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準備就緒,就只等明天磨刀霍霍向田地!
一夜無話,第二天,天剛亮,錢家人都起來了。
今天開始收秋,村子里大多戶人家也早早起了,早些吃早飯,能早些下地收莊稼!
錢家人吃了早飯,拿上農具,一家人往地里走去。
這一路上,碰上許多村民,大家都是全體出動。除了年紀很大,年紀幼小的以外。能干上活的,在農忙時節,都要下地。
村子里的田地劃分,總共有三個區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的,有沙土地,地質一般的,還有靠山腳的一些山地區域。
每戶人家每個區域都會分到。而在區域里具體位置就用抓鬮來決定的。
想當初,錢多多剛了解到這個事情的時候,真真為古代人民的智慧點贊啊!
這樣的分配,公正公平,還能減少了很多糾紛。
抓鬮這個辦法,原來這么早就存在啊!果然,不能小瞧任何人。
當人在面對困難時,大腦的活躍度會很高,只要肯動腦子,總歸是會有好法子的。
錢家十畝地,除了山地種了花生跟紅薯,其他都是種的玉米。錢多多不太懂什么時節種什么東西,她會干活,但沒種過莊稼。
這姑娘在現代時,要干活她跟著干,但搞不清哪個季節該種啥農作物。
姑娘你可長點心吧,現代還能打工掙錢。在古代,還是個農民,不會種地還不得餓飛你啊~
錢家四畝的肥田,三畝半沙地,兩畝的山地。還有半畝是每家分的菜地,菜地的位置是靠河邊的。
東河灣有條河,不知道打哪流下來的,也不知道最后會流到哪里去,就大家所知,這條河環繞了好幾個村子呢!
先收的是玉米,玉米種的最多,到了地里后,看到跟錢家地作鄰的人家,也都到地里了。
互相打了招呼,就開始干活了,這時候都卯足了勁干活呢,哪能閑聊浪費時間。
把帶來的破衣服穿在身上,一是減少對衣服損傷,二是防著玉米葉子剌人。
干過農活的就知道,苞谷葉子,豆植物的葉子,會讓人癢癢。有些人過敏一撓一大片紅紅的。
古代人過敏體質很少,錢多多認為應該是吃的都是純天然的,空氣好,再加上干活,鍛煉多。所以不容易過敏。
收玉米是先把苞谷棒子掰下來,后面再坎玉米桿。
錢爺爺讓大家各攬兩行,這樣就不會漏掉玉米。
錢多多是把玉米外面的幾層皮剝開,只留下里面一兩層白白的里皮子,再掰下來丟在地邊,等掰完回家時再往簍子里撿。
她掰了一會兒,回頭一看,人家都超過她了,就她最慢。
那是,你還要剝葉子,自然費點事,人家都是直接掰下來扔地邊就好。
錢多多看她爺爺們掰的不一樣,就問旁邊挨著的奶奶,“奶,我這樣掰行嗎?”
錢奶奶那是很認真的在干活,這會兒聽錢多多叫她,她才轉身看向錢多多。
“咋了?累了?你可以慢慢來。沒事的。”錢奶奶沒留意錢多多的問話,看自己孫女叫自己,還以為她累了。
錢多多聽了,感動的同時又有點黑線,她哪有那么嬌氣啊,這才干多久的活,哪就累了呢。
心里卻是很感動奶奶的關心。
“不是,沒累呢,我就是看我掰的方法跟你們不一樣,我這樣掰可以嗎?”
錢奶奶聽了錢多多的話,才看向錢多多扔的的那一堆。
“多多啊,你咋把外面的皮也剝了?”大家都是直接把玉米棒子連著皮一塊掰下來,拉回家后再剝掉外面的厚皮,留下里面的軟皮。
兩個玉米一對,用留著的軟皮綁在一起,搭在家里的木桿子上,就好了。這樣有利于保存,還可以自然風干,也不占地方。
這時候沒有大鐵架子,只有大木箱子,木箱子那是用來儲存小麥的。
玉米用木箱子裝,太占地。家里哪有那么多房間堆放箱子啊。
所以,玉米都是綁好,掛起來的。這樣的存放法子,真的挺實用,掛的高的了也能避免老鼠糟蹋,即便老鼠會爬桿子,那也總比在地上好。
這時候沒發明出來驅耗子藥,防老鼠的方法,就是養貓。
錢多多就給她奶奶解釋“這就省了回家還要剝皮啊,剝下來的皮還堆的的一院子都是,這樣子掰,到時候直接把玉米桿子躲起來就好,也好收拾。掰好了的拉回去就可以直接綁著掛起來了。”
錢奶奶聽錢多多這么一說,也是個不錯的法子。
就叫了錢爺爺錢爹爹錢母過來,讓他們看看這樣的法子是不是更省事。
錢爹爹看了,就跟錢爺爺說“爹,這樣也可以,往常那樣都堆院子里,若天氣不好,還會捂出芽來。這樣吧,咱們分開干活,咱們繼續掰,回頭娘跟多多在家綁好掛起來。”
這個想法大家都同意,具體的說好后,大家一塊掰個兩天,然后再分工,錢奶奶跟錢多多就在家綁玉米。
如此掰了兩天,錢多多跟錢奶奶留在家開始綁玉米,這活,錢小妹也能做,如此一家人,分兩班子。都熱火朝天的干著!
事情分配好了來做。最大的效果就是,有秩序,干凈。
今年收玉米,用錢多多說的辦法,結果很明顯。院子很干凈,掛起來的玉米整整齊齊的,成就感滿滿的!
忙了三五天,玉米棒子都掰完拉回家了,剩下就開始坎玉米桿子。
錢多多她們在家把玉米綁完掛好后,她跟錢奶奶也一起去坎玉米桿子。
坎玉米桿子比掰玉米要辛苦的多了。因為要彎腰,玉米桿子粗,要用力用鐮刀坎下去,下刀快就可以順著這股勁,一下子砍掉一顆。
若是力氣不到,或者慢慢來,需要好幾下才砍一顆。
錢奶奶怕錢多多誤傷自己,特意交代了一定要注意安全。
玉米桿子可以用來燒火,白天坎,晚上拉到麥場里堆放起來。
如此忙活了幾天,玉米收完了,剩下山地的紅薯跟花生!