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真正在島上實施這個舉措后,齊項便感嘆,那書里寫的那個大王,最后有沒有讓國民種出更多的糧食,他是不知道,不過馬上就會有更多的人,因為這一做法餓死,他是能夠肯定的。但在那史書中,可是把國王的這個做法,當做有為之舉來寫的,說成了個好政舉。
如此可見,書中講的也不可全信,好書是有,但也有許多假書。事實證明,他把這個所謂的好政舉在島上施行,引來了無數的饑餓之苦和怨聲載道。
好在他齊項有分辨能力,一眼就看出來,這不是好舉而是虐舉,就適合引薦給島主。可島主,卻沒有將他的謀略發揮到及至,可不讓他感到委屈嘛。
齊項見叔護叫人住了手,并沒有為難他,心里就更加確信了,君子是好相處的。
“大人,小人齊項有話要說,可否與我單獨談談。”
齊項本就是一個特別機靈的人,此時他有意巴結叔護,那姿態就放得十分低。
他在島主身邊待時間長了,之前的日子,倒也不是說過得不順心。但島主這次因為失去了唯一的兒子,性子就變得沒了理智。就算他齊項繼續待在島主身邊,他的建議島主未必會聽,身為謀士而不能發揮,無疑是讓他感到屈才的。
倒不如換個路子,比如說投靠眼前這位年輕的氣度不凡的大人,也許能發揮他的聰明才智。
而且他很怕島主真的用了那玩意,雖然他覺得只要島主不傻都不會用的,但島主現在那個瘋狂的樣子,齊項覺得已經不能用常人的思維來推斷了。
叔護聽了齊項的話,也想與這突然冒出來的人詳談一番,便告訴眾人,大家的心意他心領了,但絕不會讓大家去做那送命之事,讓大家先回去。
叔護不愿意看到鮮血,不愿意看到殺戮發生,不管是送別人的命還是送自己的命,總歸是不好。
叔護在眾人心中很有威望,大家聽到叔護這樣說,就都先回去了,臨走的時候還提醒叔護大人,讓他多提防點這個齊項。
此時就剩下叔護和齊項兩個人,羽士一族的人也都避開了。
叔護請齊項一同跪坐,這跪坐是十分致敬的禮儀。上身挺直,兩膝著地,雙手扶膝,臀部落在腳后跟上,兩腳腳尖觸地。這種跪坐習慣,是自古流傳下來的一種謙禮。
齊項見叔護這樣以禮相待,心里微微感到一種久違的被尊重的感覺。
叔護說道:“兄臺想和我說什么?”
“大人客氣了,喚小人賤名就好。”
“我向來認為人品有高有低,但人命不分貴賤,兄臺不必如此自稱。”
叔護言語處處謙和,絲毫沒有對齊項這個不速之客表示不善。
“怪不得大人在民眾心中的印象這么好,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既然大人如此有誠意待我,那我也實話實說了。此番前來,是想讓叔護大人收了我。”
叔護有些詫異,現在島上總共有三股勢力,島主太甲,鹿雄,再來就是他們羽士一族。但平心而論,在這三股勢力之中,他們羽士一族是最沒有戰斗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