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淺月醒來,江旻銳早已不見了蹤影。同樣不見蹤影的,還有地上的枕頭。淺月心想,不會真被江旻銳拿去了吧。正想起身,便發現了自己手邊的枕頭。
呵,當真一早就把枕頭還我了。
此時,松韻聽見了屋里的動靜,推門進來收拾地上的被子,一邊說道:“王爺早起就走了,特地讓奴婢在外邊候著,說不讓打擾到主子休息。另外,王爺吩咐了,自今日起,那些個禮儀規矩,主子愿意學就學吧,若是不愿意大可不學了。”
“知道了。”淺月撓著頭發,無精打采地回答道。
“對了,王爺方才命人送了主子您最喜愛吃的紅豆糕來······”
“他是如何知道我喜歡吃紅豆糕的?”淺月打斷松韻的話,質疑道。
“這個······”淺月一看松韻那心虛的樣子,就知道與她脫不了干系。
“今早王爺出來的時候,問了奴婢您喜歡吃什么······”
“我就知道,我家松韻最會做的事就是出賣主子了。”淺月不再搭理松韻,起身更衣洗漱去了。
本想用過早膳還是乖乖地等先生來教琴,可淺月并不完全相信江旻銳的話,心想不如今日便試試,看江旻銳是否會依了自己,便吩咐今日不學任何東西。
雖然不用學習樂得自在,可淺月不一會兒便覺得實在是無聊難耐,這才知道每日學習那些自己不愿學的東西是多么有樂趣。
可既然已經吩咐下去了,現在若是收回豈不是很沒有面子?于是淺月便想著去找若蕭玩。
若蕭住在王府東南角的霽翎閣中,可淺月住在王府的西北角的棲雪閣,要想去找若蕭,還得請人帶路。
璞汐帶著淺月,穿過王府的花園,穿過中庭,在快要到霽翎閣時,淺月卻注意到了一處與王府其他樓閣不太一樣的院落。
怎么說呢?穆王府中,其他院落都是被打掃得光鮮亮麗一塵不染的,唯獨這個院落,相比之下顯得破敗不堪,蕭瑟得像是許多年都沒人打掃過,更別提住了。
院門上的牌匾上似乎是院名,雖落滿了灰塵,但淺月還是一眼看出。
梨容堂?
看到淺月停下了腳步,停在梨容堂門前,細細地打量著,璞汐在心里暗自罵了自己一句,怎么忘記了將王妃引上這條路了,于是趕緊走過去,還未等淺月開口問,她便急著回答:“那是王府的雜物房,王妃還是別看了,前面不遠就是小姐住的霽翎閣了,咱們走吧。”
淺月其實并未想問這梨容堂的事,不過聽到璞汐這樣一說,她倒是十分好奇,一個小小的雜物房,竟也能配上“梨容堂”這樣的雅名,竟也能坐落在王府最好的地界。
可既然璞汐說那是雜物房,那便就是雜物房吧,既從未有人對她提起過什么,那她也不會去問,怕招來不必要的禍端,只是在隨璞汐走后又回頭多望了幾眼。
梨容堂,記住了。雖然我不會去問,但并不代表我不會自己去“打探”啊。淺月在心里計劃著。
果真走了沒多遠就到了霽翎閣,從院門走到住屋,一路佳木蔥蘢、百花爛漫,再走幾步,竟發現還有一處清流引于叢花之中,下方有一隱秘的小水池,池旁有“源岙亭”一座,倒是春日賞花、夏日乘涼好去處,再加上霽翎閣處于王府的東南角,冬暖夏涼。
淺月心想江旻銳當真待這個獨女極好,一個四五歲的小娃娃,住的地方比自己這個王妃的還要舒適大氣,若是傳出去,指不定會被當成笑話傳多久。
淺月早在嫁入穆王府前就聽說,穆王有個獨女,可關于這個獨女的生母,卻從未有人向她提起過。
從前聽蘭調姑姑說,一個家族只要有女人,便會有秘聞,連顧家都有秘聞,更別提這皇宮侯府了。現在想來,若蕭的生母大概就是穆王府的秘聞了。
璞汐通傳了一聲,若蕭便立刻出門來迎接淺月。此時淺月還被院中之景吸引著,直到若蕭向她請安時才回過神來。
“若蕭在屋里做什么呢?”淺月聲音極其溫柔,牽起若蕭的手,帶她向源岙亭走去。牽起手的那一刻,若蕭似乎愣了愣,不過還是由淺月牽起她的手。
若蕭從未見過自己的母親,這些年來江旻銳也未娶過其他人,自己身邊又都是一群時時對自己畢恭畢敬的人,淺月的到來無疑令若蕭感受到了一絲從未有過暖意,她笑著回答淺月:“兒臣在學習寫字呢!”
“原來我們若蕭這么棒,母妃有你這么大的時候,還只會在府中四處亂竄搗亂呢!”淺月夸獎若蕭,也心疼若蕭。正是一個小姑娘天真爛漫的年紀,卻整日困在院落里學那些她或許絲毫不感興趣的事,相比之下,兒時的自己該是多么逍遙自在。
若蕭從未被人夸得這樣開心過,從前父王夸過她,身邊伺候的人也夸過她,可都沒有淺月夸她這樣欣喜,或許淺月和那些人都不一樣。她一面時不時抬頭看看淺月,一面掩飾不住地笑著。
“若蕭笑什么?難不成是笑話母妃兒時調皮嗎?”淺月問。
“兒臣喜歡母妃。”若蕭年紀小,絲毫不會掩飾自己內心的喜悅與對新母親的喜愛。
淺月聽這話一愣,心想這孩子怎么這樣直接呢!也罷,雖然自己年紀也不大,但既當了這母妃,也便要替她生母好好照顧她。再者,可別指望她能為江旻銳生兒育女,既有若蕭,也便足夠了。
“嗯,母妃也很喜歡若蕭的。”淺月帶若蕭坐在源岙亭中,吩咐松韻將她做的小糕點端上亭中石桌,讓若蕭嘗嘗。
“母妃竟還會做這樣美味的糕點!”若蕭十分驚喜,在一連吃了好幾個后,紅著臉,小聲地問淺月道:“兒臣可以叫您一聲娘親嗎?”
“為何?”淺月學著自己的母親,和藹地看著若蕭。
“因為,因為景禎哥哥都叫衛王妃娘娘娘親的,所以,所以······”
衛王妃是圣上長子衛王江旻鎮的正王妃,江景禎是她的親生兒子,自然是叫她娘親了,可如今這般情形······
眼看若蕭就要哭了出來,看著那可憐的小模樣,淺月頓時心軟了,頓時母性大發摟著若蕭,輕輕地拍著若蕭的背,像母親從前安撫自己一般安撫著若蕭:“母妃也好娘親也罷,你想怎么叫就怎么叫吧。”
若蕭被她這樣一安撫,情緒漸漸平緩下來,抬手擦了擦眼淚,看著淺月笑了笑,叫了她幾聲娘親,又紅了臉轉身吃糕去了。
淺月越發覺得這孩子可憐可愛,更是下定決心要好好待她。即使今后被江旻銳休掉了,至少若蕭還能記著她的好,等若蕭長大了,指不定還會想要報答自己呢!
懷著這樣一個不良想法,淺月幾乎每日都會穿過大半個王府來陪若蕭,時而坐在源岙亭里嬉戲聊天,時而在亭旁淺淺的小池中涉水捕魚,時而在錦簇花叢中執扇撲蝶。
總之,二人日子過得十分恣意。
于淺月而言,不用學習也不會覺得日子枯燥乏味,也可在霽翎閣中乘涼;于若蕭而言,這是她從未有過的生活,從未有人能把她當做一個小姑娘小女兒般對待,也只有淺月。
對于一個孩子而言,最好的東西不是什么金銀珠寶的裝飾,亦不是什么雕梁畫棟的住所,而是更多時間的陪伴。在若蕭成長的五年間,能見到江旻銳的時間也是少得可憐,所以淺月的出現無疑如一束陽光、一縷春風,改變了若蕭的整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