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見云錦并不打算對她的話做任何回應,并不在意繼續說。
其一是那張一線品牌的A4打印紙。
如果是加工廠的工人,那么他(她)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不會有機會用到電腦更遑論打印機,所以這封打印的信件定是在打印社完成的。
而你不論在單位還是家中都可以隨時隨地使用電腦跟打印機,你應該沒去過打印社。
你日常使用的打印紙均是市面上的一線品牌,所以不清楚一線與二線紙張光滑度,白皙度,密度的差異,更不知道價格差,但打印社的老板清楚。
一箱打印紙三四十元的價格差讓店家不約而同選用后者,所以即便在冰城90%的打印社使用的打印紙均是二線品牌或更差的,何況紅樹林子那邊。
其二是你的行文習慣。
雖然打印件無筆跡可尋,但對于文字敏感度異于常人的我們,卻可以通過行文習慣,文風手法,標點符號猜測書寫人。
比如曲老從不用感嘆號,因為他相信自己所書寫的句子足以引起讀者感嘆,不必在結尾處畫蛇添足。
黎副主編討厭省略號,認為它是無用的標點。說便說個明白,不想說就用句,逗號隔開,省略什么估計是作者不知道此處怎么寫了。同時他的文章也是最清晰的,從無吞吐之語或語焉不詳的時候。
霖林喜歡倒裝句,主謂倒,介賓倒,后置定語基本占全了。
崔萌是個分段控,一句話便是一段,而她的一句話又是極短的。
你不喜使用人稱代詞,即便年終總結通篇都看不到一個“我”字,但閱讀即可感知全文都是圍繞“我”來寫。
這次也一樣,如果其他人寫這封信,通篇至少有一兩處出現“我”或“筆者”認為字樣。
對于我的分析,你還有什么要說的嗎?
王敏停下來,安靜的看著云錦。
云錦只輕哼了一聲并不作答。
已經認定是云錦所為的王敏,立即掏出錄音筆推開開關道。
現在就讓我來采訪你,你得告訴我是怎么布的這個局?又是怎樣將從樹友發出的那車不合格品變成合格品送入眾信的,你不說今天休想離開。
見王敏一副拼了命的架勢,云錦頭痛不已。
云錦太了解王敏了,天生的新聞人,凡事都要有個結果,求得真相。
不懂你在說什么,我還有事先走了。
急于擺脫王敏的云錦轉身欲走。
王敏豈肯罷休,一把扯住云錦的胳膊隨即又推搡出去。
你說不說!
王敏的力氣很大,將云錦推了個趔趄。
云錦整個后背直直撞到停放在身后的轎車上,雖撞的后背生痛可也避免了摔倒的慘狀,只是不曾想那輛車的報警器鼓噪的響個沒完,讓本就劍拔弩張的氣氛又添了些許狂躁。
你夠了吧。
云錦不悅到。
你不說今晚別想走。
王敏仍堅持著。
王敏。
報警器終于不再響時,有人急急的喊了王敏的名字。
王敏與云錦轉頭看向發聲處,見徐柯朝她們走來。
徐柯先是看了云錦兩眼,見云錦并無大礙,便要王敏先回家,眾信稿件接續的事就不要參與了,他會接替王敏做好善后。
你?
王敏露出茫然不解的神情。
徐柯點頭,告訴王敏是社里的決定。
王敏先是疑惑,之后眼神變得越來越犀利,旋即憤然出聲。
你們要將錯就錯?
徐柯沒有回答王敏的問題,再出聲時已顯底氣不足。
徐柯要王敏到此為止,說上面也是這個意思。
王敏露出難以置信的神情,不相信聽到的。又問徐柯明知道是個錯誤,為什么不糾正?
徐柯的目光暗了暗。
代價太大,涉事所有人都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包括眾信。
聽了徐柯的回答,王敏很吃驚。
她不相信眾信會放棄,一早還那樣大的陣仗,到了晚上竟無聲無息了,這黑鍋背上后再想洗白不容易。
云錦卻是大笑出聲,她知道計劃成功了。
其實拆穿制假事件的真偽很容易,只要檢驗檢疫部門去眾信庫房一查便知。
但那又如何,前提是她算無遺漏的引領記者寫出了完美稿件,而且這稿件已經令大眾深信不疑。
如果眾信質疑稿件的真實性,便會令這樁本就引起高度關注的事件變得撲朔迷離,引起更多人的興趣與關注。
而為眾信證明貨物是合格品的檢驗檢疫部門也會被拖下水,讓公眾以為他們與眾信沆瀣一氣。
同時公眾又對新聞報道產生懷疑,真的只出過一篇假新聞嗎?以前的新聞報道會不會也是假的,以后的報道是不是還有水分?
這如被推倒的多米諾骨牌的連鎖反應誰來擔責,這比一家企業貨品質量出問題要嚴重得多的局面誰能處理。
所以從一開始云錦和陳世昱就在賭。
賭質檢部門顧及媒體和公眾的力量不愿趟這渾水。
賭有苦說不出的報社,即便愿意站出來承認報道了假新聞,卻因無法證明報道了假新聞不得不沉默。
賭眾信不敢在非常時期再生事端,只想盡快淡出公眾視線。
賭李璟羨能夠認清時局,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若失口否認犯了錯,怕是要被輿論和大眾定性為推卸責任或者不知悔改,而那證據又非伏生不可,但伏生已藏匿起來無人能夠找到。
所以最終幾方意見達成一致。
質檢部門當了一回葫蘆僧,亂判了這樁葫蘆案,媒體失了聲啞了口,眾信審時度勢背上黑鍋,表現出十足的悔意以求挽救企業形象。
知道內情的人都能夠理解眾信的這個決定,也能想明白其中的彎彎繞繞,只有王敏不行。
王敏拒絕了徐柯的提議,解釋此次事件類似刑事案件,當事人放棄權利不影響法院判決。
媒體有義務讓公眾知道真相。
王敏凜然道。
哈!
徐柯干笑出聲。
真相。
他小聲嘟囔著。
旋即抬手指向云錦。
你會說出真相嗎?
又轉向王敏。
你可以查到真相嗎?這件事若拖上一兩個月,眾信怕是已經倒閉了。
就算最后真相被你查了出來,要到哪里發布呢?
徐柯的這個問題讓王敏感到深深的無奈,入社八年已經成稿甚至排版完畢的稿件,因為一個電話被轍下來的事,她不是沒有經歷過。
王敏深深的低下了頭。
云錦和徐柯則不約而同放緩了呼吸,靜靜的看著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