!少年。”
···
諸如此類的標題黨數不勝數,很多報道完完全全的曲解了發布會的具體情況,東一句西一句,寫得幾乎都是錯的。
可沒辦法啊,媒體的屬性早就不是報道真實了,凡是能夠激起觀眾情緒的內容,管你是不是真的;凡是能讓正常的內容激起民眾的憤慨,管你是不是故意扭曲事實。
真真假假,有多少在自導自演,又有多少在歪曲是非?
總之顧執的目的達到了,這一撥炒作一分錢沒花,就讓全國的人民都知道了《蝴蝶效應》這部電影。
而且當天就有媒體馬不停蹄的跑到了《一聲嘆息》的劇組里,特意就此件事采訪了馮曉剛。
“顧執?我知道,他的無間道寫得太好了,要不是故事風格不適合內地的環境,我真想把版權買下來拍成電影。聽說他最近要進如咱們影視圈了,小小年紀,不簡單吶。”
“歡迎!怎么會不歡迎?大家都是從新人走過來的,對他們應該寬容一點,多給新人一些鼓勵嘛。”
“什么?5000萬!”
“超過我?”
“寧皓是誰?”
“啊!華國最好的導演!”
“···”
“年輕人吶,有點傲氣,心氣兒大,那是好事。可咱們國家有些年輕人就是太···嘖,怎么說呢?從小生長在優渥的環境里,沒有受到過挫折,盲目自大,還不自知!等他們跌倒了,從坑里爬出來了,多被現實打擊打擊,就該知道自己到底幾斤幾兩了。”
這一段采訪隨后也在發布會的第二天報了出來,再次引爆了熱點,馮曉剛最后還趁機宣傳了一把他的新電影。
他可是精通炒作幾十年的老手,熱點送上門來,小鋼炮又怎么能忍得住,不往里蹭一蹭呢。
這個時候,顧執正跟著寧皓在劇組拍攝。
對于昨天顧執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炒作方式,寧皓有些生氣,可最終還是對顧執表示了一定程度的諒解。
他在影視圈只能算是新人,如今一下子被顧執抬到這么高的位置,和馮曉剛肩并肩,等于無緣無故就得罪了馮大導演以及一大批電影人。
這讓他如何是好!
要是《蝴蝶效應》真的如顧執所言,票房大開,那寧浩還能在圈內吹吹牛逼。可要是票房慘敗了,那今后誰還敢讓他導演電影,人都被得罪光了。
“你放心好了,影視圈以后少不了你的身影。而且我說的可都是實話,你要對自己有點信心嘛。”
“這部電影要是撲了,我就再給你寫一部電影,保證還讓你當導演,再撲我就再寫,直到你拍出名為止。”
先拋開現實因素不談,至少顧執這一番話的誠意是不用懷疑的。
寧皓知道顧執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他們倆的第一部電影著想,聽他這么一說,也就放下了心頭的不快。
為今之計,唯有把《蝴蝶效應》拍好了,一切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蝴蝶效應》的拍攝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其一是成年后的大學時光,其二就是兒童時期的各種遭遇。
其中因為男主角的意識要回到過去,改變兒童時期發生的事情,所以兒童階段的每一個場景都要拍兩遍。一遍是正常發生的,一遍是主動改變的。
這無形中降低了很多拍攝的工作量,搭好的場景可以一次兩用,只是表演方式各不相同,對小演員的演技要求比較高。
如此一來,小演員的戲相比較成年階段就要好拍一點,只要把握好表演的節奏就好了。
最后寧皓決定先拍成年后的戲份。
他做事喜歡先把困難的部分做完了,再去完成比較容易的地方,由難入簡,是他的風格之一。
正式開始拍攝,第一個拍攝場景,在醫院的房間里,是男主角的出場戲,也是劉曄的獨角戲。
房間的場景劇組早早就已經搭好,燈光準備完畢,此時劉曄正在現場走動位置預先演練一遍,確定這場戲自己的走位。
燈光師按照預定的走位確定好光位,攝像師確定好機位和運行軌跡,美術同時也在調整布景。
劇組人員按照流程一一站好位置,就等寧皓發號施令。
中影沒有為寧皓陪副導演,一切都得他自己來,第一次指導電影,面對幾十人的大劇組,說不緊張是不可能的。
幸好之前韓三評仔細吩咐過劇組的人員,必須全力以赴拍好這部電影,還特意派來了劉琦秘書過來鎮場,否則寧皓還真不一定能指揮得動這群經驗豐厚的老伙計。
看了看周圍到位的劇組人員,寧皓朝一旁的顧執點了點頭,抬起頭來對四周喊道:“開工!”
穿著醫院病人服裝的劉曄回到場景開始的位置,深吸一口氣,瞬間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和身姿。
“Action!”
隨著場記打板的聲音想起,劉燁立刻進入了角色的狀態。
在昏暗的房間內,透過磨砂玻璃,一個模糊的身影弓著腰踱著步慢慢向前房間的正門摸了過去。
走到正門正前方之后,人影觀察了一秒,忽然一腳用力踹開房門,以極快的速度鉆了進去,然后伴隨著劇烈的喘息聲迅速轉身,關上房門,鎖死。
“卡!”
第一個五秒鐘的鏡頭結束。
“導演,怎么樣,過了嗎?”
劉曄還在喘氣的狀態中,伸著頭期待地問道。
“OK!一條過,準備下一個鏡頭。”
攝像機開始移位,拉到房間的內部,對準沙發的位置。
劉曄則面朝沙發,依然彎著腰蓄勢待發。
一會兒又是一個接近5秒的鏡頭,他需要跑到沙發的一端,推動沙發抵住房門,然后鉆到辦公桌的底下,同時拿起記錄面板一邊寫字一邊開始說臺詞。
“小菜一碟。”
劉曄心中暗自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