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最值得稱道的一件事情就是百家爭鳴。
說是百家,實際上有上千家,但其中著名的不過幾十家,而整理成學派的有十家。
十家之中,道儒法墨四家流傳最廣,影響也最為深遠。
四家之中,儒家和墨家被稱為當世兩大顯學。
儒家自不用說,孔子早已成圣,孟子也被尊為亞圣,基本上可以說中國封建王朝的歷史就是儒家的歷史。
如果說儒家是讀書人,也就是士子階層的學說,那么墨家就是庶民階層的學說。
庶民二字,解釋成普通百姓,從廣義上來講可以說是所有人。
墨家主張的兼愛非攻,與后世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不謀而合,也就是馬丁路德金那句著名的“人生而平等”,同樣是大清亡了之后的“民主”二字。
墨家崇尚鋤強扶弱,是最早被稱為俠的一群人,而現(xiàn)在這些大俠盯上了從衛(wèi)國來到趙國邯鄲的奸商呂不韋。
為首者是墨家巨子獨女,有望成為下一任巨子的柳師,她為了尋找呂不韋為富不仁的證據(jù),不惜親身犯險潛入?yún)胃?/p>
雖然暫時還沒有找到任何罪證,但通過那日對方酒醉輕薄自己的行為,一個色中餓鬼的頭銜早已戴在呂不韋頭上。
而她手下十幾名好漢得知此事,更是義憤填膺,恨不得立刻去將那淫賊剁成碎塊,來為自家美麗動人的小姐報仇。
“不行,不能再等了,我現(xiàn)在就去將那奸商宰了!”一個十三四歲的黑臉少年此刻滿臉怒火,提刀便要殺向呂府。
他名為王小明,是墨家巨子親傳弟子,也是柳師的小師弟。
在這群人之中,他的年紀最小,武學資質卻極高,武功僅次于首領柳師,按境界劃分,現(xiàn)在處于百人敵的層次。
“師弟,切勿沖動!”柳師看著他拿刀的手,口中沉聲道。
雖然她心里也十分討厭那個挨千刀的淫賊,但自幼接受的良好教育還是讓她冷靜了下來。
聞言,一直憧憬著美麗師姐的王小明立刻退了回來,但緊握刀柄的手卻還是沒有放下。
心里嘆了一口氣,柳師無奈的看了他一眼,自己這位師弟什么都好,不管是在武學上的資質潛力,還是刻苦努力程度,唯一的缺點就是一根筋,行事太過魯莽,一旦有了念頭十頭牛都拉不回來。
“我們還沒有找到證據(jù),所以不能殺他。”柳師看著面前十幾名墨家弟子如是說道,“如果我們現(xiàn)在就殺了他,那跟強盜又有什么區(qū)別?”
“我們墨家是劫富濟貧,不是胡亂殺人。”
“可是師姐,那奸商對你意圖不軌。”王小明還想再說,卻被柳師一手打斷,俏麗冰冷,“這件事情我已經(jīng)決定了,如果你們還認我這個首領的話,現(xiàn)在就遵令吧?!?/p>
看著面前氣勢驚人的俏麗少女,十幾個大男人面面相覷,最后不得不齊聲道:“是,首領?!?/p>
讓其他人先行離開,柳師單獨在王小明身邊耳語了一句,只見原本垂頭喪氣的少年立刻滿血復活,眸子里充滿了殺氣。
盡管沒有從呂府中找到證據(jù)來證明呂不韋是個奸商,但是父親大人曾經(jīng)說過世上無官不貪,無商不奸,這跟母親大人傳授的天下烏鴉一般黑,男人都是大豬蹄子是一個道理。
她沒有找到一點證據(jù),只能說明對方掩飾的太好。
……
……
呂府。
呂不韋記起那日被人打昏過去的事情,可是卻發(fā)現(xiàn)無論如何也找不到那名叫翠竹的侍女。
雖然府中也有一位翠竹,可兩張面孔完全對不上,根本就不是同一個人,莫非那夜遇到的是一個女鬼?
就在他將目標再次轉向如何讓異人逃回大漢的時候,眼前突然一黑,第二次被人敲了悶棍。
這一次他甚至還有閑心自嘲,當初玩魔獸術士職業(yè)的時候,最最討厭的就是死盜賊。
呂不韋醒來之后,眼前一抹黑,被人蒙上了黑布,只能看到兩道隱隱約約的身影。
“二位是劫財,還是劫色?”他滿心恐慌,卻故作鎮(zhèn)定的問道。
“淫賊,你信不信我現(xiàn)在就殺了你?”
一個陌生少年滿腔怒火的聲音傳來。
“別急,我們先做正事,之后再將他交給你處置?!?/p>
聽到這道熟悉的聲音,呂不韋腦海中浮現(xiàn)出一名俏麗侍女的身影,“你是翠竹,不對,你不是翠竹,你到底是誰,為什么要扮成呂府的侍女?”
“你居然能認出我的聲音?”柳師摘下他眼前的黑布,“既然這樣,那就不用蒙這玩意了?!?/p>
恢復視力的呂不韋瞟了一眼面含殺氣的少年,對俏麗少女拱手道:“不知姑娘是何人,帶呂某來這里又是為何?”
“我乃墨家弟子,姓柳名師,這位是我?guī)煹芡跣∶??!绷鴰煴谎矍澳腥酥藷岬哪抗獯痰臐M臉通紅,忍不住瞪了他一眼,繼續(xù)說道:“抓你過來自然是因為你有罪,而我們墨家向來懲奸除惡,但只要你愿意將自己的罪行說出來,并且愿意贖罪,我們便不會取你性命?!?/p>
柳師原本還打算再多費一番唇舌,卻突然發(fā)現(xiàn)面前男人一臉崇敬的望著自己,口中大呼小叫道:“墨家?你們真是墨家弟子,太好了,我終于找到組織了,我從小的夢想就是加入墨家,成為一名鋤強扶弱的大俠?!?/p>
“柳姑娘,不知道你們墨家的收徒標準是什么?”
“柳姑娘,你看我能不能行?”
“如果不行的話,你告訴我,我改。”
柳師和師弟王小明對視了一眼,兩人皆是目瞪口呆,什么時候我們墨家變得這么受歡迎,連六國有名的大商人呂不韋都如此迫不及待的想要加入?
要知道,此時墨家雖然與儒家并稱為兩大顯學,但儒家士子居多,非富即貴,而墨家的主要擁護群體是貧苦農民,人數(shù)雖多,卻無權無勢,而且地位極為低下。
就算墨家巨子本人也被權貴們視為賤民,一個無足輕重的可笑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