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賣豆芽菜,大家只是抱著希望。而這次則是信心十足!
這次是錢爹爹跟錢多多,外加錢小妹錢小弟一塊去的。兩個小家伙,從出生到現在也沒去過幾次鎮上。
聽到家人同意,可以去鎮上,兩個人都高興壞了。可有了“去鎮上”這個動力,那眼力勁比平時上升了不止一層啊……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兩個人更是積極完成。
所以啊,任何時候都要心存希望跟激情。這樣,有利于我們高質量的完成我們要做的事情!
(作者:老板,申請加工資,少加班。這樣有利于我激情飽滿,更熱愛工作!
老板:哼哼←_←一切想不熱愛工作的員工,都不加工資。
…………)
去鎮上那天,風和日麗是個好天氣。父子四人吃過早飯,拉著木板車,出發!
到了鎮上,已經好多人了,可能大家都把麥子收完了,不著急了,也都有時間出來辦點小事,買點日常必用的東西之類。
總之,這天的鎮上,很熱鬧,人很多。錢家父子很開心。因為這樣的場面,對做生意來說,都很開心!
可一個問題也擺在眼前,需要解決。人多了,擺小攤的人也多了。他們找不到合適的地方賣菜。這可怎么辦?
“爹,有沒有那種可以固定的場地啊,以后都不用不停挪地方的那種?”錢多多看向錢爹爹問道。
“有是有,在東街那邊有個市場,是衙門劃分給做生意的,不過要交錢,一個小攤位,一月都要十個銅板。占地大小估計也就比咱們這板車大一點吧。”
錢爹爹向錢多多解釋道。
錢多多聽了,想了想就說“爹,那咱們就去東街吧,雖然交了一個銅板,但以后都有地兒了,不用爭來爭去。再者,衙門劃分的地段。人也有錢,咱菜也好賣。”
其實,錢多多心里還有個想法就是,東街秩序好,更干凈,入口的東西,環境很重要。再者,安全!官方認證的東西,總是要更靠譜一些。雖然要花錢但心里也踏實!
這樣的想法,也是由現代生活產生的,在現代,任何官方都要比別的更讓人信服。可能價錢高點。但大家也愿意多花一點錢,買個保障。
而古代,人們對“官”的畏懼更甚。不管啥時候,三教九流的人都不少,西街那鬧嚷嚷的地方,肯定更多。只是自己來鎮上次數不多,所以沒遇到。
哪怕沒遇到,也要注意。有個可以把未知傷害降低到最低的辦法,當然要用了!雖然不能保證東街就一定安全。但錢多多覺得一般小混混不敢隨意鬧事,大的小混混也犯不著為難她家的小豆芽菜攤子!
當然,這些想法,錢多多是不會告訴錢爹爹,子女懂事有出息是好事。可若是突然間懂得太多,那就令人疑惑了!
錢多多是女孩子,農村姑娘,能走出村子的機會不多,哪怕去別的地方也是來去匆匆,試想下,一個不識字,沒見識的小姑娘,哪來的眼界?為什么考慮問題會那么長遠?
就說豆芽菜,錢多多還是以偶然發現豆子發芽,喂家畜也沒發生事情的緣由來說事的,而事實也有這樣的情況。堆在雜物間的豆子,下雨天不注意可能受潮啊,漏雨淋濕啊,這樣那樣的巧合之下,發了芽。
錢多多利用這樣的想法,來讓自己發豆芽菜這件事,不那么顯眼。畢竟豆芽不是不存在。只是人們不知道如何自己去做。他們看到的只是大自然的巧合產物!
這些問題雖不大,但套用錢多多身份,卻不合適。所以錢多多只是跟錢爹爹說,人多錢多生意好做,這樣淺顯易懂的條件。至于錢爹爹同意的原因,錢多多表示,無所謂啊,不管因為啥,她的目的達到了,而且,她的目的又不危害別人。
錢爹爹同意后,一家四人,就去往東街了,他們看了一圈,在一家賣包子的隔壁有個合適的小攤,就去東街口專管這些攤位的地方,交銅板登記地方。
銅板是出發前,錢母讓錢爹爹回家時買些油鹽的錢,現在拿來先辦正事。等賣了菜掙了錢,一樣有錢買東西。
輕重緩急嘛。
都辦妥當后,錢爹爹照例去買油紙。錢多多領著弟弟妹妹把豆芽菜抬下板車擺好。
等錢爹爹買回油紙,一切準備好,就可以叫賣了,不過錢多多多了個心眼,讓錢爹爹包了半斤多,一斤不到的豆芽菜,給包子鋪送去。
以后就是鄰里了,禮多人不怪,東西不多,圖個新鮮。
包子鋪是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大叔開的,跟他媳婦兩個人忙活,攤子也不大沒別的人。
一點東西也讓兩家距離近了些。互相做個簡單的介紹,包子鋪家就姓包,也是上有老下有小。
包大叔家里還有個哥哥,他自己家兩個孩子,一兒一女。女兒在家幫著照看家里,兒子在鎮上讀書。
這么簡單了解后,也都各忙各的,錢多多大聲叫賣著,錢小弟看姐姐叫,興許覺得有趣,也跟著叫起來。
錢小妹害羞,就跟著錢爹爹他們打下手,偶爾遞東西之類的。
有了上次賣豆芽菜的經歷,這次容易多了,人們接受能力也多了,有買過的有圖新鮮的,總之,生意也是一片火熱。
連帶著包大叔的包子鋪跟著熱鬧。包大叔兩口子對錢家人更是熱乎了。
這并不是說包家人勢力。而是很正常的現象。就好比,你啥也不是,啥也沒有,也沒為別人做什么,憑什么讓陌生人對你好?
人跟人的開始總是有緣故的,沒有無緣無故的好或壞。
好的開端,才有更多的接觸,了解多了才會認定對方是否值得相交。不然,都不知道你是啥人,人家就對你很好,這可能嗎?
若真是無緣無故的好,估計會覺得不安吧。
就這樣,第二次的豆芽菜依然大賣!賣完之后跟包家人打了招呼,就準備去大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