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臣還有消息要稟。”那將領又說道。
“你說?”李琰不知他還有何事,便先沒有宣布封賞一事。
“此次北平叛軍在玉林關發動了瘟疫,害得大批百姓與將士感染病倒,幸好有顧芊離顧小姐親自前來玉林,她整整在玉林前線忙碌了半個月,將瘟疫病人全部治好,不但沒有人員傷亡,更是制止了瘟疫向其他地方傳播,臣等眾將領聯名為顧小姐請命,求皇上給顧小姐封賞。”那人十分感激顧芊離,因為她不但救了自己還救了他的兄弟們,這是他們由衷的一種敬意。
這下群臣嘩然,沒想到這個未來的皇后娘娘竟能這般舍己救人,不顧安危親自前需治療疫病,要知道若是瘟疫流傳開來,整個明國的下場不堪設想。
“皇上,顧小姐真是大義凜然,感天動地啊。”
“皇上,將門虎子,將門嫡女,兄妹倆雙雙立功,真是顧家之幸啊。”
種種聲音此起彼伏,王尚書心中暗嘆,孫女的事情只怕是越來越沒有著落了。
“來人,傳朕旨意,顧連城回京后封為護國將軍,至于顧芊離,論身份她已是月華郡主,論財富,她掙的錢可比朕的國庫還多,朕都不知該賞她什么好,如今之計朕也只能在此立誓,迎顧芊離為皇后,并且朕愿為她后宮無妃,只她一人。”李琰大聲宣布。
這下群臣都亂了,“萬萬不可啊,皇上,縱然顧小姐再怎么勞苦功高,也不有拿整個后宮來給她做封賞啊。”
“皇上三思啊。”
“皇上,多子多福啊,皇上,若只有皇后一人,怕是難以開枝散葉啊。”
這下剛才還在討好奉承的大臣們全都改了風向,一個個都開始叫起來了,李琰不悅的掃了大臣們一眼,“朕一言即出,駟馬難追,而且朕早就與顧芊離約定過,此生只娶她一人為妻,難道朕要做個背信棄義的小人嗎,這就么決定了,退朝。”
這下前朝都翻天了,一群大臣更是跪在外面不肯離去,非要逼著皇帝收回成命,連太皇太后聞言也坐不住了,跑到李琰面前勸說。
“琰兒啊,顧芊離雖然厲害,但你畢竟是一國之君,豈能只娶一個皇后不立嬪妃,這樣對你不利啊,帝皇聯姻多是為了保證自己的地位穩固,后宮與前朝可是有著千絲萬縷的牽連,你可不能讓她們兄妹一人獨大啊。”太皇太后語重心長的勸道。
“太后,朕心中有數,不會虧待了王家,朕會給王昱輝加官進爵,也會重用其他王家子孫,但是若是要朕立王非煙為妃,那是萬萬不可能的,就憑她數次派人追殺離兒的惡毒心腸,朕能饒她不死已算是恩典。”李琰冷酷的說道。
太皇太后震驚不已,這個事情她可從來沒聽說過啊:“不可能,非煙自小軟弱溫和,怎么可能做出這種事來,肯定是被人污陷的。”
“太后若是不信,自己親自去查,這事情雖然已被王大人封口,但總有蛛絲馬跡可尋,朕不愿與王家撕破臉面,但是他們也不能再打后宮的主意。”李琰謊稱有事便告退了,留下太后一個人瞠目結舌。
“來人,速去宣非煙進宮。”她半晌才回過神來。
王非煙進宮后一陣訴苦委屈,太皇太后卻不為所動,冷眼看著她,她不由驚到了,弱弱的停下了哭泣看著太皇太后。
“非煙,你害話告訴我,是不是派人去追殺顧芊離了!”太皇太后一句話如雷轟頂,嚇得王非煙腿一軟便跪在了地上。
“冤枉啊,太后,這是誰在背后潑我臟水,我怎么可能做出這種事情,再說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哪里有什么渠道去找殺手害人。”王非煙害怕的辯解。
“你還不肯說實話嗎,你若是沒有犯下這等錯誤,哀家尚能為你爭取一番,至少讓你入宮當個貴妃一人之下千人之上,沒想到你卻如此目光短淺,做錯了事還被人抓住了把柄,讓哀家還如何在皇上面前為你求情。”太皇太后看著她那閃躲的神情,氣得七竅生煙。
這下王非煙知道肯定是皇上手中已經掌握了實證了,可是為什么她爹與哥哥從來不曾提醒于她呢,她連跪帶爬的來到太皇太后腳下:“太后饒命啊,太后,皇姑奶奶,求您救我,救救我吧,皇上不會放過我的,他肯定不會放過我的。”
“哼,若皇上要論罪,此刻你早已被處置了,還用等到今天,皇上仁慈,看在哀家與你父兄的面子上饒了你一回,你可莫要再生出什么心思來了,要不然王家也被你牽連,到時候若是你做出連累王家一門的事情,可別怪哀家手下無情,一個女兒與一門榮耀相比,你覺得王家會如何選擇,非煙啊,莫把自己看得太重了。”太皇太后一番話,給王非煙當頭澆了一盆冷水。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自己犯下了謀殺未來皇后的大錯,父兄還會保住自己嗎?她不由打了一個寒戰,到時候怕是皇帝表哥第一個不會放過自己吧,為什么當初就沒有想到這一點呢,也許真的該死心了,她神思恍惚走出皇宮,回到家中后便大病了一場,連續休養了大半個月才好起來,最后王尚書為她尋了門親事,是當朝狀元,身份上絕對不算委屈了她,到底還是安靜的出嫁了。
而顧芊離與顧連城回府后,簡直是忙得不可開交,天天招待上門的客人,顧芊離簡直是頭疼死了,早知道這樣還不如避開,到外面散散心再回來,但連城多年不在京城,對京城人事都不熟悉了解,她也不能一下子將所有的事情都推到他頭上,只能陪著他一起招待客人,然后再給他講解一下京中事務。
好在連城腦瓜子特別靈敏,處理起事情來也是得心應手,基本上半個月下來就理清了頭緒,讓顧芊離輕松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